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 孔敏
“大家會覺得化學距離生活遙遠,但其實不是的,你看家裏的塑料玩具、醫院的輸液管、汽車的密封條都是用聚氯乙烯這些化工原料做成的。”11月12日,在位於西海岸新區的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英向記者講述其明星產品聚氯乙烯(又稱PVC)等化工原料和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
時轉星移,騰籠換鳥。始建於1947年的海灣化學,前身是海晶化工,伴隨青島走過了73年曆史,也見證了青島化工產業的轉型騰飛。當下,青島正在發力工業互聯網建設,作為新金花的海灣化學響應號召,在化工領域不斷開疆拓土:引入智能系統,打造智慧化工廠;攻克提純0.01%的技術難關,氯乙烯純度達到99.99%;聚氯乙烯(又稱PVC)二期項目拔地而起,年產可達80萬噸穩坐國內頭把交椅……“明年營收衝擊100億元!”是青島頂樑柱企業轉型後實力的見證,也是搞活青島傳統產業許下的諾言。
高端、智能、綠色,海灣化學塑造了現代化工的典型樣本。
位於董家口經濟區的海灣化學廠區。
數字化升級:4名員工實現幾萬個節點一鍵管控
提起化工廠,我們不約而同想到的是濃濃的黑煙、刺鼻的氣味兒、灰頭土臉的工人、擠滿整個路的運輸槽車、夜間燈光不滅的園區……但是歷經歲月與技術淬鍊,搬遷後的化工廠打破固有印象,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發。
記者在董家口經濟區看到了鳳凰涅槃的海灣化學廠區,藍天白雲下,一條條管道盤根錯節,苯乙烯、聚氯乙烯等裝置在高效作業,苯乙烯裝置旁修建的小河裏隱隱約約可見魚兒的身影,但路上不見一人。
“技術國際化、裝備大型化、環境生態化、管理現代化”的“四化”建設理念是貫穿海灣現在與未來的靈魂,是引領和重構發展曲線的重要推手。
“員工以前需要每天到廠區巡視,操作旋轉閥門或檢查設備,晚上工廠更是燈火通明,但現在工人工作地點轉移到了室內,廠區晚上和白天一樣運作如常,效率較以前提升了10倍”,海灣化學副總經理於英介紹,“我們2010年廠區啓動搬遷,搬遷到董家口經濟區後職工人數由1300多人縮減到1000餘人,但是我們的營業收入卻從16億元躍升至77億元左右,這很大程度得益於我們工廠的智能化改造。”
智能化改造意味着海灣化學將以更高、更安全的生產效率完成化學原料生產,“一方面國內外市場需求大,我們量產增加將會更好地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於英稱,“另一方面,我們實現了廠區智能化、數字化,能夠更好保障工人安全,因為大部分工人都轉移到中央控制室裏工作了。”
記者在防爆中央控制室裏看到了一個個正盯着屏幕作業的操作員,第一排到第四排分別為氯鹼裝置、PVC裝置、苯乙烯裝置、二期的PVC裝置操作枱,這個中央大腦裏,一排排操作枱猶如神經末銷管控着廠區大大小小的運作節點,運作效率由幾小時變1秒。
“以前裝置管控相對來説比較耗費人力,比如説一個苯乙烯罐裝置的管控巡檢可能需要四五個人操作幾個小時,整個廠區下來就需要92個人,但現在藉助智能管控系統,幾萬個運作點,只需四個人便可以管控廠區主營的全部生產裝置。”海灣化學氯鹼廠副廠長李運傑介紹。
李運傑表示,各隊小組長每天會對組員進行頭腦風暴,通過腦力大pk題目問答的形式,考查操作員工對於產品生產以及設備操作等方面知識的記憶。“科技讓工廠‘老樹’發‘新芽’,員工的技能與素質也應該跟上。”
作為老字號化學工廠的海灣化學,現以生產裝置DCS(分佈式控制系統)智能化控制為抓手,推動品牌戰略升級,加快高端化工行業推進速度,以龍頭示範實踐帶動整個化學行業變革創新。
明星產品再出發:拋棄外援枴杖,團隊自主啃純英文書
世界著名營銷專家沃爾夫岡·謝弗指出,重中之重,產品才是品牌的核心。
“聚氯乙烯,又稱PVC,是我們的明星產品,簡單解釋,這個產品可以用來生產常用的輸液管、電線外皮等等”,海灣化學技術部部長張清亮説,“我們二期PVC自動化生產從5月份開始啓動,十幾個人組成團隊加班加點研究如何落地這個自動化操作系統,過程有些艱難。”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據瞭解,一期項目開啓時,有外國技術工程師來做指導,疫情出現後,工程師無法來廠區做指導,於是團隊只能按照買進的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説明書擼起袖子自己幹。
剛開始,整版的英文説明就讓團隊感到棘手。儘管團隊中不少成員為本科學歷,但閲讀這本像字典一樣厚、專業詞彙眾多的英文説明書十分耗時且困難。
