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2月外資繼續加倉中國債券,淨買入超千億元,中外利差縮窄等因素並未扭轉外資增持勢頭。
不過,隨着全球經濟復甦,海外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可能趨於退出,需關注由此引發的資本流動變化。
淨買入持續超千億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3月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末,該機構為境外機構託管債券面額達31524.69億元,環比增加956.94億元,環比增幅為3.13%。自2018年12月以來,已連續27個月上升。
此外,外匯交易中心公佈,2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共達成現券交易6718億元,淨買入規模為1438億元,自去年4月以來持續超千億元。
從品種上看,利率債尤其是國債仍是外資“最愛”。截至今年2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債登託管的債券中,利率債佔約97%。其中,政府債券佔比超65%,政策性銀行債佔比超31%。
2月淨增持部分也主要來源於國債。當月,境外機構在中債登的國債託管面額增加約618億元,政策性銀行債託管面額增加300億元。
加倉趨勢未扭轉
今年1月,境外機構在中債登的託管量增逾1700億元。考慮到春節假期致2月交易日減少,環比增量較1月下滑合乎常理。值得注意的是,2月還出現了新的不利因素:以10年期美債收益率為代表的海外利率大幅上升,致使中外利差快速縮窄。
今年1月下旬起,美、英、德、日等海外發達經濟體的長端國債收益率顯著上行,中外利差快速縮窄。以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為例,今年1月縮窄14個基點,2月縮窄幅度加大,約23個基點,利差一度跌破180基點。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日,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為183基點,較去年11月249基點的高位縮窄66個基點。
但2月中外利差加快縮窄尚未對外資增持行為產生顯著影響。就近幾年春節所在月份而言,今年2月外資增持力度是罕見的。2020年1月,境外機構在中債登託管的債券環比增量為89億元;2019年2月,環比增量為43億元;2018年2月,環比增量為291億元。
謹防資金迴流風險
去年5月,外資加倉中國債券力度加大,當月外資淨增持中國債券的規模達到千億元。截至今年1月,外資淨增持量已有5個月達千億元級別。
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去年5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行情讓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另一方面,去年3月以來,美國、歐洲等多個經濟體都實施了寬鬆的貨幣政策,釋放了大量流動性,部分資金“外溢”至中國債券市場。
但是,全球流動性充裕的背景可能出現變化。近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好轉、疫苗接種工作持續推進,全球經濟復甦預期加強。今年以來,原油價格漲幅已超20%,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在2月突破了1.5%的高位。2月,美聯儲官員表示,美債收益率上行是經濟基本面改善的結果。
《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長期來看,隨着疫情得到控制、經濟復甦態勢明確,主要經濟體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將可能退出,屆時資本流動方向可能出現變化,這對我國這樣的大型經濟體而言是正常的,但也要防範相關風險。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