下半年我國出口韌性猶在
2020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外貿超預期增長,進出口規模不斷創新高,出口連續14個月實現了同比正增長,是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1-7月,我國進出口增長35.1%;出口增長35.2%,進口增長34.9%。在全球疫情反覆、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波動的環境下,下半年我國出口是否依然能高歌猛進令人矚目。
一、出口超預期增長的動力來自何方?
1、出口超預期增長的主導因素是數量還是價格?
2020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全球主要經濟體消費品價格也呈現攀升趨勢。全球CRB綜合現貨指數自2020年7月362.83升至2021年8月564.35,漲幅達35.7%。
我國出口整體以量取勝,出口數量對出口金額波動的影響程度更大。根據我國出口商品的價值指數的量價拆分結果來看,出口價值指數和出口數量指數的波動方向和波動幅度基本一致,但同期出口價格指數卻呈現基本固定態勢(圖表1)。2020年價格因素對出口額增長的貢獻率為35%,數量因素對出口額增長的貢獻率則為67%。2021年1-4月,價格因素對出口額增長的貢獻率僅為-4%,數量因素對出口額增長的貢獻率卻高達104%。
僅在2020年二季度,出口價格因素的貢獻率短暫高於數量因素的貢獻率。2020年4-6月,價格因素對出口額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3.9%、600%和100%,均高於同期數量因素對出口額增長的貢獻率6.1%、-464.3%和0.01%。價格因素貢獻率短期內高於數量因素貢獻率,這與疫情暴發初期的全球供需結構特點相關。2020年二季度海外疫情集中暴發,我國在強有力疫情管控後快速復工復產,成為全球供應鏈主要支撐。在全球消費需求保持,供給彈性擴大(供給曲線斜率接近90度)的情況下,出口商品的價格彈性增強,基本由供給端產能決定,使得我國出口商品具備較強的定價權。
在大類商品中,出口數量和價格因素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數量因素影響程度較大的是紡織品和機電終端品,價格因素影響程度有所加強的是資源能源類商品和機電中間品。紡織製品的出口金額同比增速和出口數量同比增速的波動方向和幅度保持一致,但紡織品價格同比增速在考察期內變化較小,鞋靴出口也同樣呈現出數量因素對出口金額的主導拉動作用。2021年1-6月,鞋靴出口額平均同比增速73.2%,出口數量平均同比增速59.6%,但出口價格同比增速僅為8.2%。鋼材和成品油的出口中受到價格因素影響的程度有所增加,原因是資源和能源類商品價格波動主要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影響。機電類的終端品和中間品因價值鏈地位不同,價格因素的影響程度具有異質性,最終制成品(比如汽車及底盤)以出口數量因素影響為主(圖表2),但中間品(比如集成電路)的出口價格因素影響程度有所加強(圖表3),這與全球芯片短缺,中間品同時受上游原材料價格和下游產成品定價的雙重影響有關。
2、貿易蛋糕是做大還是被重新分割?
在全球經濟復甦2020年三季度開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出口金額有所回升但邊際增長緩慢(圖表4)。2020年中國出口份額為14.7%,歐盟出口份額為24.9%,但2021年一季度中國出口份額回落至12%,歐盟出口份額擴大至25.2%,全球出口份額的地區結構具有一定程度的此消彼長關係。
我國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上半年的出口同比增速顯著高於全球出口的同比增速,我國對部分經濟體產生了出口替代。2020年三、四季度及2021年1-5月期間,我國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8.4%、6.63%和54.06%,遠高於同期的全球出口同比增速-2.50%、5.0%和30.07%。在一定程度上,中歐貿易雙向增長促使我國與歐盟出口份額替代格局的形成。疫情暴發以來,我國出口份額和歐盟出口份額呈現負相關(圖表5),原因是中歐主要貿易品存在價值鏈和產業鏈的密切關聯性。2020年1-8月,歐盟從我國進口大量防疫物資,呼吸機佔總進口的62%,同期我國呼吸機核心部件和中間品的80%來自歐洲進口。疫情暴發以來我國出口增速與主要東盟經濟體出口增速呈負相關,也體現一定程度的出口替代。2020年,我國紡織品出口同比增長30.4%,而越南同期紡織和服裝出口同比下降9.8%,中越服裝和紡織品的出口形成鮮明對比。
綜上可見,我國出口的超預期增長既得益於全球貿易蛋糕做大,也得益於貿易蛋糕被重新分割。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出口邊際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我國對歐盟和東盟的出口替代作用增強。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出口貿易份額佈局有所調整,我國出口貿易替代效應強於全球整體的出口擴張程度,貿易蛋糕被重新分割是我國出口超預期增長的主要原因。
3、是何因素支撐我國獲得貿易蛋糕的更大份額?
