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會看到很多中老年人還在人生的舞台上揮灑,我只是希望年輕人能跟上來。
作者丨謝璇編輯丨房煜圖源丨攝圖網一般人的概念裏,55歲還要重新開啓創業的人,不算太多。特別是,2018年剛剛經歷過敲鐘上市的王懷南,他是寶寶樹的創始人,寶寶樹與2018年完成IPO。
可王懷南覺得,自己身邊這樣的人並不少。他的同學中,59歲的俞敏洪剛剛帶着新東方的直播間刷新大眾認知,57歲的李國慶也仍舊不屈不撓的奮鬥在一線。
因此,即便已經擁有了一家上市公司,享受到了中國早期互聯網的爆發式增長紅利,他還是沒打算就此停下來。
他帶着一羣做互聯網的人,用IT人的思維模式,做出了一雙名叫“晌午”的中老年休閒鞋。還打算借鑑小米生態模式,建立一個能容納數萬箇中老年消費產品品類的米茶科技生態體系。
在創投圈呆了快20年,在中老年客户需求裏浸泡了1年多的時間,他覺得已經看清楚市場想要什麼了。
最近創業邦專訪了王懷南,他的陽光開朗,讓人很容易忘記他是年過半百的人。
前一秒還説着現在的宏觀環境不好,今年投資額度較去年下降一大半,話鋒一轉,就説起自己心裏非常高興,因為真正想創業的人願意面對糟糕的環境,畢竟機會主義者們都出局了。説到開心處,哈哈大笑,聲如洪鐘。
他樂於享受年齡帶來的巨大優勢,同時也希望社會能減少一點年齡歧視。在王懷南看來,國人對年齡的敏感度,要超過世界上其他的種族,雖然互聯網上總覺得人過了35歲就不行了,可50後、60後、70後對中國貢獻最大的一代人卻仍然沒有停止奮鬥,並拒絕躺平。
“所以,今後會看到很多中老年人還在人生的舞台上揮灑,我只是希望年輕人能跟上來。”
服務好馬雲、劉強東們的下半生王懷南真正意識到年齡增長帶來的衰老與自己相關,也不過是3年前的事。
2019年,他的父親確診了癌症,一年內動了兩次手術,一次就長達15個小時,這時王懷南才意識到,自己對此毫無準備,束手無策。
回看自己的前半生,清華畢業,美國留學,先後加入過寶潔、雅虎、谷歌,甚至還為Google起了中文名“谷歌”。隨後又創業11年,2018年敲鐘上市,一路走來,王懷南人生的每一步似乎都是激昂的,向上的,不會停止的,彷彿衰老和死亡是一個與自己無關的遙遠事情。
而父親的癌症,需要他長時間的陪伴左右。他方才親眼見證着父親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沒有適合老年人的營養食品,沒有適合的老花鏡,既昂貴又不舒適的助聽器……
當時已經年過50的王懷南,突然開始被迫面對老齡化,以及由衰老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由此,王懷南開始研究起銀髮經濟。這一研究不要緊,他驚訝的發現,自己又一次站在了一個即將來臨的風口上。
在2022年之前,銀髮經濟雖然口號響亮,卻遠遠算不上一個行業——
1.缺少大量資源的堆積,缺少投資機構的關注、頭部人才等資源的積累。
2.沒有湧現出具有強大盈利能力,符合上市標準的真正優秀企業。
3.銀髮人羣感受不到產品和服務層面的顯著提升。政策上的支持,也略顯乏力。
但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等待一個時代賦予的拐點。
在王懷南看來,2022年,正是銀髮行業百年不遇的拐點,“這是一個60年前就已經寫好了的腳本,只是輪到今年才會演。”
60年前,由於經歷了社會動盪,1962年,我國迎來了建國以來的第二次生育高峯。這是一場持續時間長達10年的人口激增過程,從1962年至1971年期間,每年的出生率都在30%以上,平均每年的出生人數高達2795.2萬人,比1950年第一次出生高峯時期的平均數高出了700多萬。
