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深蹲”的料峭春寒中,公私募機構一波波自購卻熱情似火。3月以來,易方達基金、中歐基金、睿遠基金、天弘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宣佈大手筆出資認購旗下基金產品,丘棟榮、姚志鵬、崔宸龍等知名基金經理也自掏腰包,並承諾持有較長的期限。
平心而論,在市場出現一輪較大級別調整、信心不足之際,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掏出真金白銀購買自家基金是市場的積極力量,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一方面,行勝於言,用真金白銀“説話”,基金自購能夠彰顯行業及投資管理人對市場的信心,給持有人傳遞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知行合一、擔當自信的積極信息。如陳光明旗下睿遠基金直言“不應讓恐懼佔據內心”,中庚基金稱“當前市場的投資機會已經由我們之前判斷的結構性機會轉向系統性機會”。
另一方面,通過自購將包括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及高管的基金管理人利益與募集渠道、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共乘一條船”,讓基金管理人更盡職盡責。券商研報顯示,當採用具備控制變量的OLS迴歸模型進行分析後,有足夠的統計學理由相信,與沒有發生自購行為的基金經理相比,那些有自購舉動基金的基金經理能顯著地降低其所管理投資組合的風險(波動率)。美國市場上的數據顯示,發生自購行為基金的基金經理在隨後一年的管理中能顯著降低風險。這意味着基金自購可能會讓基金經理更注重風險控制,自購存在正向激勵作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這場基金自購的導向上,基金機構不要將其作為營銷的噱頭,更不要將其異化為一種低成本的營銷,否則,自購成色將大打折扣。基金自購一般都是基於中長期具有投資價值的研判,追求中長期收益,也是為了引導長期投資。若基金自購成為營銷的“重頭戲”,尤其是在過於注重短期收益的當下,無疑將加重基金經理的業績壓力,從而可能對基金經理的客觀、冷靜判斷和操作產生干擾,結果可能將適得其反。
當然,雖然不作過分營銷,但對於自購信息披露需要更加透明。除了公告之外,目前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和基金員工自購等信息在年報和半年報進行披露,相對存在一定的時滯,可以考慮在基金公司季報中進行披露,除了申購信息,同時披露贖回情況。
此外,需要更多基金公司建立長效的自購機制,實力強大的頭部基金公司每年安排一部分利潤做自購,自購金額有望持續提升,成為資本市場源源不斷的長期資金。若基金自購規模達到一定的比例,意味着基金管理人也同時承擔基金投資虧損的風險,這將重塑基金管理人與基金持有人關係,從而實現多方面“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