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失去空調老大位置!“董小姐”急了,再斥60億巨資回購,格力還能追上美的嗎?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財經

“格力電器擬用30-60億元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

格力開啓第二輪新回購了!

而且這一次的回購計劃與半年前如出一轍,同樣上限是6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70元/股,且用於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那什麼是回購股份呢?

説白了,就是上市公司出資,將發行在外的股票買回來,減少在市場上的流通股。

你想想,這股票總數一少,是不是就物以稀為貴,能刺激股價上漲?就和之前華為因為芯片短缺造成漲價一樣一樣的。而且回購股票也是公司向市場傳遞的一種信心:咱不差錢!資金流動情況槓槓的!

此外,一般公司回購股份後都是註銷,也就是直接抹殺掉這部分股份。但是格力偏不,而是作為激勵員工的獎勵。

雖然回購直接註銷,對刺激股價上漲作用立竿見影。但顯然格力看得更長遠,畢竟公司的未來離不開公司員工,特別是公司核心管理層的努力工作和長久穩定。所以用公司股權來籠絡激勵就是最好的辦法之一。

按理説,格力的這番操作應該能給股價帶來不少提振,但事實卻是,格力這半年來的股價基本沒有變化。

無獨有偶,美的集團也於10月9日晚間公告稱,截至9月30日,公司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共支付17.88億元。

與格力的越買越跌不同,美的集團今年以來的股價卻是越買越漲。

列了一張自疫情以來,兩家公司的漲跌幅情況。

2月3日至今,美的股價上漲超50%,而格力股價卻不升反降,最低時甚至跌去16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wind

為何疫情之後兩者股價出現明顯分化?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格力業績趕不上美的。

可以看出,格力的市場佔有率遠遠比不上美的,特別是在疫情嚴重的2、3月份,格力甚至被美的遠遠甩開一大截。

兩者業績之間的差異其實有跡可循。長期以來,格力相對更依賴線下渠道。格力與經銷商深度綁定,於2014年才開始佈局線上。

反觀美的早在2011年就開始佈局線上電商渠道。等時間來到2019年,此時的格力線上市場份額佔比約為15%,但美的早已超30%,差了整整一倍!

再趕上今年這波疫情,重度依賴線下的格力,幾萬家經銷商們面臨有貨賣不出的情況,只能空關屋喝西北風去。

而美的,因為做了很多線上營銷策略,銷量一下暴漲,與去年同期相比反而增長11.7%!這麼鮮明的對比可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而且,從價格上相比,美的空調的價格顯然更加親民。

兩者同類型、同耗能、同功率的型號價格相差20%左右,所以這可能也是因為大家選擇美的空調的原因吧。

此外,兩者的產品結構也有明顯的差異。一提到格力,你馬上想到的是什麼?對我來説,只有空調。

但提到美的,那可多了去了,什麼電風扇、電熱壺、空氣炸鍋的,能説一大堆。

所以這麼看來,格力主攻空調,但美的卻多點發力,其主攻之一的小家電甚至是行業的三巨頭之一。

因為空調的安裝需要專業人員,所以在居家隔離、全面停工的背景下,銷售難在情理之中。

小家電就不一樣了,在居家隔離期間,由於無需安裝,並且人們對烹飪需求的增加,銷量迅速增長。

所以,種種原因造就美的成為中國最值錢家電企業,而格力僅排第二。

當然,疫情之下,董明珠也在謀求自救,製造格力口罩就是其中一個策略,可惜從爭破了頭到門庭冷落,格力口罩僅用了50天。

除此之外,董明珠也心急火燎的做直播,但實際上毫無用處。格力空調本身就是知名品牌,過度通過直播渠道,只會產生內卷現象,壓榨的是經銷商的空間,無法從根本上改變。

所以格力最好的方向還是學習美的,憑藉生產線和品牌優勢,拓寬產品種類才是王道。

不知道這次的股價回購能否給格力一點喘息的機會,你們覺得格力還有彎道超車的機會嗎?

聽説年末翻倍的股民都點了「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