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莫迪遭自家人“拆台”,這臉打得真響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財經

是“印度製造”還是“中國製造”?在國際上不同的人們有不同的選擇。近日,針對“印度製造”,印度總理也開始了宣傳。

據媒體報道,11月9日,印度總理莫迪在電視節目中呼籲大家“支持印度製造”。

莫迪宣傳“印度製造”,慘遭本國商販打臉

電視上,印度總理正在不留餘力地宣傳着“印度排燈節”的活動,呼籲更多的人購買印度製造的產品,使用印度產的東西。

他激情萬丈地大聲宣傳:“購買、使用印度製造,將促進印度製造更好的產品。”

但可惜,他的激情和市場上的反應形成了反比。在印度市場上,許多商人並沒有因為莫迪的宣傳而大肆買賣印度本土製造的商品,反而一如既往地進口和銷售着中國製造的產品。

據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很多印度商家並未大肆買入本土製造的產品而是繼續進口中國製造的商品。

而許多的消費者一邊斥責着商家的不愛國行為一邊選擇了中國產品購買。而更多的印度商家會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在人們想要外國貨的時候就説全是進口中國的,需要本地產的就説全是本土的。

很明顯,在總理不留餘力地宣傳本國商品宣傳愛國精神的時候,印度的商家卻為了逐利而不斷地“拆台”。

污衊中國製造,反被現實打臉

在印度傳統的節日排燈節上,印度總理莫迪親自上場在電視直播中宣傳印度製造,不但如此還宣稱印度製造比中國製造更優秀。甚至還用愛國主義來限制印度商家進口中國商品。

可事實上,即便莫迪如此不遺餘力地宣揚愛國主義宣揚印度製造的商品,可是,從印度市場的反映來看,事實上印度這製造的商品的確沒有中國製造的商品受消費者的歡迎。

不提在這次活動之後,莫迪被拆台打臉的結果,單單只是如此言論就已經是一種惡意的競爭。無論是中國製造還是印度製造,產品好不好都是消費者用出來的,而不是領導者説出來的。

所以無論印度總理莫迪如何地用言論打擊中國產品,如何用言論宣揚愛國主義和印度製造,最終市場的抉擇還是要交給商品本身的質量。

所以印度抵制中國製造並不能就此讓印度製造發揚光大,反而更加顯得心虛。還是那句話:想要產品走得遠,一切只能靠質量。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南方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