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9月超儲率低、流動性擾動多的突出矛盾,央行流動性操作及時有力,貨幣市場利率中樞在連升4個月後出現微降。業內人士表示,展望10月及四季度,到年底財政資金集中投放前,金融機構超儲率較低的狀態可能不會有太大改變,但調控趨緊勢頭也不明顯,預計資金面呈現緊平衡。
適時操作穩定預期
近幾日,紅彤彤的價格指標,刻畫出季末、長假等因素疊加給流動性帶來的擾動。9月最後一天,資金面若出現更大波動也不會讓人奇怪。不過,類似擾動難改市場對9月資金面整體印象。
9月初至今,貨幣市場基本平穩,流動性偶有緊張但未現持續性、超預期波動,表現略好於8月。值得一提的是,貨幣市場利率中樞在連升4個月後出現微降。截至9月29日,銀行間市場7天期債券回購利率DR007平均值為2.16%,較8月回落3個基點。
這一結果來之不易。一些機構測算,8月底金融機構超儲率已降至近1%的低位,流動性“水位”下降,抗衝擊能力有所減弱。與此同時,9月政府債券繼續較快發行,到期流動性工具不少,並受季末監管考核、長假取現及財政收支等影響,擾動因素不僅多且存在疊加情況。
複雜形勢下,貨幣當局及時提供流動性支持,彌補了供求缺口。截至9月29日,9月央行累計開展逆回購操作2.42萬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6000億元、中央國庫現金定存操作800億元,維護了流動性平穩。
10月面臨多重壓力
有機構認為,展望10月,資金面面臨多重壓力,央行投放仍將是影響資金面的關鍵。其一,超儲率仍較低。根據季節性規律,9月末金融機構超儲率會有所回升,但預計徘徊在較低水平。除非央行主動增加流動性供給,超儲率自我修復向上的動力暫時不足。
其二,財政收支因素的影響仍需關注。一方面,雖然地方債發行高峯已過,但會維持一定規模,加上國債繼續較快發行,政府債券發行繳款會持續吸收流動性。另一方面,10月是傳統税收大月,財政收入增多或與政府債券發行繳款一道,可能加劇財政庫款沉澱。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研究員明明提示,結構性存款繼續壓降對銀行負債及流動性的影響仍存在。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稱,從傳統季節性角度看,10月銀行體系可供資金水平下降明顯,會存在一定資金缺口。
緊平衡料成常態
8月中旬以來,央行流動性操作無論是方向、頻率,還是力度均有積極變化,連續兩個月超量續做MLF就是典型表現。然而,在超儲率偏低背景下,央行一系列動作帶有鮮明的“補水”特徵——一旦流動性恢復平穩或寬鬆,操作便隨之收力甚至轉向。
9月資金面狀況比8月略有改善,但難言寬鬆,仍處於緊平衡狀態。“展望10月,資金面主基調依然是緊平衡。”孫彬彬認為,當前超儲率低、貨幣乘數高的狀態在年底前都不會有太大改變。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很難看到貨幣政策操作出現更積極主動的調整:經濟持續復甦向好,宏觀政策更注重平衡穩增長、防風險等多種目標,沒有理由主動加碼貨幣投放。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三季度例會不再強調“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並要求“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當然,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態度沒有變化,該對沖時仍會有所動作。10月,預計央行將保持公開市場操作的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