“這種英文的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的技術説明書就算找專門的翻譯也不一定看得懂裏面的操作邏輯以及專業術語,使人讀起來很有門檻。”於英介紹。
於是,團隊查詞典,去請教,一遍遍核實校驗,終於翻譯活了,與之同時進行的是對讀明白了的操作説明的驗證,驗證試行又是一個需要攻克的難關。“一方面,這份基礎版説明書和我們的生產流程有適配性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們的原料帶有危險性,所以每一環節都必須落實操作,謹慎驗證”,於英説,“電腦系統這邊的人操作電腦發出指令後,現場的人去驗證原料裝置運行狀況,這兩批人反反覆覆,試驗次數都數不清了,不過我們最終勝利了,驗證全部完成後,二期項目的自動化生產流程實現了一鍵穩健運行。”
據瞭解,二期項目投產驗證過程中,技術人員每週休息半天,所有中層主動衝鋒,做好三個月不休息的準備。功夫不負有心人,此次二期項目投產後,海灣化學高品質聚氯乙烯的年產量將達到80萬噸,再次鞏固了海灣化學在聚氯乙烯產品內的行業龍頭地位。
除此之外,二期項目建設過程中,海灣化學還在不斷探索產品質量的進階之路,向高端市場進軍、向國外市場發力。“此前國內高端聚氯乙烯市場被國外幾家知名品牌佔據,後來我們圍繞車衣膜的指標要求,通過調整對比工藝參數,反覆試驗,研製出了滿足用户高要求的聚氯乙烯產品,可以完全替代同類進口產品”,海灣化學銷售部部長劉磊説,“我們生產的聚氯乙烯產品可應用到醫用樹脂、兒童玩具、家裝環保地板、汽車用品等高端領域。”據瞭解,在今年9月份,由於疫情等原因,聚氯乙烯國際市場價格逐漸走高,而海灣化學的聚氯乙烯產品憑藉高品質、低價格吸引了眾多國外客户。
未來海灣化學將繼續發力從基礎化工原料型生產向終端應用型化學品生產拓展,隨着後續項目落地實施,海灣化學2022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40億元,2025年將達到210億元。
運輸“無縫對接”:前港後廠讓運輸便捷提速
“以前用裝物料的槽車運輸,一車30噸,40分鐘一車,一輛輛槽車擺開擠滿了街道,現在用泵機實現管道運輸,一個小時400立方米,效率提高了10倍,路上也清淨了。”於英説。
遵循世界化工臨港而建的規律,打造自己的港口碼頭,海灣化學依託港口的強大吞吐能力和優化的資源配置,形成了“前港後廠”的集約化發展路徑,打造了大循環的經濟發展模式。在海灣港務液體化碼頭,純苯等物料可從貨船直接進入外管廊,然後輸送到各原料儲存罐內,與公路、鐵路運輸相比,這種從船直升工廠的對接方式讓生產過程更加環保,也解決了車運安全的問題。據統計,“前港後廠”的生產模式,讓海灣化工降低運輸成本近4千萬元。
青島海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明曾言,對化工企業而言,碼頭就是礦山,就是資源。物流成本會越來越高,有了物流優勢的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技術的升級、產品向新、產業鏈優化驅動品牌向上。當下,海灣化學藉助於產業轉型升級,在青島發起的“高端製造業+人工智能”攻勢中,加速向高端品牌躍升。
2019年,是海灣集團的品牌戰略年。海灣集團提出,三年內將海灣化學PVC打造成中國第一品牌,搶佔市場新高地。為全面推動品牌戰略落地實施,此前,李明曾帶隊先後走訪廣東、汕頭、江蘇等地區的海灣化學重點客户,實地考察了這些企業的生產規模、產品種類、應用領域及發展規劃,並就海灣化學PVC產品質量、服務水平等進行了深入交流,進一步強化了戰略合作。
目前,海灣化學聚氯乙烯產能已佔據國內乙烯法聚氯乙烯產能頭把交椅。同時,50萬噸/年苯乙烯產能國內單套最大、5萬立方米低温乙烯儲罐國內最大、偏硅酸鈉產能升至亞洲第一。海灣化學2018年、2019年營業收入均突破77億元,聚氯乙烯二期項目投產後,預計營業收入將突破百億元。
海灣化學一次搬遷,10年蝶變,猶如鳳凰涅磐,浴火重生。勇立潮頭逐浪高,海灣在機遇面前不等不靠、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站在世界化工行業的制高點統籌謀劃,趟出了一條產業轉型發展的新路。無疑,青島工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活水傳統工業,將工業發展的底子打厚打實,未來以海灣化學為代表的青島傳統工業新金花將以創新發力點,助力青島加速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