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日”歷來是炒次新股的投資者最為密切關注的一大時間點。而6月30日時逢商湯-W(00020)的解禁日,其作為港股AI第一龍頭,解禁消息自然也在二級市場掀起了一層“熱浪”。
不出所料的是,如眾多剛上市不久的新股一樣,商湯科技這一次解禁也促使其股價受到了一定擾動,但是公司使創始人及管理層團隊依然宣佈將受禁售承諾的規限延長至2022年12月29日,表明了堅守“長期主義”的初心。
關於“解禁”,即解除股票的賣出限制。一般來説,股票分為流通股和限售股,一隻新股上市初期,原始股東或者基石投資者持有的份額不能拋售,這部分就是限售股,一旦過了這段禁售期,這部分股票就可以在二級市場流通。而由於流通盤的突然增加,通常也會給新股的股價帶來一定壓力。
這對於商湯科技來説,亦是如此。因此,可以看到,隨着商湯解禁消息落地後,其股價短期內也受到一定波動,看空之聲也逐漸在市場響起。
不過,對於市場對商湯科技股價下跌的看空,智通財經APP卻並不這麼認為——因為“機會往往是跌出來的”,對於堅持長期主義的優質標的尤其如此,此刻或正是下注商湯的最佳時機。透過現象看本質,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從二級市場的角度來看,限售股解禁雖然短期帶來較大拋壓,但由於後續市場具備更多流動性的注入,商湯股價反彈修復空間還是較為可期的。
“解禁”作為資本市場一項比較重要的規則,對於上市不久的公司而言是一次重要的大考,在這一過程中,公司股價大都會在短期內面臨較大波動,此前的蔚來、小米、美團等市場熱門股也不外乎。因此,對於商湯科技而言,限售股解禁短期帶來的拋壓亦是正常現象,有利於新進場投資人構建一個新的底部。
具體來看,6月30日為商湯解禁的第一天,約有近70%股份解禁。當天成交量約19億股,成交額約62億港元,位列騰訊、美團之後,阿里之前,相當於解鎖股份已經換手9%。關於商湯當天換手的原因相信也不難猜測——一方面,較為早期的投資者進入商湯的成本價較低,此時獲利出場實屬正常的、暫時的行為;另一方面,其中或有較多基金可能面臨到期或者業績考核壓力,故而套現離場。另外,當天商湯開盤價位5港元,收盤價位3.13港元,盤中在3.5港元、3港元有支撐位,這也説明了商湯股價還是比較抗跌的,後續回升空間較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解禁後帶來的流動性注入,或許也將幫助商湯科技的股價邁入一個新的台階。
截至6月30日,該公司市值、流動性均符合進入港股通條件(市值:近183日中的港股交易日日均市值在200億港元以上;流動性:近183日港股總成交額在60億港元以上),預計在滿足6個月+20個港股交易日的交易期時長後,有望於8月前後進入港股通,屆時北向資金預計將有更多買量需求。另外,該公司目前已被納入恆生科技指數,伴隨6月30日解禁後部分市值實現自由流通,公司指數權重也相應有所上升,屆時將吸引更多ETF被動投資基金資金。
由此可以看出,隨着市場越來越多的流動性注入,商湯科技也將逐漸消化解禁帶來的不利影響,股價迎來較為可期的反彈修復空間。
二是,從經營業績的角度來看,四大業務板塊商業化落地加速的利好下,進一步夯實商湯科技業績的增長確定性。
2022年3月25日,商湯科技交出上市後的第一份年報答卷。得益於中國大力促進科技創新以及數字基建建設加快,商湯科技的人工智能技術量產能力進一步實現突破,全年業績呈現高增長之勢——2021年,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7億元,同比增長36.4%;共實現毛利32.78億元,同比增長34.8%,毛利率高達69.7%。
拆分業務來看,該公司的四大業務板塊均顯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之勢:期內,智慧商業營收同比增長31.8%至19.6億元,智慧城市營收同比增長56.5%至21.4億元,智慧汽車營收同比增長16.3%至1.8億元,智慧生活業務則錄得營收為4.2億元。
深究其業績增長的原因,不難發現,SenseCoreAI大裝置,即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能力的提升便是催化其業績漸增的主要原因。據悉,2021年底,商湯通過SenseCore生產出的商用模型數量為34,000多個,同比增長達到了152%;期內商湯的研發人員每人年均生產的商用模型數增至5.94個,同比提高72%。可以看到,通過加大對SenseCoreAI大裝置的投資,將海量數據有效地轉化,商湯科技進一步提高了商業化效率,從而促使公司業績增長確定性極高。
