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PO募資已超500多億 科創板何緣吸引越來越多的生物藥企?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徐紅),科創板正成為全球新興生物醫藥上市中心之一,在助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方面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15日,科創板已上市生物醫藥企業41家,涵蓋了化學藥、生物製品、CRO、醫療設備、體外診斷、耗材等重點細分領域,累計首發募資金額535億元,合計市值達7158億元,其中12家企業市值超過200億元。
較於美國納斯達克、香港港交所以及其他A股市場, 科創板緣何可以吸引越來越多的生物醫藥企業?科創板的高估值是泡沫嗎?科創板上市對企業、投資人來説是起點還是終點?
在日前舉行的“第五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來自企業、中介服務機構以及券商、VC/PE投資機構的多位嘉賓對此展開了一番討論。
既快又不貴,科創板成創新藥企上市首選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可以看到的是,科創板在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多個方面都做了制度上的創新與突破。事實上,在企業與中介服務機構看來,選擇科創板上市還有很多“看不見”的好處。
君實生物(6888180.SH,01877.HK)是首家港股+科創板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並且,公司科創板剛一上市市值便突破了千億。
談及科創板的資本市場意義,君實生物總經理助理俞文冰認為,科創板是創新藥企可選擇的最佳上市地之一,並且提供了非常好的流動性,而流動性是一個證券或金融市場存在的重要基石。
對於繼港股之後,君實生物又選擇科創板上市的原因,俞文冰則表示,“A+H”兩地上市後,由於需要面對不同的投資人,因此對公司BD(業務拓展)、產品銷售等各方面均有一定助益。其次,因上交所、港交所或其它海外市場在監管及對公司治理上有着不同維度與角度的要求,“因此,一個公司如果想證明自己的企業管理是非常規範的,兩地(或多地)上市便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君合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陶旭東看來,相對A股其他上市板塊,科創板一個最大的亮點是解決了“上市確定性”的問題。其次,在上市的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方面,科創板對於企業來説亦有不小的吸引力。
“據統計,原來一個A股的上市時間成本平均在2~3年,而科創板進入常態化審核以後,這個時間成本被大大壓縮,現在交易所的審核週期大概在47天左右,證監會的註冊週期是3周左右。而跟港交所比,科創板整體的審核進度和時間成本也是差不多的;從上市費用來講,目前科創板IPO項目的承銷費比美國納斯達克要低很多,比香港也要低。”據陶旭東所稱。
“如果我們(科創板)有一個不錯的估值,也有一個很確定的上市時間表和進程,而且企業上市費用成本又相對來説比較低,那麼我相信大多數企業肯定是首選科創板上市的。”陶旭東説。
陶旭東同時表示, 優先選擇去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一般有兩類。其一是公司股東有大的美元基金,因此有比較大的退出需求;其二是幹細胞、基因治療在國內屬於外商投資禁止類,因此這類企業會選擇搭建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y,可變利益實體)架構去香港上市。
“另外有一部分企業選擇去美國上市,比如天境生物、傳奇生物等,主要原因是這類企業在納斯達克有很多對標的企業,因此在同一個市場當中容易進行比較。”陶旭東表示。
生物醫藥賽道火熱
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生物醫藥行業今年整體表現可圈可點,Wind醫藥生物指數曾在年內創下7181點的高位,較年初3100點的低位上漲超過130%。
生物醫藥二級市場的火熱也帶來了一級市場的水漲船高。據倚鋒資本合夥人朱湃表示,目前一級市場生物醫藥項目的估值相對於前年和去年來説已有不小的提升。
“舉例來説,我們是微芯生物早期投資人,當年我們在投資微芯生物時,公司已有一款藥在三期臨牀,而且馬上要申報新藥上市,當時(2013、2014年左右)公司估值只有十幾億人民幣左右。但是現在一個生物製藥企業只要有一個產品在臨牀二期以上,或臨牀三期,基本上估值就要在30億估值以上。甚至相比以前,如果一個企業出來融資的時候説未來將衝刺科創板上市,其估值基本上就在40億左右。”朱湃説。
“畢竟這(生物醫藥)是一條非常火熱的賽道,所以必然會有許多不合理的因素,並導致估值變高,就像當年的互聯網,所以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他並表示,隨着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增多,投資人也會有更多二級市場的標的可以選擇,屆時不管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企業估值預計將有一定比例的回調。
君實生物總經理助理俞文冰則認為,由於相比美國等其他成熟海外市場,中國生物製藥行業相對仍處於發展早期,因此並沒有人知道什麼樣的創新藥企業最終能走出來,“儘管如此,現在每家企業仍都在以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在做,所以對投資人來説,就變成自己認同誰的觀念和誰的價值觀(就投誰)。”
“所以現在來看,國內整個biotech行業的估值其實較為混亂,並且你沒有辦法知道哪個估值更合理。只有看3、5年甚至更久,才能知道未來誰會跑出來,對於能跑出來的公司來説現在的估值都不貴,但對於不能跑出來的公司肯定都貴了。”俞文冰説。
“當然從短期來説,流動性好的市場估值更合理。交易是觀點的交換,而觀點被交換的越充分,它的估值就越合理,所以流動性越好的市場估值一定越合理。”他又補充道。
完成科創板IPO就是終點?並不
在很多資深投資人看來,“最好的投資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資”,如果被投公司足夠優秀,那麼能給投資人帶來遠遠高於退出之後再找下一個的複合收益。以美股基因泰克公司為例,該公司納斯達克1980年上市之初的市值僅3500萬美元,隨着重磅藥物的不斷推出,至2008年公司市值已高達1000億美元,28年中市值增長2800餘倍。
不過,由於大部分投資管理人管理的基金都是有期限的,因此受限於期限問題總需要適時退出。那麼,對於PE投資機構來説,科創板IPO是否就是一場退出盛宴?對於一個醫藥企業來説,科創板上市到底是起點還是終點?
對此,西南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杜向陽認為,科創板上市對於科創板企業來説肯定是起點,因為企業後續仍需要持續融資以讓研發管線不斷推進。
“對於二級市場的投資人來説,科創板是一場新的投資路徑,但未來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的投資更多是看誰的專業程度更高。以前A股是經驗資深賺經驗淺的人的錢,而科創板是醫藥專業程度更加領先的人,賺的是對醫藥理解程度一般的人的錢。”杜向陽指出。
倚鋒資本合夥人朱湃則表示,科創板開板以後,整個一級市場的投資生態環境也有一些明顯的變化,即從早期投資慢慢偏向於後期的C輪及Pre-IPO輪投資,“因為(退出)機會有了,流動性也有了”。
“對投資人來説,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只是一個開始,對於一些財務投資來説,企業上市到解禁這一年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朱湃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