我國出口超預期增長主因是海外供需錯配和國內供給有效保障。一是海外市場的供給能力受限,供需錯配支撐我國出口韌性。美歐產能利用率在疫情暴發期內呈現大幅下滑趨勢,越南、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在疫情期間失業率高企使得產能大幅下降,海外供給嚴重萎縮。但各國在宏觀政策的強力刺激下,消費端需求回調後大幅增長遠超疫情前水平,美國的消費和零售2020年二季度末開始大幅上漲,美國零售同比增速提高了22個百分點,個人消費支出漲幅達8.8%。二是我國全產業鏈優勢有力地保障了出口供給。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擁有220多種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唯一擁有全產業鏈國家,具有強大的製造業產品供給能力。同樣重要的是,疫情暴發後,我國政府採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傳播,工業生產快速恢復,為供給能力的發揮提供了重要基礎。三是外需的結構性變化推動出口商品結構轉變,在2020年2-3季度,以國際防疫物資需求為主拉動出口;在2020年4季度,以國際終端消費品需求為主拉動出口;2020年末至今,以機電產品為代表的中間品和資本品需求為主拉動出口。在我國健全強大的供給體系支撐下,國際需求結構變化輪番推動我國出口大幅增長。
二、下半年影響出口的供需因素會發生哪些變化?
1、外需增長可能放緩,不穩定因素增多
受到歐美財富效應和補庫存週期的拉動,下半年外需依然會有一定幅度增長。美國股市與居民消費互為顯著因果關係,美股繁榮將支撐美國消費需求。5月末美國股票總市值63.6萬億美元,相比2020年3月增加了76%,當前美國處於新一輪庫存週期起點,尤其耐用品進入補庫存週期。我國對歐盟的機電類及音響設備出口的佔比高達43.7%。以機電產品和紡織品為主的耐用品消費需求增長將有助於拉動我國對歐美的出口。
房地產相關商品和新能源汽車可能拉動下半年對歐美出口。歐美房地產市場均處於上行週期,歐盟區房價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長6.1%,創歷史新高。加拿大6月新屋房價同比大漲11.9%,創2011年以來最高漲幅。美國6月營建支出同比增長6.6%,為近3年最高水平。歐美當地的房地產相關消費品生產供給不足,作為擁有傳統競爭優勢的中國商品則具備較強的出口競爭力,地產相關商品未來一段時間將迎來出口擴張期。2021年1-5月,地產相關的傢俱及其零部件、燈具照明商品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64.9%和66.33%,明顯高於我國整體出口同比增速。全球的“缺芯”困境將利好我國新能源車出口。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出口仍將助推汽車底盤類商品的出口增速。中國品牌車企業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後瞄準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2021年4月新能源汽車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速為130.52%,創2020年5月以來新高。1-6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出口8.2萬輛,同比增長342%。
下半年我國對東盟和印度出口有望維持較高增速。一是東盟和印度疫情波動會對我國傳統消費類商品帶來需求。2020年初東盟已超過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全年對東盟出口佔我國出口額的14.7%。2021年1-6月,我國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出口至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平均同比增速分別為72.36%、126.68%和75.79%,均大幅高於去年同期水平,下半年這類需求仍會增長。我國對印度的出口增速明顯加快。2021年4-6月,中國出口印度的同比增速高達143.83%、114.06%和44.28%,居於同期中國出口地區的同比增速之首。在印度從我國進口商品中,勞動密集型商品(頭飾及其零件、傘具、皮革、紡織面料、傢俱等)進口占比超70%,下半年印度疫情發展仍可能對我國相關產品產生較大需求。二是東盟和我國在機電產品領域的產業內貿易仍將持續,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有望提升。越南雖然現有“全球製造第二強國”稱號,但其機電品生產製造需從我國進口上游中間品。2020年越南自我國進口的中間品佔比高達60%,我國是越南最大的中間品和資本品的供應商。如果東盟疫情得到控制,製造業逐步恢復後,對我國機電類中間品的需求也將回暖提升。
