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手術機器人,僅賣127台,天智航憑什麼對標千億美金的美敦力 | 焦點分析

文|戴昊彤

編輯|彭孝秋

繼微創機器人登陸港交所以後,近日,國產手術機器人“第一股”—— 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天智航”,股票代碼:688277.SH)公佈了三季報。其前三季度營收1.05億元,同比增長37.09%,環比增長37%。

淨利潤方面,仍然保持虧損,但虧損幅度同比收窄24.49%至6376萬元。對應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出8265萬元。

事實上,天智航2017年-2020年都是虧損的,並從2019年開始虧損擴大。

特別是2020年受疫情影響,醫院採購醫療器械需求降低,導致天智航主營產品——天璣骨科機器人(天璣1.0)銷量下滑明顯,僅銷售了30台,同比減少 26.83 %。

業績上,2020年銷售收入為1.12億元,佔主營收入87.95% 。截至今年上半年,天智航骨科手術機器人累計銷售 127 台 (不含用於科研領域的台數)。

一款手術機器人,僅賣127台,天智航憑什麼對標千億美金的美敦力 | 焦點分析

2017年至2020年手術機器人銷售收入

從營收結構來看,天智航主營業務產品有四個板塊: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手術中心專業工程、配套設備、耗材與技術服務

簡而言之,其業務模式為醫院提供骨科手術機器人+配套設備及耗材+技術服務。

2017年至2019年,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銷售佔比在75%至93%之間,為營收“主力軍”。由此可見,天智航是一家專注於骨科手術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機器人公司。

一款手術機器人,僅賣127台,天智航憑什麼對標千億美金的美敦力 | 焦點分析

產品收入比例

研發週期長、成本高導致連年虧損

幾乎國內外大部分手術機器人都逃不過研發週期長、投入成本高、盈利難的“魔咒”,天智航也如此。具體來説,研發成本高、獲批上市銷售流程時間長,實現規模化銷售前需持續投入等是天智航近幾年虧損面持續擴大的主要原因。

從產品來看,2010年至今,天智航已完成三代產品研發工作。梳理其發展歷程如下:

2010年,第一代產品“GD-A”完成註冊,處於摸索階段,但尚未實現市場銷售;

2012至2014年,第二代產品GD-2000 和 GD-S 相繼完成 CFDA 認證 並上市銷售;

2016 年以來,第三代產品——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註冊並上市銷售,形成以“天璣”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為核心的業務模式,並加快產業鏈佈局。

2020年,天璣2.0骨科手術機器人出現。

時間線上,天智航研發迭代一款手術機器人需要花3、4年時間。核心產品天璣可應用於骨盆、髖臼、四肢等部位的創傷手術、全節段脊柱外科手術。值得一提的是,其臨牀精度可達到亞毫米級別(

這款天璣機器人主要面向醫院銷售,銷量雖不高,但逐年有上升。2018年-2020年分別銷售了20、41、30台,產銷率平均在70%左右

今年3月,“天璣1.0”成功應用在北京積水潭醫院,該院院長在“天璣1.0”的輔助下,完成了一例5G遠程骨科機器人創傷手術。截至目前,“天璣1.0”已在國內100餘家醫療機構進行了常規臨牀應用,累計完成超萬例手術。

相比而言,2.0和1.0兩者的共同點在於應用場景一致,適用於骨科創傷和全節段脊柱外科手術,以機械臂輔助醫生完成手術中的手術器械或植入物定位。

但“天璣2.0”的超越之處在於,一方面兼容2D與3D模式,獨有入釘點及針道計算智能算法,機械臂精準運動到規劃位置,藉助骨科引導器,為醫生提供精準的導針置入路徑。

使用“天璣2.0”,醫生可以獨立完成手術及對機器人操作,無需他人輔助。

同時,兩者光源追蹤方式也不同,天璣1.0是被動光源追蹤模式,天璣2.0為主動光源追蹤模式;最後,在交互上,“天璣2.0”通過多功能按鍵與語音提示提供機械臂端操作、觸屏操作增加交互性。

另一方面,外部構型上,天璣1.0由三部分構成:主控台,光學跟蹤系統,機械臂,這三部分彼此分離。天璣2.0將主控台和光學跟蹤系統合併成為一部分,合併後節省更多手術空間,以放置更多醫療設備。

