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1年在台灣高雄設立第一家飼料廠起,美國嘉吉公司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今年剛好是第50年。
作為全球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企業之一,嘉吉見證了中國不斷對外開放的歷程,並不斷助力中國農業的發展。
在中國入世20年之際,嘉吉中國區總裁劉軍接受了《國際金融報》的專訪。
劉軍表示,中國加入WTO與世界經濟接軌後,外資進入中國所受到限制減少,這20年來的快速發展,為嘉吉的業務發展帶來很多機會,嘉吉也非常榮幸可以為中國可持續農業的發展助力。
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
1972年,尼克松訪華後不久,嘉吉即與中國大陸開展貿易往來。
“那時候,中國還未實行改革開放,也還未加入WTO,當時中國的工業體系已經形成一定發展基礎,但相對而言市場還欠發達、農業生產力也不高,像一些農業物資比較缺乏。隨着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情況開始逐步好轉。”劉軍説,“嘉吉一開始是在中國市場上開展貿易,如穀物和蛋白產品的貿易;後來嘉吉在北京成立了代表處,因為當時還不允許外企成立公司。1988年,在山東成立了一家合資油籽壓榨工廠,這是嘉吉在大陸的第一家合資工廠。隨後逐步開始成立全資公司,擴大業務規模。”
中國加入WTO後,通過國際貿易,嘉吉連接起主產地和需求地、連接起農民與市場。劉軍説,嘉吉將國外的優質產品、中國需要的原材料等輸送到中國,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貢獻力量。與此同時,也將全球範圍內積累的先進經驗、技術和理念等帶到了中國,如農產品期貨和期權、風險管理措施、可持續農業實踐、動物營養技術和高標準的食品安全規範等。
“中國市場是嘉吉重要的業務增長極,也是一塊創新高地,嘉吉在中國的本土生產和貿易規模還將持續擴大,未來還將持續投入創新與研發。”劉軍説。
“對症下藥”開展本土化
入世前後,國內各方面高度關注農業,擔心農業有可能受到較大沖擊。跨國企業如何在本土化的競爭環境中被市場認可?如何落地本土化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困難和挑戰?
劉軍認為,外資企業的本土化發展,需要順應政策的指導方向,在國家鼓勵發展的領域內投資興業。“針對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應該對症下藥。此外,從研發到生產再到管理,需要逐步實現深度的本土化。嘉吉一直以來遵循外商投資准入清單,在許可範圍內逐步擴展投資規模,擴大本土化生產。”
在落實本土化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挑戰,促使公司積極尋找應對和解決辦法。對嘉吉而言也是如此。“嘉吉向來追求穩健,決策過程比較長,但中國市場發展很快,市場上的機會稍縱即逝,使我們不得不加快決策的過程,這也是嘉吉任用越來越多瞭解中國市場的本土人才的原因之一。”劉軍説。
去年,中國提出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劉軍表示,嘉吉將本土化與“雙循環”發展結合到一起——基於“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發展格局,中國需要增加有效供給,擴大市場需求。因此,嘉吉在原來的業務基礎上,正進一步在中國擴大生產,投資建設新工廠、新項目。同時面向中國市場進行研發和創新,為客户、消費者提供滿足最新需求的創新產品與服務。為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中國也在更深地融入全球產業鏈和供求鏈,因此嘉吉也在通過進出口貿易服務中國客户和消費者。
中國農業的未來
劉軍認為,改革開放以來,隨着農村改革的深化,中國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無論是糧食總產量、總產值還是機械化程度都有所提高。“但從全球來看,中國的農業依然屬於勞動密集型,大宗農產品在全球市場中不具有明顯優勢,農業經營面臨着分散的小生產與全球大市場的矛盾。也正因為此,後來中國出台了很多支農惠農政策,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
加入WTO後,中國的農產品市場更加開放,逐步參與到世界農業貿易自由化進程中,農業貿易更加活躍。與此同時,中國與其他國家在農業教育、科研、技術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更加頻繁,加速中國的農業科技進步。
“從市場運行的角度來看,農業市場也需要多元化的參與者,來形成一個合理競爭的良性環境。外資的進入,提升了中國農業的市場化、商品化程度,有效增加市場供應,也刺激國內企業做大做強。”劉軍表示,依靠農業投資形成規模經濟,最終可以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
劉軍認為,未來中國農業需要提升規模化和產業化水平,加快農業科技發展。“實現規模化經營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條件的地區應該率先向規模化生產轉變,例如東北地區。目前,嘉吉已經開始在東北的部分區域嘗試訂單農業。此外,農作物從生產到進入市場的產業鏈各個環節實現很好地銜接,發展好農產品加工和深加工業,才能提升產品價值。最後,發展農業科技是取得新進展、突破資源限制的關鍵,才能推動農業的快速發展”。
記者:李曦子
編輯: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