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關部門多次開展打擊刷單炒信、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專項整治行動,一些點評類平台也出手整治刷分控評等流量造假問題,每次處理的賬號都數以萬計,但刷分控評等亂象依然難以根除。記者調查發現,刷分控評手段“花樣百出”,刷分坑了顧客、亂了市場、苦了商家。(《新華每日電訊》2月8日)
古話説:“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在大眾的固有印象中,好東西“有口皆碑”。然而,走進網絡消費時代,評價榜中的“好東西”,不一定真的“好”。刷分現象屢禁不止,既讓低劣產品登堂入室,又讓高質產品隱藏於世。分數上的競爭優於產品上的競爭,這對顧客、市場、商家來説,都不是好事情。
試問,刷分控評亂象致使各類“排行”“榜單”信譽不斷降低,為何商家和平台依舊“飲鴆止渴”,樂此不疲?畢竟,消費選擇眾多,消費迷霧瀰漫,即便意識到有刷分亂象,消費者還是青睞於高分選項,這就是“首因效應”帶來的影響。市場競爭激烈,好產品不如好口碑。對商家來説,刷分控評已不是“錦上添花”,而成了“生存遊戲”。
當“分數”成了商家生存的“剛需”,脱離商家需求,談打擊刷分控評,造成的結果往往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無法完全阻止少數人刷分控評,就壓抑不了多數人刷分控評的焦慮。對此,我們既要用好“政策”,催動嚴法打擊不正當競爭,還要用好“策略”,完善評價機制,讓好評更有“價值”。
可以看到,在熟人經濟模式逐漸成熟的當下,眼下的“點評生態”還是傾向於“陌生人點評”。大眾消費傾向複雜多樣,“陌生人點評”看似公道,可不一定貼近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實際上,無論是商家“利誘”好評,第三方機構付費刷分,還是平台“作弊”控分,都源於“陌生人”的不確定性與隱秘性。
所以,降低商家刷分控評需求,策略之一在於轉變“路人緣”,爭取“好友緣”,着力增強平台推薦算法模式的“社交屬性”。讓消費者看到眼前的優質選項既能被“路人”推薦,也能被“好友”推薦。相對於前者,社交圈中的朋友更可信,口味偏好更相近,溝通確認也更方便,評分評價可信度隨之增高。
從程序功能設計上看,為“好評”增添社交屬性並不難。難在打破社交平台與消費平台之間的信息交互壁壘。建議,有關部門主導協調,在前期定調“禁止互相屏蔽鏈接”的基礎上,建立信息交互規範,在確保消費者個人信息不被濫用的前提下,構建全網交互式的評價體系。(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