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荒”持續衝擊化肥行業 歐洲近四成氨肥產能被砍

智通財經APP獲悉,歐洲的氨產能進一步萎縮,預計還會出現更多減產。由於能源成本飆升,有兩家波蘭公司加入了越來越多的化肥生產商削減產量的行列。

波蘭最大的化工公司Grupa Azoty在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下削減了氨產量,而石油公司PKN Orlen SA子公司Anwil則停止了氨的生產。研究機構CRU Group分析師Chris Lawson表示,這意味着歐洲約38%的這種關鍵化肥原料的產能現在被削減或完全削減。

由於俄烏戰爭引發了能源危機,歐洲的天然氣價格較一年前的水平飆升了500%以上。Yara International、Borealis AG和Fertiglobe Plc等生產商都警告稱,歐洲的情況正在惡化,而其他生產商則認為生產正在向海外轉移。

遊説團體、行業組織Fertilizer Europe發言人Lukas Pasterski表示:“在目前歐洲天然氣價格比美國高出8至10倍的情況下,歐洲生產商無法在全球市場上競爭。如果你不能從歐洲以外進口氨,情況就會更糟。”

如果俄羅斯全面關閉天然氣供應,氨氣供應的減少只會加劇,德國當局已經表達了對一年中最冷月份天然氣配給需求的擔憂。一些化學和化肥製造商正在考慮更便宜的非歐洲氨;BASF SE上週表示,它正在考慮外部來源,以“在天然氣產量大幅減少的情況下,作為降低風險的考慮因素”。

歐洲的困境為該地區以外的化肥生產商提供了一個機會。總部位於美國的作物營養公司美國美盛表示,該公司將繼續生產以滿足全球需求,並將繼續利用有吸引力的化肥價格。

美國美盛發言人稱:“我們用於化肥生產的天然氣和其他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了,化肥的價格同時也在上漲。我們將繼續生產儘可能多的化肥,以滿足全球農民的需求。”

能源危機抑制了歐洲化肥產量,可能迫使全球農民使用更少的對糧食生產至關重要的營養物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危機會惡化。對歐洲來説,這可能意味着更少的產量和更多的依賴進口氨,氮產品就是用氨所製作的。

而且,這也會對其他地方產生連鎖反應。國際肥料協會警告稱,面對價格上漲和供應緊張的局面,農民下一季可能會將全球化肥使用量削減7%,為2008年以來的最大降幅。在世界應對生活成本危機和飢餓加劇之際,這可能會抑制收成。

國際肥料協會市場情報總監Laura Cross稱:“如果歐洲農民從其他出口國進口更多產品,那麼對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區較為脆弱的農業市場來説,這將使全球市場吃緊。”

“氣荒”持續衝擊化肥行業 歐洲近四成氨肥產能被砍

國際肥料協會表示,下個季度化肥使用量降幅最大的地區將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降幅高達23%。在前幾個月的價格回落之後,肥料價格又開始上漲,因為俄羅斯供應減少和歐洲熱浪刺激了需求,天然氣價格出現反彈。

歐洲化肥生產商受到高天然氣價格的衝擊最為嚴重。全球鉀肥行業還面臨着美國和歐盟對白俄羅斯鉀肥銷售的制裁。此外,由於許多貨主、銀行和保險公司自我制裁和為俄羅斯出口提供服務的困難,俄羅斯化肥的貿易受到影響。

CRU表示,目前從歐洲外地區進口氨比在歐洲製造氨要便宜得多。CRU肥料主管Chris Lawson表示:“我看不出除了那些對沖了天然氣成本的人,還有誰會繼續在歐洲生產。我們預計氨價格將繼續上漲。”Lawson指出,歐洲每年生產大約2000萬噸氨,每月需要進口20萬噸來緩解短缺;未來幾個月來自黑海地區的出口可能會緩解一些壓力。

主要生產商 CF Industries高級銷售副總裁Bert Frost此前表示,氮市場仍然非常緊張,有限的供應意味着今年晚些時候到2023年可能會出現糧食短缺。僅在7月份,歐洲就有10家化肥廠關閉或減產,情況從現在開始繼續變得更糟。人們越來越擔心明年將沒有足夠的肥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0 字。

轉載請註明: “氣荒”持續衝擊化肥行業 歐洲近四成氨肥產能被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