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數字化之路》報告:用平台經濟丈量數字經濟發展深度與廣度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財經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4月25-26日,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在福州開幕,大會主題是“優化提升產業結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會議指出,要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為奮進新徵程提供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2020年11月,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佈《中國數字化之路——從阿里巴巴看邁向百萬億級數字經濟新時代》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預測,到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將有望突破百萬億元。

峯會期間,《報告》執筆團隊負責人曹鍾雄認為:“在數字化成為全球共識的當下,沒有哪一種業態能夠像數字經濟一樣如此有效地打通和鏈接所有要素。而平台經濟作為數字經濟的代表,要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打通供需兩端的‘任督二脈’,暢通數字中國之路。”

《報告》指出,在2020-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速將保持在15%左右。到2025年數字經濟規模有望突破80萬億元,相當於2019年日德英三國GDP之和,佔GDP比重達到55%。到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將有望突破百萬億元。

《報告》認為,供需錯配的結構性梗阻,導致需求端消費者“用腳投票”,供給端大量農產品爛在田間地頭,大量產品積壓在工廠庫房,融資難、融資貴成為困擾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心病”。這些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各種梗阻,都有賴於數字力量去消除。

數字技術其本身就承擔着降低信息成本、促進要素系統集成的使命,中國需要通過數字循環破解當前發展的梗阻。數字循環就是通過數字經濟平台,系統集成國際與國內市場,以數字鏈路暢通供給與消費,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打通產品創新與市場的數字通道,鏈接政府、企業和個人,形成“亞馬遜雨林式”的“超級數字生態”。

《報告》分“歷史與方位”、“機遇與出路”、“變局與使命”、“數字循環”、“邊界與融合”、“註解與預見”六個篇章。《報告》執筆人指出,本次將阿里巴巴作為研究案例,是因為其對數字經濟的高代表性和鏈接雙循環的高聯繫度。無論從涉及數字經濟、鏈接雙循環的廣度和深度來講,阿里巴巴都是在新發展格局下研究我國數字經濟的良好模板之一。2020財年,阿里巴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平台銷售額超過1萬億美元的公司,其平台上不斷增長的交易額丈量着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深度和廣度。

曹鍾雄強調:“發展不忘治理。今年以來,中央多次強調要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從隱私保護、行業監管、數據治理到反壟斷,目的是優化提升數字經濟的營商環境,是對企業發展的規範扶正。規範是為了更好發展,‘扯袖子’也是一種愛護,是‘強身健體’的固基之舉。隨着治理體系的不斷健全,平台經濟必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以阿里巴巴等為代表的平台企業,承擔着數字循環鏈接者的使命,搭乘‘數字高鐵’奔向百萬億級的數字經濟新時代。”

未來,在數字循環建設中,站在歷史新方位,中國需要打造一批以平台經濟為代表的超級鏈接者,鏈接商品和服務、鏈接企業與個人、鏈接政府和市場、鏈接國內與國外,通過鏈接方方面面,為中國數字化之路謀篇佈局。

記者瞭解到,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將逐一對我國典型平台企業進行分析,形成持續報告作為對中國數字化之路跟蹤研究,挖掘數字中國的鮮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