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地王變“地雷”!中國金茂淨利慘遭腰斬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財經

自己搶的地王,含淚也要開發下去。房地產央企、高端物業開發商中國金茂(00817.HK)近日突發業績預警,預計2020年全年盈利下降約40%-50%。因房地產市場調控等原因,導致集團開發項目售價不及預期,需計提資產減值。

受此影響,中國金茂股價近期一路下跌,截至週五收盤報3.05港元/股,短期大幅下挫約20%。

中國金茂股價近期跌幅超20%

股價跌跌不休,中國金茂選擇了出手回購。1月29日,中國金茂公告稱,已回購股份1200萬股,佔現有已發行股份數目的0.0942%。

銷售大增 

淨利卻遭“腰斬”

事實上,中國金茂2020年銷售數據可觀,據其業績簡報,2020年中國金茂實現了2311億元合約銷售,同比大增43.7%。

銷售業績如此,淨利潤卻暴跌40%-50%?這個超級“大瓜”背後,其實就是大額計提資產減值。

中國金茂發業績預警

雖然中國金茂並沒有列出計提資產減值的具體項目,但業內認為多半與前幾年拿的高價地有關。

作為房地產央企,中國金茂被稱為“地王收割機”,這些年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寧波等城市先後拿下多個地王項目。不過隨着近年來樓市調控不斷加碼,在限價政策的影響下,這些項目無疑受到挑戰,最明顯的是毛利率大幅下滑。


上海金茂北外灘,圖據中國金茂官網

國泰君安(601211.SH)研報稱,中國金茂如果毛利率按照前三季度下滑至20%左右,該減值預計在30億-40億元。2017年左右拿的高價地,2020年正式反映在利潤表中,該公司採取了一次性計提的方式對歷史問題進行報表處理。研報指出,中國金茂近兩年銷售增速、均價優於同梯隊房企,但依然計提減值,説明並非銷售端問題,而是歷史公開市場拿地價格過高碰上嚴格限價。

不過,中國金茂此番選擇在2020年一次性計提減值,將利空一次性釋放掉,這也是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慣例。雖有“財務洗澡”之嫌,但也算利空出盡,換來輕裝上陣,也讓來年的業績更有保障。

紅星資本局查閲中國金茂2020年半年報發現,公司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66.64%、淨負債率為76.6%、現金短債比為0.6。對比央行、住建部規定的房企融資“三道紅線”,中國金茂淨負債率如果再加上永續債,則已經踩中兩條,降負債、降槓桿勢在必行。

而這兩年,中國金茂也通過加速銷售、減少土儲、增發等方式降低槓桿;此外還將北京、上海、福州、青島等地的多個項目公司股權出售,回籠資金超過50億元。

曾經的“地王”悄然變“地雷”

翻開中國金茂近年的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地王”創造史,特別是房價普漲的2016年尤為典型:

2016年5月,中國金茂在南京分別以樓面價3.7萬元/平方米、3.69萬元/平方米,搶下南京河西兩個地王,當時周邊二手房銷售均價僅為3萬元/平方米出頭。

河西金茂府G13地塊,圖據房天下

2016年6月,中國金茂在深圳,以總價近83億元、樓面價5.68萬元/平方米,拿下深圳龍華地王。

2016年8月,中國金茂在鄭州,以總價35.1億元、樓面價3.7萬元/平米,拿下鄭州單價總價雙料地王。

……

在上一輪火爆的樓市行情中,中國金茂這種玩法問題倒也不算大,許多房地產央企也都這麼在玩,比如中國鐵建(601186.SH)、中國電建(601669.SH)、中國五礦、葛洲壩(600068.SH)等,前幾年無一例外都是地王愛好者。

但隨着2017年限價令調控政策的發佈,這些“地王”突然就變成了“地雷”。由於這幾年調控始終沒有放鬆,即使買下了高價地也必須限價出售,金茂手中的地王后遺症開始顯現。

金茂高價買的地,開盤後才發現賠本賺吆喝。但自己搶的地王,含淚也要開發完。早在2018年金茂就有項目出現了虧本銷售的案例,比如金茂廈門翔安地王。這塊地的樓面價是2.94萬元/平方米,但入市後的銷售價僅2.9萬元/平方米,還含精裝修!

從前幾年高價搶地王開始,這個“地雷”就已經悄悄埋下了,只不過看公司何時引爆罷了。

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告訴紅星資本局,中國金茂2020年盈利大幅下降,主要是一次性計提減值的影響,當然也有疫情影響和部分城市嚴格限價的影響。不過從另一個層面看,其實2020年大城市高端物業銷售還不錯,高端物業開發商壓力反而要小。如果金茂後續輕裝上陣,積極穩健經營,未來業績也將更有保障。

還有哪些房企在“排雷”?

這兩年“爆雷”的知名房企有不少,比如之前的泰禾集團(000732.SZ)、福晟集團,比如眼下的華夏幸福(600340.SH)。再比如“巨無霸”級別的綠地控股(600606.SH),如今也是萬億負債壓頂、“三道紅線”全踩,甚至近期傳出要被收購的傳聞,但終被否認。

這些房企當中,有的“地雷”已經引爆,有的則忙着在主動“排雷”。

泰禾集團也是以高端豪宅著稱。作為“閩系”房企狂飆突進的典型,前幾年泰禾集團依靠大量舉債、高價拿地、快速衝規模的方式,迅速衝到了行業前列,並於2017年成功躋身千億陣營。然而高負債、高槓杆也如影相隨,並隨着房地產行業調控陷入了流動性危機。

1月29日,泰禾集團公告,公司2020年淨利潤預計虧損41.7億元至55.2億元。1月29日泰禾集團收盤報2.67元/股,創下歷史新低,較2018年3月的高位跌幅超過80%,其市值僅剩66.45億元。目前泰禾集團仍在努力推動債務重組、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工作。千億泰禾“爆雷”後淪落到如此地步,讓人不勝唏噓。

泰禾集團股價已創歷史新低

華夏幸福這個曾經的產業新城大佬,眼下已經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被債務危機搞得焦頭爛額。截至2020年9月末,華夏幸福有息負債規模2185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約為940億元。

最近華夏幸福的債券、股票在市場上連遭重擊,股票價已創近6年來新低。1月27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華夏幸福評級從B下調至CCC,同時將公司移出負面評級觀察名單;其他知名評級機構穆迪、中誠信等也紛紛下調其評級。

由於疫情疊加房地產調控政策,華夏幸福經營業績承壓,財務狀況惡化,同時債務規模攀升、槓桿水平持續高位,“三道紅線”也是全部踩中。更糟糕的是,根據華夏幸福與中國平安的對賭協議,2020年歸母淨利潤不得低於180億,否則母公司將對平安進行現金補償。但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僅80.5億元,這份業績對賭大概率要化為泡影。

在這個節骨眼上,華夏幸福1月29日起停牌了,時間大約是10個工作日,停牌原因是一則擬通過增發收購資產的公告。與此同時,華夏幸福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組建暨第一次會議就要召開了,華夏幸福接下來何去何從?能否順利“排雷”走出債務危機?還有待觀察。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編輯 鄧凌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