在企業家的名單中,史玉柱生於1962年,潘石屹、張近東生於1963年,馬雲、張朝陽生於1964年,李彥宏生於1968年,雷軍、張小龍生於1969年,馬化騰、丁磊生於1971……按照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男性60週歲、女性50週歲來計算,這一批手握當今技術和財富的新時代弄潮兒,正在逐漸步入銀髮經濟的射程內。
他們正在以平均每年超過2700萬人的速度,湧入老年市場。
除了數量驚人,新一代老年人的財富和自身實力則更為可觀。
“如果你是個62年的人,你趕上了中國所有的好,也基本錯過了中國所有的艱難困苦。”王懷南表示,60後是經歷了改革開放的一代人,馬雲、李彥宏、劉強東全是60後和70初,他們吃過一點點的苦,到了10幾歲的時候,就趕上了中國的改革開放的大潮。
也正是由於更加良好的經濟基礎,使得新一代的老年人,往往不滿足於市場上提供的老年產品。
不同於以前“有閒、沒錢、不愛自己”的老年人,現在的老人們普遍“有錢、有閒、也愛自己”。他們一路拼殺,從赤手空拳,到如今經濟富足,經歷、見識、能力、體力等綜合實力都遠超前輩。這樣一批人走到了60歲這一人生的大拐點上,必然會帶來不同以往的風氣和需求。
“所以我們要踩在這個拐點上,給馬雲們、雷軍們、劉強東們下半生的生活,提供好產品、好服務、好平台。”王懷南希望能躬身入境,能從零開始,創造一些東西。
送給馬雲一雙好穿的鞋
“我特別希望今年能送給馬雲校長一雙好穿的鞋,希望他未來登陸的平台中,會有一個‘晌午’的APP。”
王懷南把進軍銀髮行業比作“盲人摸象”,已知的東西都是片面的,誰也不知道這隻大象究竟有多大。琢磨了1年多,他找到了兩種推動大象向前走的方法:一個是消費升級,另一個是解決孤獨。
老人的孤獨感,往往發生在兩個時間節點:空巢和退休。這其中,空巢往往早於退休,而退休比空巢更加可怕。空巢意味着孩子對父母的需要不再強烈,退休則意味着被排除在社會中堅力量之外了。
但比起孤獨感,消費需求是更迫切的市場需要。
按照王懷南的理解,想要推動大象真正邁開腳步,“其實只有一招,你要找一個長的錐子,從一個小到不可思議的事情扎進去,大象就往前走了。”從頭髮研究到腳底,把老人請到辦公室裏做訪談,上萬次的調研數據,王懷南和團隊將用户的需求翻譯成了一雙鞋子。
不過,做老年鞋的同行着實太多了,上百年的品牌不少,佔據消費者心智的也不少。王懷南決定用新消費打法,改寫一下這個行業的玩法。
首先要改變速度。
在做寶寶樹APP的時候,王懷南就曾要求團隊每兩週出一個新版本。所以,他也拿出了同樣的架勢,要求做團隊兩個月出一款產品。但事實遠要骨感得多,團隊從研究人進入中年後的骨骼肌肉變化開始,翻閲了兩三百篇論文,做了近萬人次的調研、開模修改再打樣……第一款產品用了8個月才正式推出。
不過,這8個月還是非常值得的。跑通生產的過程中,也是拆解架構的過程,當把鞋拆解成鞋底、鞋墊、鞋楦、顏色等基礎變量之後。在用“第一性原理”拆解完鞋子的生產,就可以套用蘋果的策略,把控基礎變量,把鞋這個原本擁有無數sku的品類簡化到“不可思議”。
第一款鞋用了8個月,第二款用了4個月,第三款用2個月,第四款用1個月……當這幫互聯網出身的局外人,補足了做鞋的基本知識後,就開始進行快速的複製超越。王懷南甚至預言,到2023年,“晌午”將在產品層面趕上世界最優秀的鞋,因為“我懂了這個遊戲怎麼玩了”。
田忌賽馬
而作為一個初來乍到、以快制勝的“攪局者”,王懷南的方法論背後,還藏着一套頗為狡黠的競爭策略。
“如果對手也模仿我們的策略,同樣月月打新款,那麼就會改變他所有的節奏。打碎競爭對手的節奏,就是最優秀的戰略。”這種錯位競爭的“田忌賽馬”策略,也同樣被王懷南運用在日常運營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日常的客服。
“我得親自服務用户,這其中真正的好處是,讓這家公司的創始團隊特別的知道,鞋賣不出去的時候是因為什麼?”王懷南帶着一個小組,從最初的每天300個調研電話,到每天500個售前售後諮詢,再到巨大的問題列表,“在豐富的人羣裏游泳”,用日復一日從用户那裏收集來的小數據,探尋每一雙鞋子沒有賣出去的原因。
