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與父母就近居住,還有哪些“絆腳石”? | 媒體札記

前兩天偶然刷到一個視頻,講的是北京的一位設計師為照顧雙方父母,從海淀搬到通州居住的故事。房子有350平米,裏面住着5個大人和設計師的一兒一女。對於這條內容,彈幕的關注點也各不相同,有的感嘆這簡直是“人際關係hard模式”,有的表示對三代同堂的熱鬧、舒適羨慕不已,還有不少網友直言“房價勸退”“錢包不允許”。

子女與父母就近居住,還有哪些“絆腳石”? | 媒體札記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截圖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佈。其中,有關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的內容,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對於這個問題,不管是上述設計師進行房屋置換的取捨,還是彈幕裏各個層面的考量,都不失為理解當下人們所思所想的一個切面。

能否與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受到主觀意願和現實條件的雙重影響。紅星新聞的一篇評論指出:父母與子女是否願意共同生活,與不同家庭的親緣關係是否和睦有關,也存在一種階段性錯位。比如,很多年輕人在單身或剛結婚時,不願意與老人同住;一旦有了孩子,家中老人就成了幫忙帶孩子的主力。

此外,日常作息和生活習慣的差異,婆媳、翁婿等相對複雜的人際關係,現代人對獨立空間的更高要求等,都會成為人們的現實顧慮。上述視頻中的設計師就分享道:由於父母晚上九十點鐘就休息了,自己和妻子晚歸時就要特別小心,回家後先把狗按住不叫,以免父母被吵醒。光明網的一篇時評認為:“在此情況下,就近與父母居住可能是一種更好的方式,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雙方既可各自獨立,又能相互照顧。”

除了主觀意願,外部條件的制約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在城市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子女遷徙到大城市,父母留在中小城市是一種常態。子女要照料父母,就面臨兩種選擇:一種是回到家鄉發展,另一種是將父母接到身邊。

子女與父母就近居住,還有哪些“絆腳石”? | 媒體札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於第一種方向,澎湃新聞的評論文章分析道:“三線以下城市生活成本低,生活節奏慢,但就業也面臨困難。”與此同時,兩地在經濟、教育、醫療水平等方面的較大差異,也會削弱子女的返鄉意願。

《經濟觀察報》評論更是直言:“這種遷徙,對個體而言,屬於自主選擇,但從整體上看,不符合家庭的行為規律,也不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人類乃至生物的繁衍生息,都是資源向下一代傾斜的,要求子女家庭為了老人犧牲自己的事業,孫輩的學業回老家,不現實。”

而要讓子女有能力將父母接到大城市居住,則需在住房、醫保、公共設施等方面打通政策堵點。光明網評論認為:“需要在住房政策和房價上進行調整,有利於家庭買得起或易於租住兩套房,才能滿足成年子女與父母就近居住的養老條件。”

子女與父母就近居住,還有哪些“絆腳石”? | 媒體札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讓住房更適應三世代的居住模式,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目前,許多城市房屋都是依照小家庭的日常起居設計建造的,在面積、容積率、户型等方面並不能滿足五人以上的生活需求。通過合理的空間劃分,讓每一代人都有一定的獨立空間,有助於營造更加舒適、和諧的家庭氛圍,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在小區內增加更多適老的配套設施,設立老年大學,豐富老年社區活動等,也能讓隨遷父母避免“每天只能圍着孩子轉”的枯燥,變得更為開心、充實。

此外,就醫是否便利,是老年人選擇居住地的重要因素。澎湃新聞評論指出:“目前,我國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約有4000萬人,75%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老年人‘長壽不健康’問題凸顯。如何從政策層面推進老有所醫,是一個嚴峻的課題。”而諸如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等政策,則有待進一步加力。

由此不難看出,要真正實現子女與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仍有不少現實性困難有待解決。對此,紅星評論認為,這一意見代表的是一種政策傾向,是對養老的制度性安排。“簡單地説,就是它要通過政策調整,搬離那些阻礙了成年子女與父母共同生活的‘絆腳石’。”

媒體札記,中青報評論員帶您品評一週時事,我們下期再見。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2 字。

轉載請註明: 子女與父母就近居住,還有哪些“絆腳石”? | 媒體札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