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的中產階級繼續繁榮壯大,這對世界其他地區而言意味着什麼?美國《對話》季刊網站4月27日對此發表文章稱,中國若擺脱“中等收入陷阱”將使世界受益。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在過去40年裏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大成就,這促使學者和政界人士爭論一個問題,即隨着東方看似不可阻擋地崛起,作為世界主要政治和經濟力量的西方——包括美國——的衰落是否不可避免。
新冠病毒首先對中國造成了打擊,使它快速的經濟增長自大蕭條以來首次發生停頓。但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激增18.3%,使其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許多人現在認為,中國——而非美國——可能會推動全球從新冠肺炎大流行中復甦。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全球市場和價值鏈的熱情參與者。由於這些變化及其他經濟政策的實施,中國成功地從低收入國家迅速發展為中等收入國家。
換句話説,迄今為止,全球化無疑在許多方面令中國受益。在經歷了幾代人的普遍貧困後,數億中國人的工資已經上漲,使可支配收入增加。現在,在基本必需品的開支之後,他們有了額外的錢來儲蓄或購買時髦服裝、科技裝置等消費品。
現在,全球化的好處正在超越城市的邊界。貧困農村人口的數量急劇減少,僅在2017年就減少了1289萬。農村消費開支在增加。隨着農業產量的增加減少了對饑荒的擔憂,農村社區的日常生活正在改善,而非農業的鄉村產業的擴張為他們提供了其他收入來源。
這種不斷增長的物質安逸使生活在中國的幸福感不斷上升。
但許多小型和大型製造企業正通過將業務轉移到印度和越南等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以應對中國的工資上漲。
世界日益分為兩大陣營:受過良好教育的國家和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國家。二戰結束以來,通過大力投資以提高它們高中、職業學校和大學品質的工業化國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中等收入陷阱,躍升為高收入國家。
一些觀察家認為,中國可能會成功地採取類似舉措,使其有很大機會擺脱中等收入陷阱。但要做到這一點,中國領導層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對教育系統進行大規模投資,包括改進鄉村學校和職業學校、提高大學的品質、讓更多人有機會到城市接受教育。這些教育投資——經濟學家稱之為“人力資本的提高”——通常要花很長時間才會得到充分發展。
高收入的中國對世界其他地區意味着什麼?
著名的中國問題學者、斯坦福大學教授斯科特·羅澤爾説:“如果中國繁榮發展,整個世界將更加富裕。”他認為,由於能不斷獲得許多低價商品,世界將受益,而中國本身也將獲益。
但這樣的成功也可能向發展中國家表明,就千百萬人擺脱貧困並實現廣泛的經濟增長和發展而言,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更可取的政府模式。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