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許家印曾在恆大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峯會上表示:“我們造車要技術沒技術,要經驗沒有經驗,可以説是‘一窮二白’,所以我們要開闢一條和全世界車企不一樣的造車路。”雖然恆大沒有技術和經驗,但是給自己制定了一個非常高、非常難的目標:力爭在3到5年的時間內,恆大新能源汽車要做到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助力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
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恆大作為一個後來者和追趕者,還能夠在短短數年之內超越全球純電動車(自動駕駛)製造商龍頭特斯拉了?
1,從房地產跨界進入汽車行業,恆大確實走的是一條不同尋常的造車路,許家印總結出的五句話堪稱經典
應該在2017年底以前,恆大便在打算入局汽車行業,2018年3月,在恆大業績發佈會上,許家印表示,從2018年開始,恆大要在戰略上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將來恆大將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為兩翼,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產業格局。” 實際上,當時恆大即已下定了決心進軍汽車產業。
而恆大從房地產跨入高科技行業,而且是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製造和銷售於一身,許家印總結出了堪稱經典的五句話,“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就本質上而言,前四句話都要用金錢開路。只要有錢,恆大不愁找不來技術和人才。有人認為,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頭部企業,恆大跨界進軍汽車行業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充足的資金。
所謂“買買買”,指的是恆大能買到的核心技術或者企業,都可以買下來,包括汽車底盤、電池、電機等。
“合合合”是説,那些恆大不能買、買不來的,恆大就與之展開全方位合作,恆大可以此在核心技術和產品品質上取得領先優勢。
“圈圈圈”指的是,恆大要在工程技術領域結交朋友,建立圈子,與FEV、EDAG、IAV、AVL、MAGNA等全球5大汽車工程技術龍頭達成戰略合作;在造型設計領域同樣建立起朋友圈子,與Michael Robinson、Andres、Warming等15位全球頂尖造型設計師達成戰略合作;在零部件供應鏈領域也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與博世、麥格納、大陸、採埃孚等全球前6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大大大”,分別是大格局、大戰略、大規模。對於大規模,恆大計劃在2到3年內達成100萬輛生產規模,10到15年內超過500萬輛生產規模,與此同時,恆大要在全球範圍內建立10大整車生產基地。
“好好好”,主要面向最終消費市場,恆大造出的車、品質要好,造型要好,價格也要好。
舉例來説,2019年,恆大在短短半年內先後斥巨資入主國能電動車、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上海卡耐新能源、德國汽車動力工程公司hofer、輪轂電機公司荷蘭e-Traction及英國Protean等相關企業,建設生產基地的同時,迅速完成了從整車研發製造、動力電池到電機電控的全產業鏈佈局。車還沒開下生產線,恆大就入股了全國最大的經銷商廣彙集團,提前佈局銷售渠道。
許家印視察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衝壓車間
2020年8月3日,恆大汽車在上海、廣州一口氣同步發佈了恆馳首期6款新車,分別為恆馳1、恆馳2、恆馳3,恆馳4、恆馳5和恆馳6,覆蓋了從A到D所有級別,囊括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多種乘用車車型。除了此次亮相的6款車,恆大健康還有8款車正在同步研發。而恆大也不忘對標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特斯拉發展了17年,只推出4款車型。按恆大所説,他們通過高舉高打在短短2年內完成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從0到1”的全過程。
恆大發布首期6款恆馳新車
只不過,在此次發佈會上,恆大並未提及6款車的價格、詳細參數等相關信息,6款車的造型設計反倒是本次活動的最大亮點。”此次亮相的六款車出自國際設計大師Anders Warming、Michael Robinson、丸山公顧等人的手筆。其中,Anders Warming先後擔任了BMW、Mini、Borgward的首席設計師。
據恆大官網上公開的信息,恆大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定位是“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整合全球頂尖資源,且已經構建了覆蓋先進整車製造、動力總成、動力電池、汽車銷售及智慧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恆大與全球汽車工程技術龍頭合作同步研發14款車,首期6款恆馳已全球發佈,2021年陸續實現量產,且是按照工業4.0標準在上海、廣州等地建設世界最先進的智能製造基地。
2,恆大的資產超過萬億元,有足夠的實力對新能源汽車業務進行投入,也做好了長期輸血的準備
