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點,滬深兩市收盤不交易了——結果港股那邊突然就異動了,很快啊。
發生了什麼事了?
原來是以渤海銀行(HK9668)為代表的銀行股股價在尾盤拔地而起。
其實不僅是今天大漲,渤海銀行在進入11月以來,明顯跑贏大盤指數。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渤海銀行?
疫苗傳來的好消息,讓市場意識到之前對經濟的展望可能過度悲觀。於是,復甦預期下的保險、鋼鐵、有色等順週期行業被資金挖掘出來,這其中又怎麼少的了與經濟走勢強相關,且低估值、適合長期持有的銀行股呢?
回看今年下半年的市場,“銀行股沒有想象力”説法不那麼站得住腳了。很多對價值投資有研究的投資者,在資產配置時都不約而同了選擇長期持有銀行股。
且當經濟拐點來臨時,身段靈活的中型銀行,在業績上的彈性,要比大行更好。
總部位於天津的渤海銀行,天然地佔據了京津冀一體化的區位優勢,然而渤海銀行並未止步於此:在網點建設佈局方面,渤海銀行僅用了14年時間設立了235家機構網點,相當於年均新設超過兩家一級分行。
作為最年輕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渤海銀行沒有不良資產包袱和冗員負擔,在體制、機制上也沒有過多障礙,混合所有制的股權結構,帶來了靈活的內部機制,市場化程度較高。
隨着金融科技的興起,渤海銀行搭上了技術迭代帶來的“彎道超車”機會,建設體現未來渤海銀行發展方向的先進的“金融科技、創新研發、營運體系、激勵約束、內控合規、風險控制、培訓教育”等“七大新基建”工程,打造科技銀行、生態銀行、開放銀行、敏捷銀行。
最近,渤海銀行以上市不久的次新股“身份”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反映了風向標機構以及市場對於渤海銀行的肯定——這催化了渤海銀行股價短期內上漲超20%,且未來渤海銀行的市值,還可以有進一步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