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管理辦法》和《電子煙》國家標準等一系列管理政策即將迎來正式實施1週年。根據新政要求,2022年10月以後,國內市場僅允許銷售煙草風味的電子煙產品,產業邁向法制化、規範化。
近日,上海交大公共衞生學院研究團隊發佈《中國電子煙用户特徵及公共健康影響報告(2023)》。該項目由上海交大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蔡雨陽主持,覆蓋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總樣本量達2000人。
“中國有約1690萬電子煙用户,《電子煙管理辦法》和《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落地後,用户的使用行為可能發生一定變化。” 蔡雨陽表示,“統計數據顯示,非合規產品佔據當下市場主流,管理部門應加強監管,同時幫助合規產品提升競爭力。”
調研發現,目前僅40%電子煙用户主要使用國標產品,通配水果/薄荷味煙彈佔比較高,市場亂象亟待治理。
數據顯示,有30%的用户國標產品和非合規產品混用;13%主要使用非合規產品;有17% 的用户從未購買過國標電子煙;僅40%電子煙用户日常主要使用國標產品,國內電子煙灰色產業鏈規模龐大。
圖為國標電子煙產品使用率低,非合規產品佔據主導地位
在近期使用的非合規產品中,88%為換彈式調味電子煙,9%為一次性調味電子煙,3%為注油式電子煙。而在非合規的換彈式產品中,使用最多的是通配水果/薄荷味煙彈,佔比高達37%。
圖為口味繁多的調味“通配”電子煙產品
同時,用户的購買渠道也並未完全合規。調研顯示,約18%的用户從電子數碼店/潮玩店購買電子煙,7.8%的用户通過微商購買電子煙。
“通配水果味等非法產品通過黑市流通,對消費者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蔡雨陽建議,“監管機構應遵循《電子煙》國家標準和《電子煙管理辦法》,加大電子煙灰色產業鏈的打擊力度,制止非法產品氾濫,防止危害公共健康事件發生。”
據介紹,非法電子煙普遍存在重金屬超標、使用非法添加劑等問題,對消費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據此前媒體報道,在隨機抽取的7款非法電子煙產品中,均檢測出不同含量的鉛、鎳等重金屬;部分樣本分別檢測出2.3-丁二酮、肉桂醛,遠超出國標對霧化物雜質和污染物的要求。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臨牀營養科副主任鄧桂芳博士指出,鉛具有全身性多臟器毒性,嚴重危害神經系統、血液及造血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以及泌尿系統等。而對於不少消費者在吸食非法三無電子煙後出現的不適反應,專家解釋稱,頭暈、胸悶、噁心等情況主要原因是超範圍、超量使用香料,以及部分劣質香精中存在的一些雜質、溶劑所致。
蔡雨陽認為,應支持合規產品提升競爭力,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同時,管理部門可加強對社交媒體平台監督,採用關鍵詞篩選、大數據核查等方式,封控非法產品銷售渠道;鼓勵公眾參與監督,對檢舉非法生產、銷售電子煙產品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