恆大汽車(原恆大健康)公佈的2019年報顯示,當期營收56.36億元,虧損金額高達44.2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大幅擴大,2018年同期虧損14.29億元。而恆大汽車之所以虧損擴大,主要原因在於新能源汽車。現階段,恆大汽車的營收主要來自健康管理業務。從2019年報數據顯示,健康管理業務在整個營收中佔比近90%。其中,養生空間收入為49.48億元,醫療美容及健康管理收入2659萬元,新能源汽車收入為6.6億元,主要通過銷售鋰電池所取得的收入。
再根據恆大汽車發佈的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2020年上半年營收45.1億元,同比增長70%;毛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107%;由於新能源汽車業務持續擴大規模,淨虧損24.6億元,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生收益5300萬元,較2019年同期的2.84億元下降81.36%。
在造車行業,新進入的玩家基本上都要經受一個痛苦的過程:投入如同無底洞一般,而回報又往往遙遙無期。對於仍在早期的新能源汽車業務,恆大倒是做好了長期輸血的準備。恆大首席財務官潘大榮曾表示,總資產2.1萬億元的恆大集團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對新能源汽車業務進行投入。
潘大榮透露,恆大集團預計將為汽車業務共計投入294億元。2019年投入147億元,2020年上半年共計投入30億元,資金主要投往股權收購、基地建設、研發、設備等。預計2020年下半年繼續投入27億元,2021年投入90億元。待到恆大汽車量產且達成銷售之後,集團將不再有投入。值得補充的是,許家印先前稱,恆大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別投入200億元、150億元、100億元,總計450億元。
恆大對汽車產業投入情況
“汽車業本來回報週期就比較長,縱觀全球,絕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在初始階段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虧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企特斯拉上市10年至今未實現年度盈利。”潘大榮曾説,處於投入階段的恆大,這種狀態是暫時的,隨着全產業鏈佈局完成,以及2021年恆馳的量產,之後的財務數據和指標“肯定會大幅度改善”。
3,趕在新能源汽車的風口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們的股價都在漲;恆大汽車也已開啓科創板上市輔導,至於能不能超越特斯拉仍是未知
根據深圳證監局官方在10月19日披露的信息,恆大汽車在9月22日開啓輔導備案;顯而易見的是,恆大汽車登陸科創板的日程已經加快。
恆大汽車此時趕赴科創板完成A+H兩地上市,享受市場紅利,很可能是參照了蔚來汽車,而蔚來汽車又正是特斯拉的學徒。從2020年初至今,蔚來汽車的股價可謂節節攀升,累計大漲約了10倍。而2019年的此時,蔚來的股價曾在1美元左右。還一度掙扎在退市邊緣。緊隨蔚來汽車之後上市的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股價也開始瘋漲。
蔚來汽車的市值現已增至350億美元之上
如果説蔚來和拜騰代表了中國本土造車新勢力的兩個極端,那麼恆大在3到5年內要做到全球規模最大的、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能不能達成此目標?
正如上文所述,按照恆大制定的計劃,從設計到發佈、再到正式量產,自2018年開始涉足汽車產業的恆大其實已經給出了相當令人吃驚的時間表。恆馳將在2021年上半年啓動試生產,下半年開始陸續實現量產。目前恆大汽車已在廣東、上海、天津、遼寧等多地佈局整車生產基地,首期規劃總產能100萬輛;其中,廣東和上海生產基地將於2020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產,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目前兩大基地已全線進入設備調試安裝階段。
但是,依據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況,無論恆大汽車是是否受到市場認可,所面臨的競爭已經是足夠激烈了,新能源汽車賽道正變得越來越擁擠: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經投產,後續特斯拉純電動車生生產效率仍有上升空間,產能規模也將再度大幅提升,特斯拉銷量爆款車型Model 3、Model Y均有降價空間;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中國本土造車新勢力們均已達成汽車交付,也逐步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比亞迪、吉利汽車、東風汽車等傳統車企也紛紛展開了行動。
而恆大汽車背後的連帶供應鏈動態以及未來交付情況更加引人矚目。在供應鏈體系,目前除了已經官宣參與車型橡膠管路產品設計的川環科技,其他與恆大汽車相關的供應商暫不得而知,所以不好做判斷。
再有,恆大對外發布的首期6款恆馳新,由於沒有公佈更確切詳細的信息,很難與市面上的同類車型做全面比較。
恆大重金押注新能源汽車,的確算得上是認真的,雖然還沒有向消費者交付一輛車,但毫不掩飾自己想要快速搶佔全球市場的野心。恆大能不能在3到5年內做到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只有等到恆馳系列新車量產下線、交付給消費者的那一刻開始,局外人大概才能見到分曉。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全天候科技、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