下半年外需增長可能放緩,並存在不穩定因素。二季度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的需求和景氣度呈現築頂跡象。美歐日的製造業PMI指數自2020年5月大幅飆升後於2021年6月達到高點,開始顯現觸頂下滑態勢(圖表6)。歐美的零售及食品服務銷售總額同比增速於今年4月急轉直下。下半年歐美整體需求增長可能有所減弱。全球經濟放緩的復甦態勢對出口增長產生不確定性。2021年二季度可能是疫情暴發後世界經濟復甦的一個階段性高點。根據歷史經驗,貿易的增長(或降低)幅度大約為GDP增長(或降低)幅度的1-2倍。如果三季度世界經濟復甦放緩,我國出口高增速能否繼續保持就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
2、供給端存在多重擾動因素
當前我國供給端正在受到多重因素的擾動,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出口供給能力。一是東盟各國生產恢復可能會對我國出口產生替代效應。2020年,在全球紡織品貿易衰減20%的情況下,越南紡織品出口額仍處於世界第二。我國機電類產品出口佔比達59.6%,越南機電類產品出口佔比也高達55.14%,在機電產品出口貿易中越南與我國存在競爭關係。較低人工成本可能推動東盟生產能力恢復後對我國出口產生一定程度的替代效應。二是人民幣階段性升值對出口增速產生滯後拖累。人民幣自2020年5月進入整體升值週期,從1:7.09升值至6月初的1:6.38,升值幅度約10%。根據“J曲線”效應此輪人民幣升值將於2021年二季度後對出口增長產生壓力。三是企業用工成本攀升掣肘出口供給。海外訂單增多加大用工需求,導致工資普遍提升。保守估算,迄今為止沿海地區出口企業人工成本上升了15%-20%。目前製造業部門45歲及以上人員佔比70%。用工老齡化意味着企業生產效率下降和成本壓力加大。在工資剛性的影響下,用工成本的抬升制約了出口企業的供給彈性。四是運費和集裝箱價格飆升削弱出口競爭力。40英尺集裝箱價格從2020年初的1000美元升至2021年8月中旬的20000美元。東南亞航線海運價相較於疫情前增長4-6倍,美西航線增長8-10倍。中下游出口企業因議價能力較弱,運費和集裝箱費用的飆升導致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削弱。目前供給端受OPEC+謹慎增產、美國頁岩油公司不願加大資本開支等因素的影響,國際油價處於上升通道,海運漲價壓力依然存在。這對於高速增長的我國出口會帶來明顯的成本推動壓力。
3、供需雙方力量對比與匹配分析
疫情導致的東盟需求收縮和我國對東盟的供給替代效應產生對沖作用。整體看,東盟疫情發展未必會有利我國出口增長。2021年7月我國對東盟出口增速降至14.5%,前值33.1%,拖累我國出口增速2.8個百分點。我國與東盟經濟體在產業鏈中深度綁定,形成新型區域價值鏈分工模式。東盟從我國進口機電類中間品和資本品,負責終端組裝的生產環節,處於我國生產鏈下游地位。現今機電產品已成為推動我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東盟外需的拉動作用不容小覷。同時,東盟是我國轉口貿易的主要中轉地,與我國出口貿易相互依存。越南和馬來西亞是我國出口北美的主要中轉地,據估算越南轉口貿易可減輕我國25%的關税負擔。因此,在全球疫情持續影響下,東盟需求缺口對我國出口的拉動大於我國對東盟出口供給的替代效應。
海外需求增長與我國出口供給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錯配。伴隨着經濟復甦,歐美服務消費需求增長快於實物商品消費需求的增長,而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遠低於歐美。美國2021年5月零售同比增長28.15%,分項中餐館營業、保健護理等服務業恢復搶眼,對實物商品需求減弱,下半年這種狀況可能進一步發展。2021年一季度我國服務貿易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為9.2%,服務商品供給能力與歐美服務商品需求匹配有一定差距。同時,部分資源類商品供需也存在不匹配現象。美國現面臨“鋼鐵荒”,對鋼材等資源能源類商品的進口需求有所擴張。但我國處在“雙碳”政策的落實階段,對鋼材、煤炭等行業限產推升了價格,政策遂限制了鋼材等商品出口,以保障國內供給和物價穩定,本年度已兩次提高相關產品出口關税就是例證。
綜上,下半年供需兩個角度都分別存在有利於我國出口的因素和拖累出口的因素,根據雙方力量對比的分析判斷,下半年對我國出口的拖累作用相對佔上風。
三、下半年出口會大幅回落嗎?
