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關於“投機行為論”的深度好文:輕裝才能遠走,靜心方可久行!
@懂私慕
交易的穩定盈利,往往並非市場上大部分人所想象的那樣運用天花亂墜的高超技巧,而是要反覆地對基本理念、基本邏輯進行思考、推敲、融會貫通。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篇文章用淺顯易懂的故事和道理,向我們深度剖析了期貨股票交易中的“投機行為論”:輕裝才能遠走,靜心方可久行。
.
小故事一則:
一小和尚欲出門雲遊,可日期一推再推,半年過去,動身之事仍未成行。方丈叫他來禪房問到:你欲出門雲遊久矣,緣何仍未動身?
小和尚面現愁雲答道:我此次雲遊,一去萬里,不知要行多少里路、躍多少條河、翻多少座山、經多少風雨,所以,務必要一切準妥當方可啓程。
方丈沉吟片刻,説:是啊,如此遠遊,的確需好好準備才行。接着問到:鞋準備足了麼?一去萬里,道路迢迢,鞋不備足如何使得?
隨即吩咐寺中僧侶,每人為小和尚備鞋十雙,立刻送至禪房。盞茶之間,鞋便被紛紛送至,每人十雙,僧侶過百,千多雙鞋堆積一處狀似小山。
方丈又吩咐説:汝等師弟遠去,一路不知將經風雨幾何,每人再各自為他準備雨傘一把以備其需吧。於是,片刻不到,小山似的鞋子旁邊又堆起了一座百來把雨傘組成的另一座小山。
看着眼前的兩座山也的鞋子和雨傘,小和尚迷惑不解。
遂問方丈:師傅,弟子一人外出雲遊,如此多的東西,莫説幾萬裏的行程,便是寸步,弟子也行不出啊!
方丈微微一笑,説:徒兒莫急,該準備的東西還有好多。你此去千山萬水,旦至河邊如無船可渡怎生是好,為師的還要讓你的師兄們每人為你造船一艘呢。
小和尚聞言至此,突如醍醐灌頂,瞬間領悟。當下便回方丈説:弟子明白了,現即拜別師傅起程。
方丈手撫其頭,微笑着説:一個人上路遠行,一鞋一缽足矣,東西太多,反倒行動不得。人生一世,有如一次遠遊,心中裝載過多,亦是動彈不得。
此即所謂:輕裝才能遠走,靜心方可久行。
關於分析和交易的討論一直很多,綜合來看其中觀點主要集中在兩類:第一類觀點認為二者原本就是一個“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關係,分析是交易的前提,交易是分析的延展,二者矛盾統一,不可割捨獨立;而對立的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二者所用之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迥異,分析解決因為什麼會怎樣,交易解決怎麼辦,所以分析是分析、交易是交易,絕對不可將二者混為一談。
於是乎,定量定性的嘈雜爭吵之餘,在針對分析與交易的關係上又出現了兩種高分貝的聲音,爭爭吵吵、擠擠絆絆。轉眼間兩百年一瞬而過,“逝者”雖然已“如斯夫”,但爭論聲音的分貝指數卻還是“濤聲依舊”。究竟誰對誰錯呢?問大家,一定是有人支持這邊,有人支持那邊,這就是我們習慣放在嘴邊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普通人的眼中總是隻有好惡,而沒有真理真相,而在常年沿襲下來的不當教育制度下,我們華人中的大多數也更是早就習以為常地形成了“解題思維方式”。
當給出一個選擇題的時候,我們頭腦中第一反映出來的就也是選擇,非此即彼、非正即誤,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慣性。所以,即使博學聰慧有如彪兄者,臨死之前也不能脱離“不是前進就是後退”的“小巷思維”,自然就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怪事了。小巷思維也好,解題思維也罷,其根源都在一個平視上面,而不是凌空躍起之後的俯視。今天,大家便也和我一同湊個樂子,拋開前提、拋開定論、拋開假設、拋開成見,先來嘗試一個凌空躍起,俯視一下這個總是有着無限爭議的話題。
我們首先來看分析的目的是什麼?
無疑,分析是為了預測接下來最大概率將要可能發生的事情、趨勢和方向,以期可以在實際的行為和操作中做到防患於未然、控制好風險,並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也就是我們常説的順勢而為和“欲乘風破萬里浪”。
對此大家都應該是認同的。好,那麼分析和交易在表象上的確就存在了一個第一步和第二步的關係,分析之後是交易,交易之前是分析。但細心的朋友應該注意到了我上面的用詞中用了“在表象上”這四個字來做狀語以界定範圍。為什麼是在表象上呢?那實質上又是如何呢?
