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2月21日報道,原題:中國驚人的出口復甦令工廠競相招工 在來自受困於疫情的外國消費者需求助推下,中國製造業迅速復甦,勢頭之猛超出預期。相關工廠正竭力填補用工缺口以完成越積越多的訂單。中國的工業機器人、計算機設備和集成電路生產已從疫情期間的癱瘓中呼嘯歸來,截至11月的產量分別增長22.2%、10.1%和15.9%。
過去9個月中的8個月,中國出口需求都超出預期。這種現象與其他主要工業國的遲緩復甦形成鮮明對照。今年二三季度,中國佔全球出口的份額從去年的11%增至13%以上,創下最高季度紀錄。在華東出口中心義烏所在的金華市,上月當地工業行業就業人數超過2017年底以來的任何時候。
“上半年我們減少50名工人,但隨着訂單激增,如今正因缺乏人手而無法增產”,向中東、美歐出口產品的義烏某保温瓶廠老闆鄧金玲(音)説,“我們嘗試着招聘數十名臨時工,但他們(技能)還不夠好。”曾被她辭退的一些工人已在自己家鄉找到工作。隨着客户緊追不捨,鄧上月底購置了兩條自動化生產線以提高效率,“以前我們從未考慮過這麼做,但今年太忙了,別無選擇。一條自動化生產線相當於10名工人”。
今年第三季度,中國藍領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創下新高。一些工廠已把工人月工資提升到最高1萬元人民幣。
廣州某自行車公司總經理梁曉嶺(音)説,隨着外國消費者渴望更多鍛鍊且想方設法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020年已成為中國自行車行業十年來的最好年份。“我們的產能已在九月和十月見頂”,他説如今訂單已排到2022年。目前他的工廠又招聘了100多名臨時工。
為歐美市場製造揚聲器的某公司老闆張勤明(音)説,產品需求比往年增長25%。他不但要為正式員工支付加班費,還以18至19元的時薪聘請臨時工,並租用其他工廠分攤生產任務。
專家説,中國出口行業的驚人韌性,已降低該國開展大規模刺激計劃重振經濟的必要性。截至上月底,中國已完成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目標任務的122%。(作者加布里爾·克勞斯裏等,崔曉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