在需求和供給兩方面的力量博弈和基數影響下,下半年出口明顯放緩的可能性較大。今年3月以來,PMI新出口訂單指數依次錄得51.2、50.4、48.3、48.1、47.7,呈現逐月下降趨勢,且連續三個月處於榮枯線以下。該指數與出口增速存在十分確定的正相關關係(圖表7),PMI新出口訂單指數下行,預示着下半年出口動力將趨於減弱。考慮到去年同期出口高基數的影響,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較快回落,但出口絕對金額不會大幅收縮,將保持基本穩定。
全球經濟增速、全球出口貿易增速、我國出口貿易份額三個指標,是影響我國出口增長預測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據權威部門對全球經濟增速和全球貿易增速的預測,以及我國出口貿易份額的分析預判,結合需求和供給雙方力量對比,依照基準、樂觀、悲觀三種情景對下半年我國的出口增長進行預測。
基準情景下,海外疫情偶有反覆但整體處於震盪復甦過程,歐美外需和東盟出口替代效應相互對沖,國內投資消費緩慢恢復但變異毒株波動干擾國內經濟。該情景下,全球經濟增速採用IMF對2021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值6%表示,全球出口貿易增速採用WTO對2021年全球商品貿易增長率的預測值8%表示。在參考2020年中國實際出口份額14.7%的基礎上,根據2021年1-7月超預期的出口實際增長和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較快回落的基本判斷,我國出口貿易份額這一指標2021年的數值預計可能與2020年基本持平,保持15%左右。據此預計2021年我國出口額相比2020年有所增長,全年出口同比增長10%左右。
樂觀情景下,海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歐美等主要經濟體達到羣體免疫,疫情波動導致整體外需拉動力強於東盟對我國的供給替代,國內製造業和基建投資發力,疫情快速得到控制,保供穩價落實緩解出口企業成本壓力,國內經濟穩步恢復。該情景下,全球經濟增速、全球出口貿易增速、我國出口貿易份額三個指標,都將在經濟復甦中進一步得到支撐。其中我國出口貿易份額提升幅度可能最為顯著,這是依據2020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出口增速快於全球出口增速的事實得出的判斷。相比基準情景,預計樂觀情景下全球經濟增速提高2個百分點,全球出口增速提高4個百分點,我國出口份額提高6個百分點。據此預計2021年我國出口額相比2020年大幅度增長,全年出口同比增長22%左右。
悲觀情景下,德爾塔、拉姆達等變異毒株連續暴發拖累全球經濟復甦,來自歐美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海外需求急劇下滑,在疫情擾動下國內的消費和內需疲軟走弱,生產遭遇阻礙。該情景下,全球經濟增速和全球出口貿易增速將在疫情拖累下呈現下滑趨勢,其中全球出口增速下降可能最為顯著。但我國出口份額這一指標可能不會大幅下滑,原因是我國有力的疫情防控和平穩的供給能力將支撐出口。相比基準情景,預計悲觀情景下全球經濟增速降低2個百分點,全球出口增速降低4個百分點,我國出口份額提高1個百分點。據此預計2021年全年出口同比增長5%左右。
根據當前全球疫情反覆和世界經濟復甦放緩的態勢,結合下半年國內投資、基建和消費等發展狀況,綜合考慮國內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以及基數效應,我們傾向於下半年出口情況偏向基準情景和樂觀情景之間,悲觀情景發生的概率較小。下半年我國出口韌性猶在。
四、政策建議
