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趙覺珵】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本就存在的逆全球化現象,美國、日本等國開始加速推動製造業迴歸本土,個別國家甚至試圖在供應鏈中“去中國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價值鏈研究院日前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全球供應鏈不可能“去中國化”,對全球供應鏈的人為拆解是一種“危險的錯誤”。
這份題為《後疫情時代的全球供應鏈革命——邁向智能、韌性的轉型之路》的研究報告17日在北京發佈。報告提出,中國已成為全球供應鏈的核心節點和關鍵環節之一。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 30%,已經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中國離不開全球供應鏈,全球供應鏈也離不開中國。
但在新冠疫情暴發後,西方“將供應鏈搬出中國”的言論頻頻出現,美國部分政客甚至希望與中國完全“脱鈎”。報告主筆人之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價值鏈研究院副研究員王苒17日在報告發佈會上表示,當下,地緣政治和國家戰略已成為推動全球供應鏈調整的重要原因。自2017年就職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為實現“美國優先”,推動美國在貿易、投資、教育、科技等領域的供應鏈政策出現重大調整,對全球供應鏈的參與程度有所下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為降低供應鏈風險,日本、美國均啓動投資回撤鼓勵政策,日本政府宣佈,將拿出2200億日元支持海外日資企業撤回國內。
報告強調,從中國的消費市場和製造業基礎來看,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缺乏經濟基礎,不可能成為現實。王苒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一些中高端製造環節,中國存在不可替代性的,無論是否有疫情出現。只有中國有相對完備的生產能力和相對穩定的高素質勞動力人羣,這是其他國家尤其是勞動力密集型替代國所不具備的。此外,中國的國內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生態的完整性,也是很多跨國公司所看重的。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價值鏈研究院的研究發現,由於全球分工協作背後的固有邏輯,美國政府提出的讓製造迴歸本土並沒有取得明顯成效,中美經貿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也沒有促進美國製造業的迴流。此外,對全球供應鏈的人為拆解和與國際市場“脱鈎”,加強本國“自給自足”也並不能增加本國供應鏈的“韌性”和“穩健性”。
報告提出,在風險規避驅動和政府主動引導下,全球供應鏈將根據效益、效率和風險平衡的原則進行調整,利用工業4.0相關先進技術,積極打造更加智能和韌性的供應鏈。
報告認為,美國、中國、德國已形成全球供應鏈體系的三個地區中心,跨國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應順應這一態勢,靈活佈局全球市場。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供應鏈的聯結優勢,積極與主要貿易伙伴達成供應鏈合作協議,共同處理潛在的供應鏈風險;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建設、中非經貿合作等機制,多元化拓展供需鏈條,提升供應鏈的彈性,避免對部分地區、部分市場、部分供應鏈節點的過度依賴,降低風險。報告以聯想、西門子、英特爾等公司舉例稱,聯想通過供應鏈驅動全球30多個生產基地和2000多家供應商協同運作,並通過供應鏈建立自有工廠/ODM/OEM高效協同的混合製造模式,提升了運作效率。憑藉其高效、敏捷、智能的全球供應鏈,聯想得以靈活利用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優勢來滿足市場需求,實現“全球資源、本地交付”。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淼傑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中、美、德三足鼎立的格局下,中國為代表的亞太生產鏈或將更加強化。目前,中國主要從東盟地區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從日本、韓國進口核心產品,再進行裝配加工,最後出口到全世界各地。“後疫情時代”,這種現象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