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益電子何時擺脱一蹶不振的困擾?華為縮量成為夢靨?是否存在操縱財技輸送利益?

2021年9月18日,生益電子最新的和訊SGI指數評分解讀出爐,公司二季度獲得了疲弱不振的58分。

整體上生益電子的季度指數呈現出平穩運行的特徵,數值分佈的離散度較小,但是今年二季度指數突然陷落低谷,這和行業景氣降温、利潤遭受侵蝕密不可分。

從股價看,生益電子自上市初期便俯衝而下,跌勢慘重,隨後長期在低谷徘徊,行情偶有升温又驟然遇冷,生益電子何時才能擺脱一蹶不振的困擾?

生益電子何時擺脱一蹶不振的困擾?華為縮量成為夢靨?是否存在操縱財技輸送利益?

圖:生益電子和訊SGI指數綜合評分

生益電子的主營業務是各類印製電路板(PCB)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從應用領域來看,主要包括通信設備板、網絡設備板、計算機、消費電子板等。

根據披露的半年報,公司2021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6.9億,同比下降11.4%;實現歸母淨利潤1.3億,同比下降56.6%;每股收益為0.17元。

從成本端和現金流來看,上半年營業成本13.3億,同比下降0.1%,低於營業收入11.4%的下降速度,具體科目來看,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這三類支出都有所下降,研發費用同比微增1.82%。但是由於毛利率下降9%,降幅較大,盈利能力被削弱,這對公司業績有所拖累,而且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下降72.8%至1億。

四面楚歌:跌蕩局勢蠶食利潤?

生益電子之所以盈利能力遭受侵蝕,產品利潤下滑,成因錯綜複雜,各種不利因素交織。從盈利壓力的傳導鏈條來看,首先是宏觀環境不景氣,上半年由於5G建設週期調整,通訊類客户需求減少,同時大宗商品價格運行在週期高點,導致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因此在生產端和銷售端約束共振之下,最終生益電子只得調整價格策略來應對時艱,不可避免的引發毛利率滑坡。

從行業整體的產業鏈來看,印製電路板的上游主要是覆銅板、銅箔行業,下游主要是通信設備、網絡設備、計算機服務器等。由此可見,生益電子作為印製電路板的生產商,其產品和技術需不斷滿足下游電子產品的需求和變化,同時也受到下游電子產品景氣程度的制約。

本輪營收和淨利潤的下滑的主要原因便是下游通訊設備產品的減產,即使在營業成本下降、產銷兩升的情況下,生益電子依然無法力挽狂瀾,盈利數據黯淡,不過,轉機似乎逐漸悄然而至,由於通信行業週期性特點,預計在下半年,通信板塊的需求將會有所增加。

釜底抽薪:華為縮量成為夢靨?

生益電子上半年淨利潤下降由於5G通信設備產品的出貨量下降,而失去的銷量部分則來自於華為,由於通信設備對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嚴苛要求,通信設備印製電路板供應商與客户之間存在一定的粘性。

這種粘性也容易造成營收來源第一和集中度過高的運營特徵,從數據可以驗證這種失衡的營收結構,生益電子的營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華為,過去四年有四成營收來自華為,2020年上半年這一數據逼近五成。

此外,根據生益電子招股書,前五名客户集中度較高,在下游通信設備、網絡設備等主要業務上,高度集中在華為、中興通訊、三星、諾基亞、愛立信等少數廠商。

目前,印刷電路板的下游客户大多數都表現出集中度較高的狀況,丟失大客户的後果不但會對盈利造成脈衝式的影響,可能還將持續影響生益電子的業績。

暗度陳倉:操縱財技輸送利益?

生益電子在宏觀環境的擾動下一觸即潰,業績同比下滑達60%,然而控股股東生益科技卻旺盛成長,業績增長高達70%,業績的強烈反差不但對股價走勢產生巨大反應,而且投資者也心生疑問,是否存在生益電子通過訂單向母公司輸送利潤?

這種質疑並非空穴來風,控股股東生益科技在原材料覆銅板的銷售規模上位居全球第二,這一方面為生益電子提供了穩定的供應保障,但同時也提供了通過訂單向母公司輸送利潤的操作渠道,但是這種試圖瞞天過海的違規行為可能性究竟多大呢?

首先,從數量上看,生益科技的覆銅板及粘結片2020年收入高達100億,但其關聯方採購佔比在逐步下降、更多向松下公司採購,作為子公司的生益電子採購額僅3.25億,不但佔比極低、而且在會計處理上來看,生益科技在報表中是需要抵消的,因此對訂單做手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次,從定價上看,生益電子未被生益科技分拆之時,自然有機會通過定價的傾斜平衡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間的盈虧狀況,但是,在“剝離”之後,母子公司雙方的關聯交易都需要遵循“公允”的關聯方定價要求,子公司需要獨自承擔銅價波動風險,定價操作的空間逼仄狹窄,因此,將生益電子的大幅虧損解讀為通過訂單向母公司輸送利潤,這種看法難免有失偏頗。

生益電子何時擺脱一蹶不振的困擾?華為縮量成為夢靨?是否存在操縱財技輸送利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70 字。

轉載請註明: 生益電子何時擺脱一蹶不振的困擾?華為縮量成為夢靨?是否存在操縱財技輸送利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