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越歐自貿生效,中企面臨“雙刃劍”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財經

本報駐越南特約記者 允 煦 本報記者 楊沙沙

圖説:上圖為越南水果豐收,下圖為越南紡織廠女工在加工服裝。越歐自貿協定給越南帶來的實惠集中體現在農產品、紡織業出口。

談判歷時8年的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8月1日開始生效實施,越南由此正式成為亞太國家中第一個與歐盟建立自由貿易關係的新興市場國家。協定生效後,越南對歐盟出口71%產品的關税,歐盟對越南出口65%產品的關税,即刻豁免。越南與歐盟國家將用十年時間,逐漸削減直至取消雙邊貿易中約99%的關税。越南經濟學家範芝蘭表示,這一自貿協定是“連接越南與歐盟的高速公路”。中國學者孫小迎表示,從純經濟角度看,該自貿協議對在越南的中國企業經營影響不大,但中企需要注意背後的政治風險。

自貿協定給越南帶來的實惠集中體現在農產品、紡織服裝業的出口方面。越南工貿部貿易促進局副局長杜金郎表示,藉此東風,越南將有望躋身世界五大農產品出口國之一。此外,越南是僅次於中國和孟加拉國的世界第三大服裝出口國,約佔總出口額兩成的服裝和鞋類出口有望擴大。

越南統計總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越南對歐盟出口額為420億美元,歐盟對越南出口額為150億美元。世界銀行針對自貿協定為越南帶來的經濟效應分析稱,“到2030年,將使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被推高2.4%,出口額增加12%”。2019年越南GDP增長率為7.02%,為連續兩年超過7%。

OPPO、小米、華為等中國手機品牌在越南發展迅速。英國歐睿國際的調查顯示,2019年,韓國三星電子以25.5%的市場份額佔據首位,OPPO以 23.6%的份額位居第二。對於中國企業來説,該自貿協定生效後,無論是中國產品還是在越中資企業都可能面臨“雙刃劍”。如在歐盟市場,中國產品尤其是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將面臨越南出口同質產品的競爭。而在越南市場,中國的機電產品也可能會面對歐盟國家出口產品的競爭。不過,對於中企來説,挑戰也與機遇並存,在當前新冠疫情形勢下,越南對於全面復工復產依舊在謹慎研判過程中,中企可以利用這一時機進行全方位考察,避免“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日本韓國企業相繼遷出中國,落户越南。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由於中美貿易戰影響,來自中國的生產轉移加速,2019年越南對美出口同比增長28%。韓國三星電子將關閉位於中國蘇州的電腦工廠,考慮轉至越南工廠。日本企業方面,經營優衣庫的迅銷等在越南建有合作製衣工廠。越南還有很多向歐洲出口汽車零部件、機械零部件等產品的日資企業,自貿協定會對這些企業在越南擴大生產以及打入歐洲起到促進作用。

對於三星等跨國企業來説,更多看重的是越南的低成本勞動力資源。越南人均工資每月約250美元,僅約為泰國的六成,中國的三成。目前三星在越南的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手機、部分零部件的製造與組裝方面。三星比較強勢的芯片、屏幕、電池技術,在越南投資甚少。

而對於越南本身來説,發展過程當中仍舊有很多受制約的問題,比如成衣製造業的紡織品原料大部分來自中國,而按照歐盟國家“原料歸屬地”的嚴格規定,如果繼續使用中國低成本原料,就存在違反自貿協定的行為,其關税減免將被剝奪。除此之外,越南本土技術密集型工人團隊還非常少。該國基礎建設的相對落後以及人口總量的不足等問題,使其未來只可能成為“世界工廠”一部分,而絕非中心地帶。

廣西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孫小迎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就越南歐自貿協議本身來説,對在越南的中資企業其實影響並不太大,中企反而需要提高對政治風險的警惕。孫小迎認為,一方面,越南的農林牧漁等產品進入歐盟市場並沒有太大優勢,以越南海產品為例,由於對海洋掠奪性捕撈,歐洲多國限制進口越南海產品,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越南對很多國際規則不瞭解,也不太會利用。另一方面,對於中資企業來説,很多想的是通過產品貼牌,從越南再賣到歐美國家,但從長遠考慮,這一市場會越來越窄。

孫小迎表示,近些年,中國企業急於走出去“賺錢”,忽略了評估當地的政治風險,在當前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企在越南的長遠處境不會太好,“國家正提倡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企需要想辦法做好自己的‘內循環’,在此基礎上再做好邊境貿易的‘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