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恆信東方報收10.39元/股,跌幅達3.44%。相比6月初接近13元/股的高位回調明顯,這與深交所近日的問詢不無關係,一封問詢函,擠出了恆信東方業務上不少“水分”。一方面,恆信東方在新開展的算力業務中,更多隻是扮演資源整合的角色,另一方面,在財務上,恆信東方還積累了重重風險,大額計提減值非止一次。算力業務對恆信東方而言,究竟是翻身的法寶還是又一次炒作的熱點?
技術實力幾何
近來算力領域一直備受關注,加之英偉達市值飆升,A股中涉此概念的公司炙手可熱,此前,恆信東方在調研中表示:公司算力系統集成及技術服務包括AICC硬件基礎設施和軟件平台。其中,硬件基礎設施包括高性能計算服務器及其相關配件,硬件基礎設施支持大規模並行計算,以滿足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的需求。
據恆信東方2022年年報披露,公司新增的算力系統集成及技術服務營收約2.17億元,佔營收比重為44.41%,毛利率為16.41%,這讓不少投資者似乎看到希望,畢竟從2020年至今年一季度,恆信東方的虧損已是常態,各期間淨利潤分別虧損約5.1億元、5.1億元、4.2億元、2153萬元。
不過在深交所問詢下,恆信東方算力業務“原形畢露”,其業務內容可分為三塊,即基於AI的軟件系統;為客户定製智算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底層算力服務器。不過最重要的算力服務器部分,恆信東方是通過外採獲得。
截至目前,恆信東方明確披露的算力領域客户僅兩個,分別是“諾比侃人工智能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創意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恆信東方向這兩家確認收入金額分別為1.16億元、1.0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恆信東方的採購成本不菲,諾比侃項目下采購金額約1.02億元,創意信息項目下的金額約1.03億元。
既然利潤都跑到供應商那裏,恆信東方在算力業務中又扮演何種角色?從公告披露內容看,恆信東方的附加值主要圍繞着系統集成、優化資源、避免重複投資和浪費等方面。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指出,目前算力領域熱點層出不窮,A股中部分公司也想“渾水摸魚”,投資者欲明辨真偽仍需關注公司“硬實力”,例如是否掌握CPU、GPU、存儲器等硬件關鍵技術,以及是否有訓練數據集、模型庫和算法庫相關業務,畢竟在算力、AI領域中,一些細枝末節的工作也可能被大書特書,實際上這些業務很容易被替代。
難掩風險重重
令投資者擔心的,還有恆信東方算力業務中的不確定性。
恆信東方稱,公司與供應商的採購價格通過詢價確定,而銷售價格則由公司自主向客户報價,採購價格不隨銷售價格變動,公司承擔了商品價格變動風險。
此外還有信用風險,即恆信東方根據供應商的供貨進度進行付款,付款進度並不取決於客户的付款情況。如果最終客户無力付款,恆信東方仍需承擔向供應商支付貨款的責任。
在風險管控上,恆信東方早有“前科。今年初,深交所向恆信東方下發關注函,要求其解釋大額計提減值問題,數據顯示,恆信東方2022年度預計計提信用減值損失4000萬元,存貨跌價損失1.5億元,無形資產減值損失約為6000萬元,商譽及其他長期資產減值準備1.4億元。
在恆信東方的客户名單中,不乏中國移動、新華視訊這樣的知名企業,令人奇怪的是,這些企業卻成了恆信東方壞賬的來源,舉例來説,此前恆信東方旗下彩虹科技向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北京有限公司提供代辦移動業務,對於後期賬款,恆信東方通過對賬、律師函等多種手段進行催收,仍無法收回,最終只能核銷處理,然而其原因僅是“對方業務人員變更”。
在與新華視訊手機電視台有限公司的合作中,這一幕再度上演,相關賬款雙方協商一致後不予結算,恆信東方只能核銷處理,其原因也包括“經辦人員更迭”。
如今,恆信東方是否會在算力領域合作中重蹈覆轍仍有待觀察。不過業內專家指出, A股中部分公司的股價因為AICG、算力等關鍵詞一度猛漲,但沒有業績支撐的炒作註定難以持久,最終會回到其應得的估值水平。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