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與“救市”思辨之一:破解抗疫大考的中國智慧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傅雲威)疫情洶洶之際,究竟先“救人”還是先“救市”?疫情防控與經濟復甦,孰輕孰重?新冠病毒依然肆虐的當下,上述兩難問題赫然位居全球抗疫大考必答題之列,有待各國政府認真思考。

  作為較早阻擊病毒的國家,中國面對疫情考驗,一無先例可循、二無參考答案。中國政府以果敢的擔當精神、超羣的治理智慧和高效的執行能力,果斷破題,從容作答,化兩難為兩全,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救人”與“救市”思辨之一:破解抗疫大考的中國智慧

  8月19日,在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竹西街道竹西社區核酸檢測點,醫務人員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採樣。(新華社發,孟德龍攝)

  破解全球抗疫考題的中國智慧,首先體現為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與辯證處理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關係等方法論。

  疫情防控與經濟復甦既對立,又統一。短期看,防疫所必需的各種限制措施,不免影響經濟復甦;但若放任疫情蔓延,經濟復甦將無從談起。在這方面,中國推行的果斷舉措,備受外界肯定。

  約旦工貿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巴沙爾·賈比爾高度稱讚中國採取的嚴格防疫舉措。他認為:“較之某些西方發達國家防疫不力,中國的疫情防控措施堪稱真正的管理奇蹟,讓世界看到戰勝疫情和經濟復甦的曙光。”

“救人”與“救市”思辨之一:破解抗疫大考的中國智慧

  8月7日,在山東青島膠州灣,集裝箱貨輪在航道上行駛。(新華社發,俞方平攝)

  作為去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嚴格管控舉措的價值。西班牙《起義報》日前刊文指出,中國政府的嚴格限制措施使其在很大程度上以比大多數國家更快的速度遏制住了新冠病毒的蔓延,從而使中國經濟經受住疫情不利影響。

  英國《柳葉刀》雜誌近期發表分析文章認為,對疫情實行嚴格管控戰略的國家,在健康措施、財富創造和公民自由方面,要比那些對疫情控制得不好的國家做得好。

  “中國在全球抗疫考試中拿到了高分,這毋庸置疑!”澳大利亞經濟學家郭生祥説,“北京恰當地處理了抗疫與復工復產的複雜關係,這非常不容易。”

“救人”與“救市”思辨之一:破解抗疫大考的中國智慧

  8月24日,觀眾在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現場參觀“雲巴”模型。(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破解全球抗疫考卷的中國智慧,也體現為中國領導人統籌運用政策工具箱,讓宏觀政策、微觀政策和社會政策形成合力。

  疫情暴發後,中國政府沒有一味開啓流動性閘門,大水漫灌,而是保持貨幣政策穩健審慎的總基調,注重預調、微調;同時,適時給予經濟以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確保重點領域、重大工程、重要部門正常運營。

  對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評價説,中國政府通過危機應對措施、流動性供應、財政政策和金融支持,努力減輕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IMF對這些政策措施表示支持。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表示,中國抗疫成就得益於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政府規劃”。他認為,中國宏觀政策、微觀政策和社會政策“互相配合,十分精妙”,其間還會根據情況進行動態調整,適應了疫情形勢。

  危機往往藴藏着機遇。中國在抗疫過程中,展現出善於借力借勢的智慧,集中表現為着眼未來,鋭意創新。摩根士丹利指出,疫情條件下,新科技應用場景進一步發展。未來產業發展將更依賴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新基建”,而中國正在這些領域持續發力。

“救人”與“救市”思辨之一:破解抗疫大考的中國智慧

  8月28日,工作人員在古巴哈瓦那機場卸載中國政府緊急援助的抗疫物資。(新華社發,華金·埃爾南德斯攝)

  破解全球抗疫考卷的中國智慧,還體現為主動作為,推動多邊合作,立己達人,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哈薩克斯坦“塔拉普”應用研究中心主任拉希姆·奧沙克巴耶夫指出,眾所周知,中國是世衞組織的主要捐助者之一。“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哈薩克斯坦等國在抗疫藥物、醫療設備、防護設備等方面得到中國人民幫助,這是無價的。”

  而今,全球抗疫大考仍在繼續,各國答題思路不一,效果迥異。中國答卷以其清晰的成效而為智者競相傳閲,引為鏡鑑。

  “中國的戰疫經驗和復甦策略,會在其他國家和未來全球治理中發揮作用,”林斯分析説,“不過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每個國家根據自身特點進行類似的規劃。某些國家的當務之急是克服管理失誤和疫情溯源等領域的政治化傾向。”(參與記者:卞卓丹、張繼業、冀澤、孟鼎博、毛鵬飛、汪奧娜、哈亞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94 字。

轉載請註明: “救人”與“救市”思辨之一:破解抗疫大考的中國智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