這一觀點亦與不少券商機構的觀點不謀而合——匯豐及光大證券近日先後發表研報,分別維持商湯“買入”及“增持”評級。其中,匯豐更給予5.00港元的目標價,認為商湯的現價估值已較國際同業便宜,且商湯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憑藉在研發、人工智能基礎設施SenseCore AI大裝置方面的投入,目前業務前景、收入增長健康,未來盈利路徑清晰。
三是,從研發能力的角度來看,通過不斷增加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創新的能力,商湯科技已經形成了較為牢固的技術“護城河”。
結合最新財報數據來看,商湯科技營收雖然處於“快增長”通道,但仍未實現盈虧平衡,則主要是由於該公司作為一家專研人工智能技術的AI企業,十分重視研發能力的投入,把大量資源傾斜到研發投入上,因而導致其目前仍處於未盈利的狀態中。
這一點從該公司較高的研發費用率和不斷增長的研發人員便可以窺出。2021年,商湯研發支出達30.6億元,佔收入比65.1%,遠遠超過高新技術企業3%的研發費用率門檻。另外,截至2021年,該公司技術研發人員已達到了4200名,佔總員工數的70%,亦遠遠超過高新技術企業10%的研發人員佔比要求。
而在不斷堅持科技創新,增強自研實力的戰略指引下,商湯科技也已經構築成了屬於自己的技術“護城河”——不僅在多個功能維度上跑贏了其他競爭者,也為其長期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據IDC發佈的報告顯示,2021年下半年,在中國人工智能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份額佔比中,商湯科技排名第一,市場份額增至22.2%。
四是,從業務佈局的角度來看,商湯亦擁有明確的盈利路徑。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商湯科技四大業務板塊主要服務實體經濟數字化,並且大力投入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商湯科技不斷髮力海外市場,業務範圍逐步外拓,盈利路徑顯然日益清晰。
例如,近期商湯科技與沙特阿卜杜拉國王金融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將圍繞智慧城市軟件平台開展試點項目,以人工智能為該區域客户提供高效智能的服務和價值。圍繞此次合作,雙方將在KAFD建築集羣內聯合部署基於AI技術的智慧城市平台,以提升整體運營效率、改善資產管理和用户體驗。
同樣,商湯於7月2日發佈公告表示,公司已與阿爾法·羅密歐F1車隊ORLEN 達成技術合作,商湯將作為技術合作夥伴與阿爾法·羅密歐車隊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賽車運動領域的應用,可見商湯對於海外市場的佈局也是深謀遠慮的。
最後,人工智能行業的加速成長,或將進一步打開商湯科技未來的成長空間。據艾瑞諮詢數據,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市場規模和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分別為1585億元和5687億元,預計2026年有望達到6050億元和21077億元,期間CAGR有望達到25.0和%24.4%。另根據沙利文的報告披露,2020年-2025年中國AI軟件市場將會實現41.5%的年化增長率,在2025年將達1671億元,維持高景氣度。可以看到,在千億市場帶來的發展機遇利好下,商湯科技後續業績釋放高成長性也是顯而易見的事。
對此,商湯早期投資者鼎暉投資董事長吳尚志先生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全球發展的大勢所趨。目前,人工智能的萬億級賽道正在加速整合與洗牌,將來勢必會出現千億美元市值的龍頭企業。商湯作為人工智能的龍頭企業,在人才儲備、基礎設施建設、原創研發、規模化應用等方面均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説在這場角逐中已然佔據先機,有望成為智慧中國智能製造基礎設施的核心資產。”
綜上,不難看出,在商業化加速落地、業績維持高增長、行業釋放高潛力等多個因素的共振下,商湯科技股價的“長期主義”還是較為明顯的。而此次解禁帶來的股價短期波動,一方面是常規現象,另一方面亦並擾亂該公司長期增長邏輯。因此,於關注商湯科技的投資者而言,此次股價的下跌或許便是建倉的最佳時機,畢竟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在市場悲觀之際積極佈局優質資產往往能在未來獲取到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