綜合看,天璣2.0更智能、便捷,還可使手術工作流程更加順暢,大幅減少手術時間,提高手術質量與效率。

為了提升“天璣”骨科機器人系列的產品性能、優化業務結構及推動市場落地,天智航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的投入。2018-2020年分別投入 4148.65 萬元、7701.29萬元及7411萬元,貢獻營收1.27億元、2.3億元、1.36億元。

一款手術機器人,僅賣127台,天智航憑什麼對標千億美金的美敦力 | 焦點分析

2018年至2020年研發佔比

通過計算發現,其研發佔營收比平均在30%左右。但2021年研發投入的力度明顯更大,前三季度就已投入了6988萬元。

一款手術機器人,僅賣127台,天智航憑什麼對標千億美金的美敦力 | 焦點分析

2020年產銷量

一款手術機器人,僅賣127台,天智航憑什麼對標千億美金的美敦力 | 焦點分析

2017年至2019年度產銷量

此外,天智航還有兩款關節類產品正處於研發階段,分別是 TKA(全膝關節置換機器人, TiRobot Recon)和 THA(全髖關節置換機器人)。前者已經通過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進入到臨牀驗證階段;後者還處於產品開發階段。

天智航目前研發團隊人員共98人研發人數佔比34%。其中有40人均為碩士與博士學歷,具備多年醫學臨牀領域工作經驗。截至今年上半年,天智航已取得270項專利,對骨科機器人控制系統在內的29個軟件申請了軟件著作權。

一款手術機器人,僅賣127台,天智航憑什麼對標千億美金的美敦力 | 焦點分析

”產學研醫“模式

對外投資不利

為了提前佈局前沿技術,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天智航不斷對外投資醫療機器人企業。

2017年,天智航投資法國SPW公司,涉足脊柱醫用耗材業務;2018年,天智航投資美國GYS公司和美國Mobius公司,參與移動CT領域; 同年,天智航下屬子公司水木東方投資多家醫療機器人領域相關公司,包括英特美迪、上海謙邁、羅森博特、成都傑仕德等;2019年,天智航投資了德國安傑機器人公司,參與機械臂開發。

因此,其2019年因投資活動的現金流淨流出13.79億,而2018年只有1.98億元。但是,其對外投資換來的結果並不如預期,數個案例以虧損收場。

比如天智航累計對法國SPW公司投資了2296.16萬元,由於後者業績不佳、經營層動盪等原因,2018年法國SPW股價大幅下跌,天智航對該筆投資計提了2169.11萬元的資產減值損失。

無獨有偶。同年,天智航耗費200萬元投資了上海謙邁。但後來上海謙邁出現持續虧損,2019年末天智航已將持有上海謙邁的股權公允價值減計為零。

雖然對外佈局產業鏈上下游這一路徑,確實對公司長遠發展起到一定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投資失利的結果也對天智航業績造成了不利影響。

為了彌補對外投資導致的業績暗淡,天智航嘗試多方合作研發模式,以求達到協同效應。

這種“產、學、研、醫” 研發體系包括,和高校共同承擔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

一方面,高校與研究機構專注於基礎共性技術研究,為產品開發提供支撐;另一方面,醫院負責提出臨牀需求,進行臨牀應用驗證;而天智航則負責突破產品研究的關鍵技術。從而實現技術成果和臨牀研究成果在商業化中的落地。

對標美敦力Mazor機器人,定增募資13.4億

與微創機器人對標“達芬奇”機器人異曲同工的是,“天璣”骨科機器人系列在國內也面臨強大的競爭對手。

今年8月29日,美敦力宣佈其Mazor X脊柱智能導航機器人正式上市,並進入中國市場進行銷售。

這意味着,與它同處於骨科手術機器人賽道的天智航要直面強敵挑戰。美敦力創立初期依靠生產、銷售可穿戴起搏器起家,後來一路高歌地成為醫療器械巨頭。

1977年,美敦力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1991年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大關,2013年突破160億美元。

在這40多年期間,美敦力通過頻繁投資併購來擴張其行業版圖。最明顯的轉折點發生於1989年,自威廉·喬治任美敦力CEO開始,投資併購成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方向,從起搏器逐漸拓展到脊柱、支架、胰島素等多個領域

