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瞄準中國近千億進口食品市場
巴基斯坦物產豐富,但就算是在市場對外高度開放的中國,也鮮見巴基斯坦的加工食品。在京東上搜索“巴基斯坦”,超過一半結果是書籍,為數不多的農產品是巴基斯坦大米,如果把搜索範圍縮小到“巴基斯坦食品”,基本所有選項都是大米、水果等未加工或者簡單加工的農產品,加工食品只有寥寥無幾的調味品。
在這個我們稱之為“巴鐵”的國度,食品加工業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們距離吃到巴基斯坦生產的橄欖油和水牛奶還有多遠?
尷尬的巴食品加工業
巴基斯坦為傳統農業經濟社會,食品行業是僅次於紡織業的第二大產業,擁有大型食品加工廠1000多家,然而巴基斯坦食品出口情況和巴第二大產業的身份並不匹配。據巴數據,2020年7月至12月,巴基斯坦食品出口額為2500萬美元,不僅遠不及家用紡織品出口額的20億美元和成衣出口額的12億美元,甚至不及煙草出口的2900萬美元。
針對這一反差,巴基斯坦農牧部秘書長穆罕默德·伊斯拉爾(Muhammad Israr)表示,制約巴基斯坦食品出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際認證不達標,“巴基斯坦需要引進ISO認證,或者引進全球GAP認證和健康認證。向發達國家出口食品需要認證,這是強制性要求。”
製作工藝和科技水平也制約着巴基斯坦的食品加工業,不止一位巴基斯坦業內人士在公開場合呼籲巴政府加大農業投入、引進更多農業科技。以蜂蜜為例,巴基斯坦費薩拉巴德農業大學前校長伊克拉爾·艾哈邁德·汗(Iqrar Ahmad Khan)表達了他的無奈:“我們都知道蜂蜜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是我們沒有提取設備,普通蜂農負擔不起。”
即使生產出來,也未必賣得動。巴基斯坦總統阿里夫·阿爾維曾表示,巴有潛力成為最大的蜂蜜生產國之一。巴開普省省督沙·法曼(Shah Farman)特別驕傲地向中方蜂蜜廠家介紹開普省的蜂蜜:“我們的蜂蜜有兩個特點,低糖度和低冰點,即使在零下3度,也是液態。”
但這樣優質的蜂蜜,卻因檢疫問題無法直接出口歐美,而是得在中東等地區貼牌後再銷往歐美。巴基斯坦國家銀行數據顯示,2020年7-11月巴出口天然蜂蜜635.1萬美金。數字的背後是巨大的利潤流失,“我們每公斤蜂蜜賣20或25美元,而其他國家包裝我們的蜂蜜後,就能以100美元出售。”巴農業研究理事會主席穆罕默德-阿澤姆-汗博士(Muhammad Azeem Khan)説。
巴基斯坦農牧部秘書長穆罕默德·伊斯拉爾(Muhammad Israr)用“靠天收”來形容當地的作物種植技術水平,“我們還沒有完全發揮出這些作物的潛力,農民只能依靠降雨,還沒有達到有效灌溉系統的門檻。”
豐厚的農業資源,受限的技術水平,巴基斯坦迫切期待中企的參與。
開普省為中企“栽下梧桐樹”
巴基斯坦勞動力成本低,物產豐富,發展潛力巨大,是不可多得的農業“富礦”。巴基斯坦開普省首席部長工商業特別助理阿卜杜勒·卡里姆·汗(Abdul Karim Khan)表示,該省擁有五大農業氣候帶,以及世界優質水果品種,出口到40多個國家。除此以外,當地生產的煙草佔巴基斯坦全國的75%以上,也有巨大乳製品和水產漁業資源。“同時,開普省鄰近中亞地區,中亞國家對於巴肉製品有很大需求。”
無論是巴基斯坦當地的政府官員,還是巴農業領域的學者,都對中國投資者的到來表示歡迎,甚至不計成本吸引中國資金和技術。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事務局主席阿西姆·薩利姆·巴傑瓦(Asim Saleem Bajwa)透露,開普省政府為巴當地投資者提供了大量土地,鼓勵他們與中國私營企業建立合資企業。沙·法曼更是直言,“未來3年,我們有這種潛力,併為此做好了準備。”
據悉,巴正收集大量閒置土地,準備建設中巴農業示範基地,推廣引進中國先進的農業科學設施技術。對中國來説,推動中巴農業產業的合作,也是推動農業產業的發展和出口,也有利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劉雅丹表示,中國農業科學院以及下屬的研究所和一些農業單位,在種植加工、牛羊疾病防治和棉花種植方面,都已經有了和巴基斯坦的良好合作。
為了“引來金鳳凰”,當地不僅“栽下梧桐樹”,還在梧桐樹上為鳳凰搭窩,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中巴經濟走廊第一階段的基建項目經濟效益日益顯著。巴基斯坦開普省投資委員會首席執行官哈桑·達烏德·巴特(Hassan Daud Butt)表示,受益於這些基建項目,該地區的煙草、橄欖、茶葉、棗和蜂蜜等經濟作物可以很快運抵港口和機場。以往的貧瘠邊境,如今已經成為巴基斯坦重要的物流集散地。