現在,我們就秉承着究其就裏的態度來“推”一下、“敲”一下這個“月下門”。表象上看,分析和交易彷彿就是一個簡單的進位關係,先分析,然後用分析來指導交易。
但實質上,我們漏掉了中間那個承上啓下的重要環節——就是統計。分析不是一拍腦子,我認為如何如何,分析是一個極其複雜而繁瑣的工作。
尤其在所有行業鏈條頂端的金融市場中,正確而理性的得到最大概率的分析結果,需要經過極其專業的學習和培訓,需要有廣博的歷史和行業知識,更需要有足夠長的時間來佐證,諸如經歷過種類各異程度不同的突發事件、數個經濟小週期峯谷、相對完整的20年左右的大循環等等等等。這一切都涉及到經驗,而經驗就是切身的經歷、記住發生的細節、統計之中的規律。無論是基本分析、宏觀分析、行業分析、微觀分析、技術分析、電腦分析、神經分析,一切的分析在應用於指導交易之前,都需要一個統計的過程。
評估企業價值的巴菲特,評估行業前景的林奇,評估操作信號的西蒙斯,無一例外,只不過個人統計的數據方向不同罷了,但統計不可或缺。分析不上升到統計的層面,是無法指導交易的。當統計完成以後,概率就出現了,而交易最為重視的是統計後得出的概率,因為交易解決的確實是怎麼辦的問題,而不是一定會如何。概率大,資金如何管理;概率小,倉位如何配置;對了,金字塔怎麼搭;錯了,在提前設定的風險底線之前怎麼跑。
沒有經過統計,直接用分析來指導的交易,是盲目和自負,是投機而不是交易;只有當把分析之後市場運行的結果或者叫實際操作的結果,經過了足夠多的時間、足夠多的數據、足夠多的經歷統計之後,建立了嚴謹與彈性並存的規則來約束交易,交易才能被稱之為交易,交易才因此有了特殊的意義,以區別於投機。
市場中大部分的投資人,都在分析和交易之中離散了這關鍵的統計一環,所以長期交易仍不能踏入長期平穩盈利的殿堂自然也同樣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割裂了統計來看待分析與交易的關係,是在被牽着鼻子進行選擇,而沒有理性的凌空躍起的過程,而那種選擇是沒有意義的。對此一項,交易問道者不可不查。
讀到這裏,做過一些年交易的朋友應有所悟了,但大家一定對於文首處這個故事和我們今天探討的這個分析、統計與交易的話題有什麼相干,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這個輕裝和靜心,結合我們的交易,針對的是兩個不同層級階段的共通。對於初入交易世界的朋友,分析都還是剛剛開始學習,也就説不上有什麼足夠時間和數據的經歷和統計了,交易結果的不穩定是情理之中。但在開始學習和交易之初,“做”是第一要務,如果你要以交易為投資盈利手段,記住,思慮過多為第一大忌。
少走彎路的辦法是要輕裝,輕裝代表一段學習後對一種有感覺的估值體系或者一種技術指標集中展開專心研究和應用,不要多個指標都放在圖標中參來照去。不同的指標設計的初衷不同,不同的工具應用的方向也各有東西,互相參照期望完美信號錯過的也許有盈利有虧損,但實質是錯過了經歷的機會,錯過了統計數據的累計,錯過了實戰心理素質的鍛鍊,錯過了寫下那一筆的感悟。
長時間的紙上談兵,專門對於交易而言可以説只步未進,與小和尚半年內的行為和結果沒有差異。而對於交易了一段時間的投資人,如果已經對分析上升到統計有所領悟和執行,此時靜心就開始變得更為重要起來了。具體表現為,勿要未得隴先望蜀,忌花心需專心,忌浮躁需耐心。集中一個模型、體系、方向和標的的交易和統計,堅持下去,逐漸通過時間和數據的累積,將設定的條件假設、統計出來的概率結果、應對變化的有效方案,盡力逼近於更加真實有效,待穩定了方可展開新的一個模型的研討。
分析的工作總是那樣複雜,而交易卻是如此簡單,但簡單絕不等於容易。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在實踐中量化規則,不斷的在實踐中培養堅守規則的習慣,所有這些不斷都有悖於正常的人性,堅持到底是對人性的考驗。而條件和規則,則是越簡單越有效。
老和尚説:一個人上路遠行,一鞋一缽足矣。當你真的在這個交易的遊戲中堅持了10年、20年,當你完成了原始積累,當平穩盈利逐漸成為阻力最小的通道,你會發現,條件都已不再重要,因為它們已經與你融為一體,而規則也只剩了止損和擴利這一鞋一缽,有如錢的兩面,萬物的兩面,只有這簡單的兩面貫穿了你交易生涯的始終。
PS:各位!由於訂閲號將原來的時間順序推送改成了亂序閲讀,你可能沒法準時收到我們的推送。
如果你喜歡我們,請多多點擊的「在看」,或把懂私慕「設為星標」,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