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關注!烏克蘭2500萬噸糧食壓港,全球23國轉向?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財經

在俄烏衝突引發全球糧食供應擔憂並推高糧價的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多國關於穀物、食用油等農產品的出口限制政策頻出。

當地時間5月9日,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宣佈全面禁止食糖出口,以穩定價格並控制商品囤積現象。5月7日,烏克蘭農業政策和糧食部副部長維索茨表示,在戰時狀態持續期間烏克蘭將對蕎麥、大米和燕麥實行出口限制,以免這些產品在國內出現短缺。

根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公佈的數據,俄烏衝突已導致23個國家轉向糧食保護主義。

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拉博德(David Laborde)表示,出口限制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破壞了世界貿易體系。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賈沃西克(Beata Javorcik)警告稱,保護主義只會“人為”推高已經處於創紀錄水平的價格,加劇全球糧食不安全。

中國農業大學全球食物經濟與政策研究院院長樊勝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一段時間以來各國採取的相關農產品出口限制舉措旨在保障國內供應、穩定國內糧價,也在一定程度體現了維護民意的政治需求。與此同時,貿易保護政策將進一步抬高國際糧食價格,推高進口國糧食進口成本,也不利於提振國內農民種植的積極性。

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國際院長陳志鋼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出口限制措施會導致農產品供應鏈短期中斷,影響正常的投資和貿易。同時,出口限制往往會在各國間產生連鎖反應,加劇供應短缺問題,引發全球糧食短缺恐慌、威脅糧食安全。

國際糧價或保持高位震盪

當地時間5月10日,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大宗商品提議將棕櫚油出口税率從目前的8%降至4%-6%,以幫助緩解全球食用油短缺,並擴大該國的市場份額。

近段時間以來,俄烏衝突導致葵花籽油運輸中斷、印度尼西亞禁止棕櫚油出口等因素疊加推高全球食用油價格。

國信期貨農產品研究員覃多貴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俄烏衝突升級導致保供風險上升的背景下,各國在糧食領域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可看作應對國內通脹壓力、防範國際糧價暴漲影響國內民生的一種“應激”舉措,具有一定合理性。同時,也放大了國際糧食市場的供需矛盾。

不過,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公佈的最新數據,由於需求受到限制等因素壓低棕櫚油、葵花籽油和大豆油價格,4月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較3月的創紀錄高點下降5.7%,但仍顯著高於去年同期水平。

穀物方面,4月糧農組織穀物價格指數平均為169.5點,較3月創下的紀錄高點下降0.4%。其中,因阿根廷和巴西的季節性收穫緩解了市場壓力,國際玉米價格下跌3%;在烏克蘭港口持續封鎖、對美國2022年作物狀況擔憂、印度出貨量增加、俄羅斯出口高於預期、價格高企略微抑制全球需求等多方因素共振下,國際小麥價格小幅上漲0.2%。

食糖方面,由於乙醇價格上漲,以及人們擔憂全球最大食糖出口國巴西2022年收成啓動緩慢,4月糧農組織食糖價格指數上漲3.3%,連續第3個月上漲。

整體來看,4月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58.5點,連續7個月保持在130點以上,同比上漲29.8%,較3月創下的歷史最高水平159.7點環比下降0.8%。

展望後市,樊勝根稱,考慮到糧食供應趨緊,以及國際油價高企對糧價的影響短期內無法緩解,國際糧價將保持高企,價格的波動性和不穩定性會加大。具體來看,俄烏衝突導致小麥出口受限的情況下,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印度近期遭遇高温天氣也可能導致小麥收成減少,這將加劇國際小麥市場供應緊缺問題。

覃多貴指出,從具體品種來看,考慮到烏克蘭各農產品產量和出口在全球所佔比重,預計未來玉米、小麥、大麥、葵花籽價格將持續受到俄烏衝突的影響。其中,考慮到全球穀物供需仍維持偏緊格局,且美國、中國等主要生產國新作玉米麪積暫時看不到明顯增長,短期難以有效填補烏克蘭方面的供應缺口,預計玉米、小麥等穀物價格保持高位運行。

新湖期貨農產品研究總監劉英傑也告訴記者,國際糧價目前暫無大幅下行的基礎,仍將維持高位震盪。他指出,美聯儲開啓大規模加息及縮表進程,緊縮政策對全球大宗商品會形成一定壓力。但是,糧食因需求偏剛性,糧價受貨幣政策的衝擊相較於其他大宗商品要小些,地緣局勢持續和極端天氣頻發仍是影響糧價的關鍵因素。

“從供需、成本等因素綜合衡量,主糧及油脂油料作物在美聯儲緊縮政策的影響下可能會出現調整,但大幅下跌的概率很小,仍將維持高位震盪。”劉英傑稱。

如何應對糧食供應風險

俄烏衝突升級和持續,對相關農產品的出口與生產造成直接影響。

據報道,聯合國糧農組織市場和貿易部副主任約瑟夫(Josef Schmidhuber)5月6日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指出,由於港口封鎖和基礎設施遭到破壞,有近2500萬噸糧食滯留在烏克蘭。

覃多貴稱,由於戰爭導致農資備耕困難、農業基礎設施破壞及田間作業受阻,新季農產品播種面積亦將有明顯萎縮。按照相關機構預估,烏克蘭的春季作物播種面積將同比減少20%-30%。

“從目前情況來看,俄烏衝突仍在持續,越冬作物的收割及出口困難、春季作物無法順利播種的問題短期得不到有效解決。”他指出。

從俄烏衝突對全球糧食貿易的影響來看,對國際市場依賴較大的低收入國家面臨着較大的糧食安全壓力。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稱,2022年年初全球已有2.76億人面臨嚴重飢餓。如果烏克蘭局勢持續,飢餓人數預計增加4700萬。

為應對潛在的糧食供應風險,樊勝根提出兩點建議:首先,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可召開相關會議,促使各國加強溝通,在糧食貿易政策方面達成共識。其次,考慮到種植成本上升等問題,國家層面可採取補貼等舉措提升農民積極性,並保障疫情、地緣衝突影響下春耕的順利進行,從而為後續秋收打牢基礎。

就中國而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崗位科學家、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周曙東教授表示,為有效應對俄烏衝突導致的糧食壓力,短期來看,政府可以拋售儲備糧以緩解市場短缺並平抑糧價;長期來看,要提高糧食產業鏈的韌性,拓展糧食進口貨源,加強對其他糧食出口國(如哈薩克斯坦)的農業技術、機械等層面合作與農業投資,提升糧食產業鏈的穩定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烏克蘭2500萬噸糧食壓港,全球23國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