據瞭解,除了土地政策和日益改善的基礎設施,進駐開普省的中企還將獲得土地租賃補貼、減免企業所得税、減免運輸費、減免進出口關税等優惠政策。
哈桑·達烏德·巴特期盼中國投資者的到來,“希望中企儘早建設無口蹄疫區,在開普省投資食品加工園區、屠宰場、農業經濟特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這些地區將會提供巨大的投資回報。”
對此,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農融表示,中方願與巴方加強溝通協調,儘快完成櫻桃、馬鈴薯等農產品檢驗檢疫程序,加快口蹄疫無疫區建設,實現更多巴農產品及牛羊肉製品進入中國市場的目標。
人均一公斤的產業
其實中巴之間的農業合作由來已久。以茶葉為例,兩國合作可以追溯到四十年前。穆罕默德·庫爾希德(Muhammad Khurshid)是巴基斯坦曼塞拉地區茶葉種植園的代表,他告訴記者,當地茶葉種植園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的支持下建起來的。
據瞭解,巴基斯坦年人均消費茶葉超過一公斤,但是本地種植茶葉非常少,大量茶葉從東南亞和非洲進口,僅去年一年,巴基斯坦進口茶葉將近6億美元。穆罕默德·庫爾希德認為,在巴基斯坦本土擴大茶葉種植和銷售,不僅可以減輕巴基斯坦外匯壓力、創造就業,而且還可以減緩土壤腐蝕。“種茶對我們的生態環境十分有益,這與中國的發展理念相同。”
中巴兩國還成立了茶葉合作中心,展開茶葉研究和種植。“多年來,我們在技術、投資、貿易方面持續獲得中國的支持。”穆罕默德·庫爾希德期待未來能充分利用中巴經濟走廊機遇,進一步深化中巴茶葉種植和加工領域的合作。
不僅是茶葉,巴基斯坦的其他經濟作物,比如椰棗、蜂蜜、乳製品等領域,也有中國企業的身影。出席中巴農產品加工合作交流洽談會的就有很多中國蜂蜜企業,其中不乏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中企。北京知蜂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美、中東和中亞各國都曾進口蜂膠和蜂蜜材料,該公司供應總監郭啓在瞭解巴基斯坦蜂蜜質量後,也表達了同巴合作的意向。
巴鐵的渴望
巴基斯坦不僅希望中國的企業進入巴基斯坦,同時也盼望着本國的產品能出口到中國,巴基斯坦市場經濟政策研究所執行主任阿里·薩勒曼(Ali Salman)用兩個反差巨大的數字表明瞭他的渴望。
巴基斯坦目前對中國的食品出口額不到500萬美元。另一方面,中國2019年從全世界各地進口了大約908億美元的食品(商務部數據)。阿里·薩勒曼希望巴基斯坦食品能爭取到更大中國市場份額。
除了巴基斯坦傳統的水果、大米等出口優勢產品,橄欖油也是巴基斯坦近年來也大力發展新的經濟作物。
在橄欖油領域,西班牙是當之無愧的“橄欖油王國”,年產油量約160萬噸,佔世界總量的50%。而中國作為近年來橄欖油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95%的油類產品都來自歐盟國家,其中西班牙就佔到了80%。
巴基斯坦是亞洲主要的橄欖油產地之一,同樣也緊盯中國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西班牙只有260萬公頃,卻供應了全球近一半的橄欖油。巴基斯坦有440萬公頃土地適合開發,這都是機會。”阿里·薩勒曼認為。
巴開普省約有4000萬棵野生橄欖樹,通過嫁接能變成可食用的橄欖樹。這需要來自巴政府或私營企業的鉅額投資,中國企業應該如何參與?巴基斯坦橄欖專家阿蒂夫·哈尼夫(Atif Hanif)表示,中國企業可以與土地所有者合作,“搭建起整體產業鏈,發揮巨大作用。”
潛力能否轉化實力
在6月23日舉行的中巴農產品加工合作交流洽談會上,出現最頻繁的一個詞彙就是“潛力”,具體體現在:出口有潛力、合作有潛力、增長有潛力……為此,兩國業內人士持續尋找中巴產業的契合點。
沙·法曼甚至洽談會上用懇請的語氣來尋求幫助:“我請求在座的專家們,幫助制定計劃,如何將巴農業潛力轉化為出口或商業實力,成為收入來源、外匯來源。”足見其尋求與中國合作的迫切之情。
中巴農產品加工合作交流洽談會是中巴農業與產業合作信息平台研討會的第四期活動,為中巴兩國行業科研、生產等方面的成果與需求創造交流與合作契機,助力兩國農產品加工行業互利共贏。
合作的空間是客觀存在的,當前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聚焦產業和農業合作。兩國在農產品貿易、精深加工、冷鏈倉儲和擴大種植等方面具有較強的互補性,發展空間廣闊,對巴基斯坦尤其意義深遠,阿卜杜勒·卡里姆·汗説:“加強中巴農業合作是巴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中國經濟網記者 賈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