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數字經濟多地佈局不等於重複建設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財經

  當前,數字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基建等成各地爭相佈局的熱點。有輿論認為,這是在搞重複建設。對此,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劉振中認為,需要理性看待這一現象,各地依託自身優勢和資源發展相關產業,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重複建設。

  從發達國家產業佈局看,數字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當前和未來國際競爭的重點領域。“近年來,發達經濟體紛紛圍繞數字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並實現多點佈局,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劉振中舉例説,美國政府、企業各層面高度重視以先進傳感器、工業機器人、先進製造測試設備等為代表的智能製造,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芝加哥等城市都是世界智能製造中心城市;德國目前有6000家互聯網初創企業,分佈在柏林、慕尼黑、漢堡、斯圖加特等城市;日本文創產業世界著名,札幌是著名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名古屋是世界設計之都,東京是時裝設計之都。

  “隨着大國間經濟科技角力加劇,要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先機,需要實現數字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既有質的優勢,又有量的提升。”劉振中説。

  從產業發展規律看,能接受社會、市場的檢驗,尤其是在充分競爭中最終被市場選擇的產業才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華為、蘋果等就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典型企業代表。劉振中認為,各地積極佈局數字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將為充分進行市場競爭培育更多的參與主體。如果僅允許和鼓勵某個或者少數地區發展數字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會導致行業壟斷,還會造成地區差距進一步擴大。

  從供給側看,目前各地實踐大多都立足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區位條件、科技支撐等,因地制宜選擇體現區域比較優勢的數字經濟和新興產業項目,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各地經濟發展支柱。以數字經濟為例,浙江省依託電子商務的雄厚基礎,將發展數字經濟列為“一號工程”;貴州省依託“雲上貴州”大數據平台優勢,形成推進大數據變為大產業的“貴州模式”;北京市依託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綜合實力強勁優勢,培育了眾多頭部企業;重慶市依託汽車產業基礎,積極推進車聯網全產業鏈建設,打造智能網聯汽車高地。

  從需求側看,隨着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突破1萬美元大關,消費升級有望進一步加快,國內市場對數字消費、新興消費的需求將持續提升。劉振中説,旺盛的數字經濟消費需求在擴大內需的同時,也為暢通經濟發展的內外循環體系提供關鍵助力。更重要的是,我國擁有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多層次市場需求對數字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多地多點佈局提出了迫切要求,也為數字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壯大提供了廣闊的吸納空間和充足的迴旋餘地。

  “在國家規劃和產業規劃指導下,個別領域也存在一些重複建設、同質化競爭情況,比如大數據中心、芯片等方面存在低水平重複佈局等問題,亟需及時糾偏。”劉振中説,要通過加強頂層設計、統籌佈局、積極引導,提升新基建和新興產業項目落地效益。(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