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一季報”將於本週揭曉。一季度經濟數據是否處於“合意區間”,通脹預期升温會否壓縮調控空間,調控政策迴歸正常化節奏會否生變?對於市場關注的三大熱點問題,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受低基數影響,一季度經濟增速同比會出現兩位數增長,但環比增速不會太高,經濟增長總體符合預期,物價對貨幣政策的制約並不明顯。預計二季度政策調控將維持“轉而不急”態勢,在保持穩健高效的基調下相機抉擇。
一季度經濟增長符合預期
一季度經濟走勢是否處於“合意區間”關係着二季度調控政策力度。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從絕對水平看,一季度中國經濟復甦勢頭較為強勁,一些先行景氣指標如PMI等顯示出中國經濟穩步復甦態勢;從相對水平看,一季度中國經濟相對全球經濟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符合市場預期。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認為,除去基數原因,一季度經濟增長略好於預期。“主要原因在於一季度出口表現比市場預期更強勁,從而拉動工業生產持續走強。此外,旅遊、服務等消費逐步升温,帶動消費穩步回升。”顏色説。
“受低基數影響,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速將出現兩位數增長。”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強調,從環比看,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企業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一季度經濟環比增速不會太高,難有超預期表現。總體而言,一季度經濟保持穩定復甦態勢,符合市場預期。
警惕輸入型通脹
雖然一季度經濟延續穩定復甦態勢,但數據向好的背後需關注物價等潛在影響因素。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日前召開會議提出,要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特別是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
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明顯上漲,帶動國內石油相關行業以及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相關行業價格走高,3月PPI同比超預期上漲4.4%,創2018年8月以來新高。
PPI漲幅走高,短期需關注輸入型通脹風險。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表示,PPI大幅上漲主要體現國際大宗商品漲價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壓力,但CPI與核心CPI仍然低迷。目前中國經濟內生動力不足,不支持貨幣政策快速收緊。
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CPI直接影響、間接傳導均有限。他表示,在海外需求加快修復下,近期國際大宗商品漲價帶動PPI加快上行,但國內需求分化,PPI上漲更多表現為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對中下游消費品製造業帶來利潤空間擠壓,對CPI的影響總體有限。
在趙偉看來,受低基數、線下消費恢復等因素影響,CPI同比漲幅或於二季度抬升,但不會成為市場和流動性的核心影響因素,流動性不具備趨勢性收緊的基礎。“經驗表明,階段性、結構性通脹,不是收緊流動性的理由,防範化解風險過程中,需要相對平穩的流動性環境配合。”
穩步迴歸常態
一季度經濟數據料符合預期,但環比增速可能不高,經濟復甦態勢還需持續鞏固。這意味着調控政策不會驟然收緊,而是維持穩步迴歸常態的勢頭。
任澤平預計,一季度前後是全年經濟增速的頂部,隨後經濟增長將回歸潛在增長率,全年經濟同比增速或前高後低。當前貨幣政策正迴歸正常化。
二季度,該如何把握非常規政策的退出節奏,實現“轉而不急”?保銀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這個緩急度一要看疫情控制情況,二要看經濟恢復情況,尤其是全球經濟對中國出口的拉動。“未來幾個月出口數據也許還會超預期。出口超預期,就不用擔心中國經濟短期下行風險。”
建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崔歷表示,二季度流動性可能處於緊平衡狀態。“央行可能會在流動性操作方面做一些調整,並在預期方面做一些管理。”崔歷説,隨着經濟好轉,今年宏觀政策會逐步收緊,步伐可能有快有慢。
程實認為,二季度政策關注點將變得更加多樣且全球化,既需要統籌國際國內,又要統籌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雙重目標,還要統籌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相互作用。政策調控力度應在保持穩健高效的基調下相機抉擇。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隨着疫苗接種工作的推進,美國經濟加速重啓,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的領先優勢會進一步收斂,這會對資本流動造成一定影響。特別是二季度以後中國經濟增速料逐步回落,市場關注點可能發生變化。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全球經濟受疫情的影響是不平衡、非對稱的。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要發揮一定的作用。”管濤説,比較確定的是央行肯定會繼續使用去年創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央行也沒有排除使用總量工具。總量工具的使用要視情況而定,到底是擴大基礎貨幣投放,還是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擴大貨幣乘數,要看流動性狀況。
至於政策性利率會不會動,管濤認為,關鍵看通脹和就業情況。從今年前兩個月數據看,新增就業比去年有所改善,但比2018年、2019年同期水平要低。從就業優先角度看,相關政策的支持還需持續一段時間。此外,通脹存在不確定性,如果CPI漲幅沒有出現明顯上行,政策性利率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