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高”而立,“硬科技”為發展提供“硬支撐”

走進長城汽車蜂巢易創揚中產業園變速器裝備車間,自動化生產線上,10台機器人與工人們密切協作,開展柔性壓裝、自動擰緊、搬運轉線等操作,配合智能防錯、智能元氣件傳感器等的應用,整線防錯率達100%,線體工位輸送智能可控、數據可實時、精準追溯。

長城汽車蜂巢易創揚中產業園是省重大項目之一,位於揚中經濟開發區,項目規劃佔地727畝,總投資約80億元,園區內包括動力、傳動、電驅動、智能轉向4個生產工廠以及2家合資公司、1個試驗中心,主要涵蓋發動機、變速器、驅動電機、智能轉向等產品的加工製造。園區整體投產後預計年產值約達150億元、税收約20億元。

堅持產業“強市”,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能。近年來,揚中市認真貫徹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積極搶抓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機遇,推動工程電氣、新能源、裝備製造三大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擴大產能、提高質效,尤其是工程電氣產業,緊抓大基建窗口期,於危機中育新機,實現逆勢上揚,大全集團、和成顯示成功入圍江蘇民營企業創新100強榜單,大全集團、億能電氣被表彰為“江蘇精品”。1-9月,工業申報銷售498.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8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358.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6575萬美元,其中,先進製造業外資6195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億元。

創新科技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

位於揚中新壩鎮的江蘇康爾臭氧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熱火朝天,一台台臭氧發生器經流水線生產、安裝、調試、試運行後,被送至成品區等待出廠。

“公司研發臭氧產品已有20年曆史,開發產銷八大系列45個品種的臭氧產品,擁有35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發明專利,其中,大型臭氧發生器目前被國際公認為新型高科技環保產品。”康爾臭氧負責人樂飛介紹,始終堅持科技創新,這些年,企業綜合實力一直位於國內臭氧行業前列。

從2008年的34家,到2019年的199家,在揚中,越來越多的科技型企業像康爾臭氧一樣走上了高企發展之路。不斷把創新資源引入到企業、把研發機構建設到企業、把科技服務覆蓋到企業、把科技政策落實到企業,該市正以高企培育為契機,全力助推企業創新轉型,搶跑創新發展的“黃金賽道”。2019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384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保持75%以上,全省領先。“硬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新時代揚中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

落實一企一策,激活企業創新動力。近年來,揚中按照“創新型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三個梯次,分別實施科技“小巨人”企業及“瞪羚”企業培育、高企入庫和“雛鷹計劃”,促進規模骨幹企業快速發展、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打造了一批具有創新基因和競爭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後備梯隊。截至2019年,該市共有199家高新技術企業、600多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高企數與規上工業企業數之比6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逐步成為科技創新主力軍,今年有2家企業列入江蘇省創新百強。

建立扶持體系,賦能提速高企培育。精確挖掘潛力企業,更新完善科技型企業數據庫,今年,揚中鎖定高企申報目標企業180家,精細優化申報服務,開展“春風行動暖企、科技七條助企、高企益加益”行動,開展政策宣講、專家解難、巡迴培訓,截至目前,省高企培育入庫企業達97家,申報高企150家,第三批擬申報30家,全市高企總數確保250家,力爭260家。與此同時,精準落實優惠政策,加快政策兑現進度,2019年政策獎勵資金520萬元已全部落實到企;今年上半年,全市28家科技型企業獲得“蘇科貸”支持8257萬元,再創歷史新高;“高企貸”已有32家企業獲得審批或協議金額2.051億元,有力促進了企業復工復產和高企培育發展。

“真金白銀”迎接“青雁歸巢”

設立總規模2億元的人才科技創業投資基金;以參股、投資、擔保等形式,對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廣的初創期科技人才企業,給予1000萬元以內的資金扶持……日前,江蘇揚中發佈青年人才政策,以“真金白銀”的獎補政策和“全心全意”的“五個一”服務,迎接“青雁歸巢”。

針對人才創新創業項目,江蘇揚中分頂尖人才、高層次人才、應用型人才、專業人才等四類予以獎補。對於處於國家科技前沿和頂尖水平的人才,量身定製特殊支持,資助力度提高到600萬元,疊加江蘇省、鎮江市頂尖人才計劃,專項資助總額可達2000萬元左右。圍繞地方主導產業、新興產業的領軍人才(團隊),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資金;省級以上人才投資創辦實體企業,除項目資助外,最高給予100萬元創業啓動資金,以及三年、最高200萬元的貸款貼息。實施“柔性引才”獎補計劃,高級經營管理等人才,按年薪超過15萬元部分的30%給予獎補,最高可達20萬元。

用最優的政策支持招引最缺的人才。今年,揚中新出台《應用型人才隊伍建設意見》,明確對高校畢業生和應用型人才提供見習補貼、成長獎勵、創業扶持等優惠政策。普通高校畢業生在該市6家就業見習基地見習,可連續6個月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60%獲得見習補貼;專業技術人員新取得碩士以上學位,可享受最高2萬元獎勵;設立總規模2億元的人才科技創業投資基金,對於畢業2年內初始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給予6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和最長三年、最高5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10家省級以上創業載體,為初創期高校畢業生免費提供3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並定期開展創業輔導。

在專業人才方面,揚中對引進的優秀教育人才發放最高60萬元的安家補貼;對衞健系統引進的成熟性專家、本科以上畢業生,給予最高80萬元的生活補助;對在科技創新上有重大突破的衞生專業人才,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此外,對於農業人才,揚中出台《支持農業人才隊伍建設六項舉措》,建立輪訓機制、整合部門疊加支持。推出“五個一”服務,讓青年人才“上島無憂”,包括:一張人才卡片,“江洲英才一卡通”提供交通出行、域內旅遊、健身休閒、健康體檢、政務代辦等免費服務,因人制宜地為人才提供家屬就業、子女就學等便利服務;一份住房補貼,普通高校本科以上畢業生,畢業三年內可享受每年最高8000元的租房補貼。“雙一流”高校本科、普通高校碩士以上畢業生在當地購買首套自住房,可享受契税全額補貼和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浮50%的優惠;一套金融支持,對獲得揚中市級以上人才計劃支持企業,推出免抵押信用貸款,揚中市級、鎮江市級、省級最高可貸款200萬元、300萬元、1500萬元;一個服務中心,揚中市級領軍人才服務中心提供“最多跑一次”的各類人才服務;一羣幫辦專員,揚中還在重點人才企業設立人才工作服務站,服務專員“零距離”解讀和落實人才政策。

近日,由鎮江市委網信辦、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新媒體事業部發起的2020“網眼看鎮江見‘鎮’跑起來”走進轄市區系列網絡主題傳播活動第七站走進揚中市。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光明網、中國日報網、新華網、央廣網、中國新聞網、國際在線等國內近30家中央、省級網絡媒體及自媒體聚焦揚中產業發展,通過實地考察,交流訪談等形式,以網媒的視野、網紅的視角、網友的視線,共同見證揚中堅持產業強市的奔跑風姿。(張建霞 羅芳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77 字。

轉載請註明: 擇“高”而立,“硬科技”為發展提供“硬支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