下半年我國出口面臨的挑戰加大,需要綜合各項舉措保障和促進出口,持續推進穩外貿政策,在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積極拓展外貿夥伴,謹慎應對中美經貿關係變化。積極投入世貿組織各項改革,重視區域性貿易戰略的佈局和實施。在國內推進落實自貿區提升戰略,推動RCEP如期生效實施,擴大“一帶一路”對我國外貿的帶動和推進作用。加快推動中日韓等自貿談判,拓展泛東北亞區域的貿易市場。充分認識到中美經貿關係的長期性和複雜性,做好應對預案以減輕經貿摩擦對我國外貿可能帶來的衝擊。東盟市場既是我國擴大出口貿易的窗口也是外部需求的主要來源,並且深度嵌入我國產業鏈、價值鏈和貿易鏈,積極開闊東盟市場的需求和加強東盟貿易合作都將對我國出口產生正外部性。多措並舉地推動兼具國際性和區域性的貿易合作,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2、發揮財政調節作用減緩外貿企業經營壓力。地方財政可通過税費減免、延遲徵收、墊付費用等方式,全面降低外貿企業的用工、社保、房租、利息等成本支出壓力,減輕因原料價格飆升造成的企業經營壓力。在當地財政認可的範圍內,允許外貿企業緩交社保或為其墊付租金。可通過政府採購方式給與對應出口企業財政支持,充分利用税收返還和轉移支付的手段將減税降費落到實處。
3、加大對外貿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落實促進外貿外資穩定增長的金融政策措施。在國際結算和國際信貸等領域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支持,以緩解外貿企業的流動性壓力。運用金融手段支持外貿企業開拓新市場,加強對生產鏈和供應鏈的柔性改造。在外貿領域更為積極地落實國家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各項金融政策,進一步改善外貿中小微企業的金融環境。
4、引導外貿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意識,選擇適合的匯率風險管理工具。外貿企業首先需要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明確外匯衍生品是用來對沖市場風險的工具而非投機工具。應在充分了解金融風險對沖工具的基礎上,根據自身資產負債、風險管理偏好等因素選擇最適合的外匯衍生產品。優先採用自然對沖方式降低匯率風險敞口,再選用衍生品合約對沖剩餘風險敞口,還可採取延後結匯的方式緩解企業自身經營資金壓力。
5、加快外貿企業探索跨境電商相關貿易方式。近5年,我國跨境電商持續高速發展,是當前帶動作用最強的一種外貿新業態,也是拓展我國出口貿易的新抓手。我國2020年跨境電商貿易增長了31.1%,2021年上半年增長了28.6%,在本次疫情衝擊下為穩外貿發揮了重要作用。企業層面應提升信息技術水平和拓展產業鏈優勢,打通設計、生產、流通與消費的各環節,實現出口貿易的全流程服務。政府層面應積極推動供應鏈的數字化建設,特別是利用跨境電商平台在國際運輸方面的議價能力,協助外貿企業獲得優惠國際運價。全面優化跨境電商零售商品的進口清單,為跨境電商的進出口退換貨管理提供便利,讓跨境電商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下更加健康發展,助推我國出口貿易實現高質量發展。
6、統籌優化出口貿易的航線運力配置,提升集裝箱運力水平。通過組織多用途船隊開闢專班運輸服務等舉措,加大對出口航線的運力供給,提高集裝箱的海外週轉效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確保國際物流供應鏈的穩定暢通。在港口作業緊張的狀況下引導國際、國內班輪公司集中供給主要航線,提升運力效率,為我國出口供給保駕護航。
(連平 系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常冉 系植信投資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陳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