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上海證券報社主辦的“中國證券業2022投研峯會暨上證報最佳分析師評選頒獎盛典”在“東方藍寶石”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
在“分化格局——2021機構投資者的變與不變”主題圓桌論壇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太平資產量化投資部總經理王振州,浦銀理財(籌)副總經理張文橋,廣發基金副總經理朱平,農銀匯理基金投資部負責人趙詣,財通基金總經理助理金梓才,上海常春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合夥人石海慧,恆越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高楠等投研大咖齊聚一堂,就今明兩年的市場投資情況展開觀點討論。
結構化行情中,今年投資成績表現如何?
黃燕銘擔任圓桌論壇的主持人,他向各大資管機構的嘉賓們拋出了幾個核心問題:2021年的投資業績如何?在哪裏賺到了錢?
太平資產量化投資部總經理王振州表示,今年以來,中證500指數增強的收益率遠好於股票型基金指數,在基金排名中也相當靠前。主要原因是中證500指數正收益,加上量化指數增強基金持續提供穩健的超額收益。“我們希望,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超額收益,可以抵抗市場下跌,如果投資者能夠有長期持有的心態,忍受一定的波動,才能實實在在地賺到市場成長的錢。”
王振州表示,量化投資追求的是每年中等偏上水平的收益,如果持續都能跑贏市場10%至20%的水平,累計下來的收益率或者排名都是不錯的,也能夠讓客户有比較好的預期和投資體驗。
“很多投資者喜歡判斷風格,但實際上風格很難判斷。我們建議,可以用簡單的方式來投資。例如,滬深300指數量化增強產品和中證500指數量化增強產品,我們各配置了一半。通過統計,我們發現,在過去十年中,基本上大部分年份收益率都處於基金排名的中位數以上,今年也是這樣的情況。如果每年都持續能排在中等偏上水平,累計三年後,就基本在基金排名前10%,這也是為何量化指數增強產品每年都在追求比較穩定的超額收益率的主要原因。”王振州説道。
“今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最後一年,到年底銀行理財業務都必須完成轉型。”浦銀理財(籌)副總經理張文橋表示,對銀行理財而言,整個市場變化很大,挑戰也大。一方面,要應對轉型,按要求按時完成轉型;另一方面,也要應對市場變化。銀行理財數量龐大的個人投資者,投資偏好沒有因資管轉型推進而發生重大變化。
“從我們的客户來看,他們仍舊保持原來的理財習慣,首先要求穩定收益,其次要求期限足夠短。因此,在實行資管轉型和執行資管新規的前提下,做出滿足這種需求的產品挑戰很大。”張文橋表示。
據張文橋介紹,目前銀行理財產品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固收類產品,一類是混合類產品。從業績表現來説,固收產品表現超過含權類產品,含權類產品整體表現差強人意。“雖然如此,但是對銀行理財管理人而言,今年仍然是收穫頗豐的一年。”在張文橋看來,在進一步認識市場所面臨挑戰的同時,也需要充分認識到能力的欠缺和需要加強改進的地方。
廣發基金副總經理朱平則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爆發,不少公司可能還來不及建立競爭壁壘,而傳統投資方法較為重視競爭優勢,從這個角度出發很難將他們選出來。對於核心資產,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具有較高紅利的企業;二是製造業,未來中國製造業的空間更大一些。
農銀匯理基金投資部負責人趙詣表示,今年市場分化加劇,輪動也較為頻繁,其中受價格因素影響和“新能源+”的相關公司均表現亮眼,如果與上述兩個概念有所交叉,今年則會實現大幅上漲。
對於公司年度收益情況,趙詣表示,在市場規模大幅擴大、換手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之下,今年的收益情況已經遠遠超過年初的預期,其中主要是因為在今年年初市場出現大範圍調整時進行了逆勢加倉,從而奠定了全年局面,這也和對長期前景的判斷具有密切關聯。
財通基金總經理助理金梓才表示,2021年的投資主要是把握兩大方向:一是與價格相關,二是和新能源板塊相關。事後來看,漲價存在於各個行業的邏輯鏈條上,市場總會給予需求邏輯更高的預期。
