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30日電 (王玉玲)近日,樂普醫療子公司樂普心泰向港交所再度更新招股書,擬近期在香港主板上市。
作為“樂普系”成員之一,自2021年首次宣佈將登陸H股後,樂普心泰一直備受關注。在招股書兩度失效後,母公司樂普醫療在近期披露的投資者關係表中表示,上市預計將在10-11月。
增收不增利
據招股書,樂普心泰成立於1994年,主要從事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及商業化。其核心產品為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器產品及相關手術配套產品。
從財務數據來看,在2019年至2021年報告期內,樂普心泰營業收入分別為1.16億元、1.48億元和2.23億元,增速分別為27.3%和50.1%;淨利潤分別為5190.9萬元、6877.2萬元和5869.7萬元,增速分別為32.5%和-14.6%。
在2022年上半年,樂普心泰增收不增利局面加劇。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為1.25億元,同比增長12.5%;淨利潤為2425.5萬元,同比下滑41.93%。
對此,樂普心泰在招股書中解釋稱,營收增速下滑主要是因為疫情的影響,限制了左心耳封堵器產品植入及相關銷售的進行,導致卵圓孔未閉及左心耳封堵器產品所得收入同比減少了75.4%。
在樂普醫療2022年中報中進一步披露道,樂普心泰由於上海疫情封控,近3個月處於停產狀態,在創新醫療器械的推廣上受到影響。
或因為此,樂普心泰在2022年上半年存貨數量出現明顯增長。
據招股書,樂普心泰的存貨包括原材料、在製品和製成品。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報告期內,樂普心泰的存貨分別為2332萬元、3340萬元及4027萬元;同期庫存週轉天數分別為414日、413日及435日。
對於庫存數量明顯增加,樂普心泰在招股書中表示,第一,為在研產品(主要包括心臟瓣膜在研產品)的開發採購原材料;第二,戰略採購了額外的原材料庫存;第三,為2020年內6月推出的左心耳封堵器產品採購額外原材料。
對於存貨週期日數增長,樂普心泰在招股書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COVID-19疫情在上海地區復發導致生產及銷售活動被暫時中斷,原材料消耗出現延遲以及公司為復產活動採購原材料。
在提示風險時,樂普心泰表示,存貨水平過高可能會使存貨持有成本、滯銷風險或潛在減值虧損增加。另外,如果存貨水平大幅上升,財務狀況及現金流量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但其亦表示,目前未遭遇任何重大供應緊缺及存貨過剩的情況。
商業化產品市場天花板較低
談及為何將樂普心泰打包時,此前樂普醫療在回覆深交所問詢函時表示,2019-2020年間,公司正在整合跟結構型心臟病業務相關的部門,包括先心病的封堵器(正在把金屬的封堵器轉成可降解的封堵器),經導管和心尖的主動脈瓣、二尖瓣所有的產品,凡是跟結構型心臟病相關的產品把它整合在一起,未來形成結構型心臟病事業部,對外企業稱為樂普心泰。
並且,樂普醫療對於樂普心泰是否屬於“優質資產”信心滿滿。其在投資者問答表中表示,樂普心泰可能是樂普心血管醫療器械板塊裏財務表現最穩健的子公司。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根據樂普心泰披露的產品結構,目前商業化產品主要圍繞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器產品及手術配套設備,營收佔比超過七成。
根據公開資料,先天性心臟病(下稱先心病)的臨牀金標準為介入封堵術,是指通過外周血管穿刺及輸送導管將封堵器推送至先天性心臟發育缺損的相應部位。
但中新經緯注意到,先心病介入封堵術患者基數較為有限,相關產品的市場天花板較低。招股書中,樂普心泰對先心病封堵器平均售價進行公佈稱,2021年每件4553元。根據弗諾斯特沙利文此前公佈的研究數據,中國2020年先心病患者人數為13.45萬人,預計2030年將達到14.55萬人。
西南證券發佈的研究報告預測稱,2025年中國結構性心臟病介入器械空間約95億元,先天性心臟病封堵介入術中國存量符合資格的患者基數約160萬人,新增約12萬人。2025年規模預期為約6億元。
或因為此,樂普心泰一方面希望抓住可降解封堵器替代金屬封堵器的市場機遇。根據國家藥監局,樂普心泰子公司自主研發的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系統於2022年2月獲得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樂普醫療在投資者關係表中表示,2023年至2024年通過封堵器更新換代就可以實現高速增長。
