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朝龍:價值觀產業鏈聯盟註定失敗

最近有兩個關於“重組產業鏈”的消息引起了輿論關注。一個是由美國在台協會(AIT)與台灣“外交部”“經濟部”、歐洲經貿辦事處、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合辦的“重組供應鏈:促進理念相近夥伴間之韌性論壇”。該論壇發表的聯合聲明稱,將強化理念相近區域的供應鏈重組及韌性的諮商與合作。另一個則是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三國貿易部長虛擬會議,該會議決定啓動所謂的“供應鏈韌性倡議”(SCRI),並在年底前建立供應鏈合作框架,實現印太地區的供應鏈韌性。

這兩個會議都是在中美關係日益緊張的局勢下召開,似乎有意配合美國主導的重整全球產業鏈、“遏制中國”的戰略,外界的評論也傾向認為這兩場會議均發出了以政治理由實現產業鏈“脱鈎”的信號。那麼,問題是相關國家尤其是美國,有沒有可能把全球產業鏈領域“政治化”“意識形態化”呢?

眾所周知,產業鏈是指從研發、設計、原材料供給到產品製造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產業關聯,它涉及到供給與需求、行業分工、資源整合、上下游產業配套諸多要素。作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由於工業門類較為齊全,經常被視為“產業鏈最為完整的國家”。但是中國完整產業鏈條的形成並不是基於人為的、政治的有意打造,而是順應全球化趨勢,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遵循市場和經濟規律的結果。

一方面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條普遍規律。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國積極推動國內改革、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得全球的人員、技術、服務、信息快速向中國集聚。過去40年全球產業鏈的形成,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全球資源配置市場化的結果。

另一方面,中國人口眾多、市場廣闊,加入WTO之後進一步擴大全球貿易規模,發揮出了工業製造優勢,最終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鏈條。在產業鏈形成過程中,雖然中國與西方的政治制度和道路不同,但在推動工業化方面一直遵循了客觀的經濟規律。事實證明,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完全可以共同形成全球產業鏈。

如今,美國政府試圖“全面擺脱對中國的依賴”,打造一個所謂民主國家的產業鏈,這不僅違背了產業鏈形成的市場經濟規律,也不符合中國經濟過去40年發展的事實。

據統計,美國在華投資企業約6.7萬家,大約60%的投資為製造業領域。其中相當一部分,包括像輝瑞這樣的藥業巨頭在中國的分公司,更多是在中國採購、中國生產、中國銷售。這些在華企業或分公司在生產上與美國聯繫不大,只是每年把在中國賺的鉅額利潤匯回美國。由於這些美企的市場本來就在中國,如果搬回本土既不可能在美國生產再運到中國銷售,又不可能在美國銷售,因為美國本土的供銷原處於平衡狀態。根據中國美國商會2020年發佈的《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在華美企仍對中國市場抱有信心,一些企業還表示將增加在華的投資。

中國在8月份的對美出口同比增長了20.0%,較7月提高7.5個百分點,升至年內最高;自美國進口增長了1.8%,當月對美貿易順差為342億美元,同比增長27%。可以看出,即使面對美國的全方位打壓,中美貿易數字也遠遠超過了預期,仍然保持了發展狀態,這在某種程度上説明了美國在兩國貿易上的無可奈何。

但是,由於美國接下來還有可能採取包括建立基於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小圈子”孤立中國;通過行政高壓手段開展對華科技戰、切斷高科技產品的供應;通過貿易戰、關税等措施壓迫中國;通過税收、補貼等經濟優惠強令關係戰略安全的跨國企業離開中國;通過軍事碰瓷、發動局部熱戰惡化營商環境等手段。短期內,這些手段會對中國的企業製造障礙,對國民經濟造成一定傷害。

然而從長遠來看,這些困難又是暫時的。從人類發展的歷史經驗來看,凡是違背經濟規律的行動很難有持久性。中國自身有着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巨大的消費市場,堅持雙循環戰略,用意識形態拼湊的產業鏈最終會像建立在沙灘上的建築而土崩瓦解。

美國打造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產業鏈是以妖魔化中國為前提的。其把中國的改革説成是倒退,把中國的開放説成是輸出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但謊言終究不能持久。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與全球經濟已經深度交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測算,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仍居世界首位。中國可以打好“經濟”這張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穩住在華的外國企業,特別是美國企業。同時,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吸引更多外企到中國投資,進一步提升中國在經濟上的競爭力,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作者是尚道社會研究所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02 字。

轉載請註明: 曹朝龍:價值觀產業鏈聯盟註定失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