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人口報告為什麼火了

  近日,央行罕見地發表工作論文,專門探討人口問題。因為直言不諱、口吻嚴厲,很快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這篇央行工作論文題為《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深度剖析了人口及生育議題,其中提到諸如人口轉型、老齡化、少子化、生育等關鍵詞,對當下中國的人口困境直言不諱。在正文部分,央行甚至表示,若我國沒有把握住時機,很有可能會“重蹈發達國家的覆轍”。

  文章中指出,“我國要認清人口形勢已經改變,要認識到人口紅利當時用得舒服,事後是需要償還的負債;要認識到人口慣性是跨代際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將導致人口反方向變化;要認識到教育和科技進步難以彌補人口的下降。”

  從央行的這份報告看,經濟增長放緩,老齡化加重,生育率走低,由此伴生的養老問題、房價問題、城鎮化問題、教育問題,都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問題。簡而言之,人口問題,不是單一的社會學問題,更不是單一的經濟學問題,而是複雜且環環相扣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過去漫長的歷史中,所有發達國家的反思,幾乎都是在進入深度老齡化的時候才真正重視人口問題。而在這之前,剛剛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候,經濟往往高速增長,讓人們忽視了人口風險。

  中國也在經歷類似的風險。去年底,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在《“十四五”規劃建議輔導讀本》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低生育問題尋根溯源,有歷史的遺留,有地理的趨同性,有文化的壓抑,也有現實的擠壓。放眼望去,以鄰國日韓為代表,低生育氛圍瀰漫;同時現代化進程中,生育觀念的變遷,以及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生育政策的影響,低生育慣性很難一夜翻篇。

  步入現代社會,少子化推高每個孩子的平均養育費用,讓想多生的父母望而卻步,若家庭普遍養育二三個孩子,平均費用沒這麼高,想多生的父母就沒有這麼多顧慮。

  人格思想獨立浪潮之下,單身文化來襲,衝抵了生育顧慮,也降低了生育的預期。生育率越低對生育意願的抑制越強,形成惡性循環。長期極低生育率導致的深度老齡化會加重育齡家庭的贍養負擔,進而也會抑制生育意願,形成又一個惡性循環。

  而根據央行給出的曲線,中國經濟和人口的相關性極強。在這期工作論文裏,央行提出人口轉型的四個階段,中國將很快進入第四個階段,低速增長階段。按照專家學者的解讀,勞動力人口占比見頂的時候,隨着勞動力的下滑,經濟增長也面臨放緩的巨大壓力。

  上個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目前的工作進展到了最後的數據審核彙總階段。人口問題,正在給當下的中國敲下最響的警鐘。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4 字。

轉載請註明: 央行人口報告為什麼火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