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盤轉債上新 銀行多渠道“補血”需求旺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財經

規模200億元的南銀轉債於6月15日在網上面向公眾投資者發售,成為今年發行的第4只銀行轉債。今年前5個半月,可轉債發行數量減少,發行規模卻同比大幅增長,正是得益於銀行轉債等中大盤轉債供給的推動。

市場人士表示,目前仍有多隻銀行轉債蓄勢待發。同時,銀行發行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動作頻頻,反映出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需求較為強烈。

發行規模200億元

債券募集説明書顯示,南京銀行本次將發行200億元可轉債,期限6年。南銀轉債的初始轉股價設為10.1元。按初始轉股價計算,200億元的發行規模,預計可轉換為19.8億股南京銀行A股股票。轉股期從2021年12月21日開始,到債券到期日(2027年6月14日)結束(遇節假日順延)。

機構人士分析,南銀轉債的轉股價下修條款較嚴格,且未設置有條件回售條款。相比之下,發行規模大與開啓網下發行模式是該轉債的主要看點。一方面,本期轉債計劃發行規模達到200億元,成為今年以來發行規模最大的可轉債之一。另一方面,本期轉債將採用向原A股普通股股東優先配售與網上、網下相結合的方式發行,也是今年以來為數不多的接受機構投資者網下申購的可轉債之一。

銀行轉債充當供給主力

據統計,截至6月15日,今年以來滬深市場共發行可轉債59只,面值總額1429.08億元,同比增長7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5個半月,可轉債的發行數量少於上年同期,發行規模放量主要得益於中大盤轉債的“貢獻”。

數據顯示,2020年同期發行的可轉債中,規模最大的是已退市的東財轉2,為73億元,其次是希望轉債和已退市的歌爾轉2,均為40億元。今年以來,目前僅發行規模超過150億元的新轉債就達到4只。其中,上銀轉債和南銀轉債各200億元;東方財富再接再厲,發行了該公司的第3只可轉債,規模也進一步增至158億元;杭銀轉債發行150億元。此外,3月下旬發行的温氏轉債,規模達到92.97億元;蘇行轉債、盛虹轉債也分別發行了50億元可轉債。

分行業看,今年以來,工業行業、材料行業的可轉債發行人數量最多,來自醫療保健行業、信息技術行業的發行人也不少。不過,按發行規模劃分,金融行業的發行人,特別是銀行業發行人是絕對的供給主力。

銀行“補血”慾望強烈

當前還有一些銀行正穩步推進轉債發行計劃,且計劃發行規模不小。近日,重慶銀行、成都銀行、興業銀行相繼披露了可轉債發行預案,計劃發行規模分別達130億元、80億元和500億元,目前相關發行預案均已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待監管部門核准。

銀行為何熱衷發行可轉債?研究機構認為,銀行發行可轉債主要是為了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近年來,在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和監管政策調整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的資本約束愈發明顯,對資本的渴求不斷上升。

南銀轉債的募集説明書寫道:“本次公開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總額20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本行未來業務發展,在可轉債轉股後按照相關監管要求補充本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提高本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進一步夯實各項業務持續健康發展的資本基礎。”

據瞭解,目前國內銀行補充資本金的渠道主要有留存收益、增資擴股、發行二級資本工具、優先股、可轉債、永續債等方式。由於近年來銀行盈利增長放緩,僅靠利潤留存難以滿足資本補充需要,因此更加依賴外源性資本補充的渠道。其中,債券融資的市場影響相對較小,受到商業銀行青睞。

統計顯示,除發行可轉債之外,今年以來,商業銀行發行的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等資本補充債券已接近4000億元,超過上年同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