“在做鞋這個領域,我是一號位上,別人是公司工資最低的人來服務,他有大數據,我有小數據。為什麼創業團隊贏,有的時候還不在於速度問題。我們的口號是全員銷售,大家以為我是在建立渠道,我其實在做文化和核心價值的建設。”
另一邊,不同的用户定位,也意味着不一樣的市場策略。在首款產品上市後的數據收集中,王懷南就發現,“晌午”的第一批用户不是老年人,而是中年人。而不同於老年品牌必須配備線下門店的策略,中年消費者是可以用電商模式拿下的。
其中,關鍵的是要把服務做得特別好。15~20%的人覺得尺寸不合適,即使已經穿了30天,仍然提供替換。“你的忍耐性要大到不可思議,對用户好到不可思議,這個賬短期來講別算得太清楚。”
售賣結束了,王懷南還要自己打電話去詢問滿意度,花了錢的用户大都不會説假話,老年人更是實話實説。目前的反饋結果,滿意度已經達到了95%。
而在復購率方面,從“晌午”上線的前30天開始,復購率就達到了25%左右,目前已經逐步上升至33%。相比業內平均不到3%的復購率(即100個人裏,只有3個人在一年之內買了同樣的品牌),王懷南發現,時尚是不引起復購的,很少有人會買兩件同樣的衣服,但舒適是可傳導的,人們是願意把舒適的鞋子推薦給身邊人的。
也正是基於這一基礎,目前“晌午”的銷售量也在持續增長,月度增長已經達到50%-70%。
王懷南還準備用IT的方式做米茶科技的第一場發佈會,讓消費者意識到,他們想打的是一個產品戰,一場關乎生活方式的競爭。“你為什麼能在一年裏完成了別人幾十年的路?其實我也沒有,我做的東西比你簡單,我們的互聯網基因開始發生作用了。”
生態戰略,雙輪驅動
雖然找到一個小切口,但是,整個銀髮產業還是太龐大了。
據統計,世界上的中老年產品品類約有7萬個,其中在日本,核心品類就有4萬個,而中國只有2000個。僅佔日本的5%,世界的2.85%。
這麼大的市場,如此海量的產品品類,這是一個公司能夠覆蓋的體量嗎?王懷南始終在思考,搞定了鞋子這一品類之後,下一步究竟是自己幹?還是應該跟別人聯合一塊幹?
這就成了一個經典的“雷軍問題”——在小米龐大的產品體系中,核心產品是由小米制造的,但佔比非常少;有的是由小米的投資企業所生產,小米對其進行扶植;第三部分的產品,是通過小米向生產企業輸出用户洞察,幫助其提升產品水準。
小米的模式對王懷南產生了極大的啓發,在他的設想中,未來“晌午”將也將成為一家擁有3-4個核心品類,與此同時,還要利用投資和用户洞察輸出等方式,形成具有3-4萬個品類的龐大銀髮生態體系。
但想要讓這個龐大體系形成運轉的關鍵問題在於,一定需要具備“雙軸驅動”的能力。對於小米來説,“雙軸”指的是小米手機和米聊。
對於“晌午”來説,“雙軸”中另一個關鍵環節,就是社區。
“自己的社區是絕對要做的。否則好端端的贏利,全交給流量了。流量不是自己,就不是閉環;流量不是自己的,也沒法形成的優秀的商業模式。”王懷南也承認,想把老年社區做好,實在是太難了。從40歲到90歲這一龐大人羣的具體需要,着實難以清晰歸類。
因此,面對這樣一羣不會輕易被“種草”的消費者時,王懷南的策略是,真誠。他的計劃是,在堅持真誠的前提下,找到第一個用户,找到前10個用户,找到前1萬用户……直至找到10萬個用户。
為什麼是10萬人?因為,10萬個用户,就會在人羣裏形成一定的社會效應。這個過程中,“你要允許自己不斷的發現新路徑,允許自己不懂,但是允許自己缺少信心,就像爬雪山過草地,就像四渡赤水,雖然損耗很大,時間很長,但總會走向目的地。”
對比曾經的創業熱潮,王懷南坦言,如今的市場環境對一號位的要求,“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不僅要具有品牌的基因,還要有產品的基因;既要理解功能性的產品,可以在工廠裏將其一一實現,又要深諳形而上學的品牌策略,對於一號位的要求要超過歷史上任何的時候對想做品牌的人的要求。
找靠譜商機,關注創業邦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