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完整內需體系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提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在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中引發熱議,大家紛紛圍繞如何擴大內需、打通消費堵點等方面建言獻策。
內需市場有巨大潛力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認為,經濟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努力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我國消費佔GDP的比重跟世界主要經濟體相比仍然偏低,成長空間還比較大。
各行業企業人士對擴大內需充滿信心。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悦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王連春認為,我國雖然汽車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一,但千人汽車保有量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未來隨着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消費不斷升級,我國汽車市場具有較大增長空間。
“隨着經濟發展,我國潤滑油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總體保持增長態勢。”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源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袁俊洲表示,在市場增長的同時,潤滑油產品質量等級也在不斷提升。源根石化公司緊抓新能源汽車、風電設備的發展趨勢,推出適配的潤滑產品,不斷滿足行業發展需求。
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家用空調創新中心主任李金波表示,當前我國舊家電回收渠道“最後一公里”還沒很好打通,消費者難以便捷地處理舊家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內家電產品更新換代。與大件家電有同樣問題的,還包括傢俱(牀墊、沙發、書櫃等)、陶瓷衞生潔具等大件家用產品。
“隨着我國人均GDP不斷增長,人們對日常生活的需求不僅品質上在提高,範圍上也在擴大。”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人們要求好山好水好空氣,對各種基礎設施、城鄉公共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完整的內需體系既包括花自己錢形成的個人消費,還包括花政府錢形成的公共消費。隨着人們追求生活品質的需求不斷提高,今後公共消費變得愈加重要。
營造良好消費環境
如何可持續地提振消費,夯實國內大循環的內需基礎?
“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在需求側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範小云認為,近年來我國消費水平持續回落,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仍在,同時我國消費存在結構性問題,包括服務性消費不足、城鄉消費差距大、地區間消費不平衡等。
範小云委員建議,應在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等方面出台有力舉措,通過持續整體改善營商環境、完善消費市場監督機制等措施,進一步打通影響擴大消費的堵點和難點。
城鎮化可助力擴大內需,形成新的內需空間形態。白重恩委員認為,促進居民消費需要營造好的消費環境。城市消費環境相較於鄉村,有着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所以更高質量的城鎮化可以促進消費增長。
王連春代表建議,各地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和廣大鄉村市場,應精準出台或延續新車購置補貼、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鼓勵進一步擴大汽車消費。
全國人大代表、森馬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光和表示,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是紡織服裝產業的重要流通平台和價值實現平台。他建議,大力支持發展平台經濟,圍繞研發設計、跨境電商、線上線下融合等打造細分品類供應鏈服務平台,以信用評價為中心,推動重點城市中心城區重點紡織服裝市場開展標準化建設。
培育更多“響噹噹”中國品牌
“要讓潛在需求釋放出來,變為現實的內需,供給至關重要。”劉尚希委員認為,只有生產出合意的東西,消費意願變成了行為,內需才算真正形成,所以,培育完整的內需體系要從供需兩端發力,市場和政府兩隻手都要硬。
加強自主品牌培育,對於擴大內需具有重要支撐作用。邱光和代表建議,可探索實施“國潮”品牌培育計劃,組織行業協會制定“國潮”品牌評價體系,認定一批優秀的紡織服裝“國潮”品牌,對符合條件的品牌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
“國內大循環必須是一個高質量大循環。”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認為,要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以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驅動製造業發展到一個新高度,用創新來滿足人民羣眾新的消費需求。
楊元慶代表還呼籲,中國品牌要積極融入到國際循環中去,使得國內國際兩個循環都能夠順暢運行。他表示:“期待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打造出更多在世界上叫得響的品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瑾 周琳 王軼辰 曾詩陽 李芃達)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