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基金大跌,基金公司大賺!12家已躋身十億俱樂部......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財經

新年開春不少基民臉上都少不了一抹慘綠,自從2月18日以來,白馬股急跌,明星基金淨值大幅縮水,但不可否認過去的2020算得上“公募基金大年”。

最近不少基金公司先後披露的2020年報顯示,大中型基金公司收穫頗豐,在盈利、管理規模、淨利潤各方面上都相比2019年有所增長。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基金頂流iKun張坤所在的易方達以27.5億的淨利潤佔據首位,而匯添富以25.66億佔據第二,工銀瑞信(19.73億)、廣發基金(18.24億)、富國基金(16.52億)、華夏基金(15.98億)、興證全球(15.97億)、南方基金(14.84億)、交銀施羅德基金(12.6億)、博時基金(12.47億)等進入前十,與第11名的建信基金(11.19億)和12名的中銀基金(10.54億元),這12家公司支稜起來了,組成了2020淨利潤“十億元俱樂部”。

隨着更多公司年報的披露,榜單排名情況未完待續。

有業內分析稱,基金公司的賺錢能力顯著增長或與此前的A股行情整體回暖,公募市場規模擴張刷新歷史新高有關,例如其進步最大的中交銀施羅德,淨利潤就同比增長了超過100%。但這並不意味着所有公募基金都是賺錢的。以南華基金為例,去年的淨利潤為-1168.56萬元,與2019年的-437.83萬元,淨利潤虧損幅度進一步拉大。

行業中逐漸凸顯的“二八”分化問題也值得警惕——大公司忙着分肉,小公司還得怕喝不上湯。

綜合實力強勁的大公司,旗下新基金經常是一推即成爆款,甚至擔心賣太多隻能配售限購,而中小公司的新基金髮行卻頻頻遇冷,在“馬太效應”之下中小公司的發展空間進一步縮小,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近期各種明星基金淨值的估值水平已經基本回調到去年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