另一方面,樂普心泰也在積極尋找下一個業績增長點,研究結構性心臟病中最有市場潛力的瓣膜病中的主動脈瓣和二尖瓣領域的介入醫療器械,但目前沒有成功開發及上市在研產品。
招股書中寫道,樂普心泰主要在研產品包括經導管植入式主動脈瓣膜系統(主要用於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下簡稱為TAVR產品)、經心尖二尖瓣夾修復系統及經股二尖瓣夾修復系統等。
以TAVR產品進行分析,根據西南證券公佈數據,經導管植入式主動脈瓣膜系統是結構性心臟病主要介入治療相關器械中市場空間最大的。2019年,中國主動脈瓣疾病患者數量為430萬人,預計2025年中國接受TAVR治療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0億元。
樂普心泰在招股書中披露,其TAVR產品目前處於臨牀試驗階段,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向國家藥監局提出申請。
但中新經緯注意到,該領域已有多家企業,包括愛德華、美敦力等外企進行佈局,國內已有啓明醫療、沛嘉醫療、心通醫療三家上市企業以TAVR產品為主營業務,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同時,中新經緯查閲發現,TAVR產品還未迎來放量。一方面,TAVR在主動脈反流領域未被列入指南推薦。另一方面,以啓明醫療為例,其TAVR產品VenusA-Valve在2017年獲國家藥監局准入,兩款TAVR產品在2021年銷售收入合計4.05億元,同比增長49%。但其表示,不同於海外,中國TAVR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手術滲透率較低,醫院及醫生團隊是制約TAVR產品在國內快速推廣的主要因素。
為了搶奪市場空間,啓明醫療表示,其在中國設立了一套系統化TAVR培訓課程,以推廣產品及提高TAVR認知度,並推動中國市場滲透率。
作為後來者,樂普心泰一方面,可以坐享前輩企業進行醫生教育的成果,但另一方面,樂普心泰也必須面對市佔率的天然弱勢。
中新經緯注意到,由於目前主要商業化產品業績增長乏力,市場天花板較低,再加上在研產品週期較長,樂普心泰已投入大量資金進入研發。
在2020年至2022年半年報告期內,樂普心泰的研發開支分別為0.41億元、0.16億元和0.20億元,佔營收的26.3%、18.6%、14.8%和15.7%。對於研發開支在2021年開始出現顯著下滑,樂普心泰表示,目前已開始資本化若干在研產品掛鈎的研發開支。
樂普心泰此次脱離樂普醫療單獨上市,在其資金用途中表示,募集資金將用於未來五年的研發資金、銷售及營銷活動以及提升產能及加強制造能力。
紅杉資本等突擊入股
中新經緯注意到,樂普心泰首次遞交招股書時間與其增資擴股計劃兩者時間極近。
去年6月,樂普醫療發佈公告稱,樂普心泰醫療已於2021年6月25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
但就在公佈前夕,2021年5月31日,樂普心泰公告稱,維梧資本旗下基金、紅杉資本旗下基金、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鼎暉投資旗下基金、懷化皓智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作為注資方,對樂普心泰進行增資入股,融資金額不超過9517.73萬美元(以現今匯率計算合人民幣6.85億元),計入註冊資本不超過2955.82萬元人民幣。
在注資後,樂普醫療連同其全資附屬公司天地和協持有樂普心泰86.34%股本權益。另外,維梧資本持股4.79%;紅杉資本持股1.92%;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0.97%;鼎暉資本持股0.96%;懷化皓智持股0.48%。
港交所在一封2017年3月發佈的指引函中曾提及“突擊入股”。指引函寫道,如果申請人在首次提交上市申請表之日前28個工作日內完成了首次公開募股前投資,並且這些股東在企業首次提交上市申請表當日仍然是股東,根據指引,除極為特殊的情況外,交易所一般會將申請人證券的第一天交易推遲至最後一筆IPO前投資完成或撤資後120個工作日,以較晚者為準。
樂普心泰緣何在IPO前夕引入投資?針對以上問題,中新經緯向樂普醫療致電,截至發稿,暫無回應。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王玉玲:[email protected])(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