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深圳創業板上市時,博雅生物募集資金約4.76億元;此後,2015年發行定增方案,募資5億元;2018年定增募集10億元。然而,截至目前,包括上市在內的3次募資所投項目,有6個項目累計投入過億,卻仍未建成。如今,博雅生物宣佈終止對其投入募集配套資金。
8月27日,博雅生物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度業績。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28億元,同比下滑3.47%;實現歸母淨利潤1.53億元,同比下滑23.51%。
博雅生物表示,受新冠疫情及集採政策影響,旗下子公司新百藥業及孫公司天安藥業的銷量減少,導致公司營收下降。此外,公司血液製品毛利率有所下滑,系原材料成本和生產成本上升、部分產品銷售價格下降所致。
募投資金轉為自有資金
在披露半年報的同時,博雅生物宣佈,終止4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項目,並終止兩個2015年重大資產重組募集配套資金項目。公司還表示,剩餘資金將轉為公司永久流動補充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博雅生物主營血液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涵蓋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類。公司於2012年在深圳創業板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約4.76億元。
根據博雅生物上市之初對募集資金的規劃,其中有1.61億元將用於3個已定項目的建設,剩餘資金後續將用於其他與公司主營業務項目的建設。隨着公司發展,博雅生物將剩餘的募資金額投入到12個項目中。
其中,西他沙星項目、豐城漿站建設、信豐漿站建設、凝血因子類產品項目分別擬斥資3500萬元、2300萬元、2300萬元、4607.63萬元。截至目前,這4個項目無一建成,且已累計投入9114.73萬元。
2015年,為併購兩家藥企,博雅生物向高特佳博雅資產管理計劃、嘉頤投資、財通博雅資產管理計劃3名對象定向增發,募集資金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1.48億元用作天安藥業27.77%股權的收購,2.43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5000萬元用於凝血因子類產品的大樓建設,5000萬元用於凝血因子類產品的研發。而目前,後兩個項目仍未建設完成,累計投入7867.75萬元。
如今,博雅生物終止對這6個項目繼續投入募集配套資金,是否意味着這6個項目被宣告終止?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博雅生物證券部,相關人士解釋道,“由於市場環境等因素,這幾個項目進展都比較慢,而且近期都沒什麼推進,於是公司決定將募投資金用於這部分項目的資金全部置換成自有資金。後續這些項目的進展會根據未來市場情況而定,投入可能會較慢。”
那這6個項目可能會被終止嗎?前述人士表示,“也有終止的可能性,但幾個研發項目公司確實都是要做的。”
擴產項目屢屢延期
此外,同一日,博雅生物還宣佈稱,將再次延期2018年的募投項目“千噸級血液製品智能工廠建設”。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累計使用募集資金2872.83萬元。
歷史公告顯示,2018年4月,博雅生物向4名對象定向增發10億元,用於“1000噸血液製品智能工廠建設項目”。根據計劃,該項目計劃於2020年上半年建成並完成GMP認證。
2019年10月,公司發佈公告稱,上述擴產項目將延期不超過12個月,預計於2021年6月建成並完成GMP認證。如今,博雅生物再發公告表示,該項目又將延期24個月,預計2023年6月可建成並完成GMP認證。
對於項目屢屢延期,前述證券部相關人士對記者解釋,“公司原計劃從廣東調撥原料血漿到撫州進行加工生產,而公司現有產能不夠,因此需要新建生產車間。但現在公司向廣東博雅採購原料血漿尚未獲得相關部門的批覆,因此我們車間就不着急建了。加上撫州高新區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公司發展,我們想在原有項目用地旁邊再拿一塊地用於建車間,導致擴產項目需要再次延期。”
目前,博雅生物已將擴產項目的募投資金中的9億元用作暫時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佔募資總額的比例達90%。對此,有投資者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把錢白送別人了,還要不回來,只能不斷延期項目。”
記者注意到,投資者之所以產生這種想法,或是因為此前博雅生物與廣東博雅之間的關聯交易。根據公告,2017年博雅生物擬從廣東博雅處採購4.02億元產品,但廣東博雅因違規被監管部門收回《藥品GMP證書》,暫停生產。
而博雅生物在明知交易對方無法供貨的情況下,卻堅持給廣東博雅支付預付款。在2017年至2019年,分別支付1.15億元、2.02億元、5.00億元,累計支付金額達8.18億元。而在此期間,廣東博雅未能交付任何產品給博雅生物。
針對公司這一現象,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沒有生產資質就籤合同,沒有供貨就打款的行為並不正常,或是為了掩蓋公司向廣東博雅“財務資助”的事實。對此,博雅生物予以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