對於新能源上游或中游的品種價格上漲趨勢是否結束,金梓才認為,從自上而下角度來看,以新能源下游需求為代表的中上游環節明年或大概率分化,其中一些緊張的環節可能會調整。隨着預期不斷擾動和修復的過程,明年新能源中上游的投資機會也可能會出現分化。
上海常春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合夥人石海慧表示,無論市場如何表現,但漲價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是戰略投資需要重點把握的兩條主線。“對於公司層面,我們沒有任何的偏好,無論是產業週期,還是商業模式,只要具備漲價能力,都在我們投資的考慮範圍之內。”
而在創新方面,石海慧則表示,對於某個行業的生命週期來説,實現7%至15%的增長速度時,市場將呈現出加入性趨勢,提價能力增強,也是非常好的投資機會。
“回顧2021年,我們基本上取得了不錯的收益,雖然未必所有階段都會按照預期發展,但只要能夠堅持價格和創新的主線,2022年的投資也不會存在太多問題。”石海慧表示。
恆越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高楠表示,今年新能源板塊的投資主要借鑑了消費股的投資方法,“我會重點觀察產品渠道、消費者反饋,去理解為什麼新能源車在今年爆發以及未來延續性強不強。例如,在小紅書裏也會看到很多新能源汽車相關信息,大家會討論新能源汽車的駕駛感。”
除此之外,高楠也從週期視角出發去把握今年的投資機會。“今年新能源很多環節都是缺產能的,往後看的話不少環節盈利很難維持這樣的水平。還是要從格局和週期視角判斷哪些環節的景氣度會維持,在蛋糕擴大的過程中,哪些公司可以吃到更大份額。”
展望明年,結構性行情存機遇
2021年各有各的精彩,黃燕銘隨後又邀請各位嘉賓對明年的市場投資方向進行預判。
談及2022年的A股投資策略,王振州表示,明年整體收益預期要下降,債券市場相對有利,股票市場更多的是結構性機會,結構性機會有利於量化指數增強產品取得超額收益,明年將會關注託底經濟的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從量化角度看,首先會考慮投資具有性價比,投資高勝率及高賠率的股票。
朱平表示,明年市場風險並不大,仍有結構性機會可以把握,但是和今年相比,投資難度將會加大。
趙詣同樣認為,明年出現系統性風險概率比較低,指數表現偏中性,投資方面可以關注兩個方面:一是價格,其中主要影響因素來自於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二是增量,主要來源於創新驅動的新能源或者類似“元宇宙”等新場景,以及國家對補短板的需求,機會窗口也比較難得。
行業方面,趙詣表示,新能源板塊在明年大概會呈現分化態勢,雖然今年對於新能源的業績兑現要求其實並不高,但明年將會開始逐步兑現。“此外,從全產業鏈角度來看,其實很難預測到如此快速的滲透率提升,目前已經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狀態。隨着供需格局在明年可能會發生變化,全產業鏈的機會大概率不會出現,更多需要從微觀方面去選擇好的公司。”趙詣表示。
雖然存在分化可能性,但趙詣仍長期看好新能源賽道的投資機會。“以前我們總擔心有公司可能會出現業績斷檔,但其實除了電動車之外,很多行業應用都開始快速提升,使用場景也遠遠大於電動車應用範疇,所以‘泛能源’公司還有很多投資機會,相關企業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對於明年的投資機會,金梓才看好三大方向:一是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行業,隨着疫情防控持續好轉而受益的公司,這一方向上的公司數量可能沒有那麼多;二是從週期角度來看,一些基本面目前還處於底部,明年會階段性好轉,而且市場關注度並不高的行業;三是一些創新的方向。
行業配置上,石海慧表示,醫藥板塊的創新在近兩年集中在港股上,創新藥等相關領域在未來還有一定的投資機會;電子行業不僅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經營業績,如果蘋果等科技巨頭在明年繼續保持創新,仍然具有一定的投資機會。
對於券商股的投資機會,石海慧表示,“上半年A股市場已經在財富管理方面挖掘出一些投資機會。”
對於醫藥板塊的投資機會,高楠認為,目前相當大一部分資金集中在少部分標的上,導致出現一定程度的高估,未來醫藥行業將呈現分化的格局,更考驗精選個股能力。
此外,高楠還表示,明年較為看好消費行業。“今年消費行業表現墊底,明年應該會有所恢復。我比較關注消費建材類公司,有業績和估值雙升的機會。對於整個市場而言,仍將是以結構性為主。”
譚一凡 張欣然 記者 陸海晴 編輯 朱茵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