2018年,美敦力開始向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發力,斥16.4億美元投資以色列手術機器人公司Mazor Robotics。

美敦力看中的是後者過硬研發實力,其核心技術已獲得超過15項FDA許可,擁有50多項核心專利。在收購前,Mazor Robotics就已具備多項研發成果及機器人產品。

2011年開發了旗艦產品Renaissance系統,2016年推出了下一代Mazor X系統。迄今為止,已有超過200個Mazor系統在全球投入臨牀使用,並在4萬例手術中指導了超過25萬個脊椎手術填充植入物的植入。

儘管此前美敦力已在中國市場推出其早期版本的骨科機器人(Mazor X與Mazor Renaissance),但銷量有限。

此次上市的產品為美敦力收購公司Mazor Robotics後推出的新款機器人。收購後,美敦力將其StealthStation(顱腦手術導航軟件)與Mazor現有的機器人技術相結合,推出 Mazor X Stealth™ 機器人系統。

其中,StealthStation是一款由美敦力研發的顱腦導航軟件,用來輔助腦深部電刺激療法的電極植入,並已獲得美國FDA批准。

Mazor X Stealth™ 機器人通過交互式三維規劃和信息系統來實現實時圖像引導、可視化和導航,為醫生提供工作流程可預測性和靈活性。

在手術過程中,可使用3D攝像頭,引導標記和機械臂,以持續監視工具和儀器相對於脊柱的位置,並按計劃進行精確定位。這與“天璣2.0”兼容2D與3D配準模式非常吻合。

應用範圍上,Mazor系列機器人適用於脊柱外科手術且主要用於胸腰椎段,天智航的“天璣”機器人可用於脊柱全段、骨盆、股骨等。

另外,在精度指標上,“天璣”機器人與美敦力的Renaissance手術機器人非常接近,且前者臨牀精度更高,可達到“亞毫米級”(

一款手術機器人,僅賣127台,天智航憑什麼對標千億美金的美敦力 | 焦點分析

國內獲證手術機器人對比

上市一年市值縮水近三倍

自“天璣2.0”骨科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以後,天智航的產品序列呈增長態勢,其關節機器人產品也處於臨牀試驗階段。

為了進一步提升技術實力,完善研發體系與產品性能,大量資金投入必不可少。但天智航現金明顯是不夠的,截至9月30日,其貨幣資金4.17億元。所以在6月進行了一次定增。

募資13.4億元,用於新一代骨科手術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智慧醫療中心建設、營銷體系升級建設、科技儲備資金四方面。

一款手術機器人,僅賣127台,天智航憑什麼對標千億美金的美敦力 | 焦點分析

募資使用途徑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天智航上市一年後的首次定向增發,是IPO金額的三倍。去年7月7日科創板上市首日,收盤價為86元,較發行價12.04元上漲614.29%,市值衝至359.86億元。

同時,也刷新了科創板上市首日漲幅紀錄。但截止11月5日收盤,其市值只有 84.73億元。

細看商業模式。以最早實現商業化的手術機器人巨頭——直覺外科公司為例,其商業模式是機器人產品+耗材+服務的形式來收取費用,但其耗材收費佔據了總費用70%。

也就是説,前期靠賣機器人產品佔據醫院科室,後期靠收取耗材費用為主。

相比之下,天智航正在探索的商業模式與前者有所不同。

天智航走的是與醫療機構共建骨科手術機器人微創手術中心業務模式,即公司向醫療機構提供開展手術所需的骨科機器人及配套設備,並提供技術支持。而醫療機構則按照開展手術的數量向天智航支付技術服務費。

這一模式的實行,有利於降低醫療機構一次性購買骨科機器人的資金壓力,縮短了產品進院時間。

同時,提升了天智航與醫療機構之間的互動效率,推動產品迭代開發。此外,促進天智航收入來源更多元化,有利於公司未來營收的穩定性。

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固然重要,而政策紅利也有利於進一步推動天智航商業落地的進程。

今年8月30日, 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所支持的手術、一次性配套耗材首次納入北京醫保支付範疇,進入北京醫保具備標杆意義。目前,天智航的骨科手術機器人產品已經進入 18 個省/市的收費目錄,後續將會逐步加速進入醫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643 字。

轉載請註明: 一款手術機器人,僅賣127台,天智航憑什麼對標千億美金的美敦力 | 焦點分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