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啥非得從美國進口大豆?原因追溯十多年前,中國走出關鍵一步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財經

作為大豆的原產地,中國曾是最大的大豆出口國。但如今,中國已經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2019年,中國大豆進口量達到8851萬噸,其中大多數是從美國、巴西進口。從出口大國到進口大國,中國大豆為何會這樣?其實背後與美國還真有不小關係。

美國孟山都公司曾組團到中國考察,獲贈一粒野生大豆種子,孟山都用尖端技術檢測出高產和抗病基因,隨後通過轉基因技術複製出這種大豆,並在全球101個國家和地區,搶注了64項專利,就連中國也得交專利費。

2003年,美國農業部曾預計美國大豆將減產,大豆價格應聲上漲,每噸漲幅達91%,國內榨油企業基於此紛紛採購,豆農擴種。

但當年美國大豆產量不減反增,導致國際大豆價格大幅下跌,國內的壓榨企業、豆農遭到巨大損失,而以美企ADM、邦吉為核心的四大糧食巨頭則趁機收購或參股。

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約6成都出口到了中國,中美關係摩擦不斷,為何中國還得從美國大量進口大豆呢?

因為中國地少人多,為確保糧食安全,首先就要保證稻穀、小麥、玉米三大主糧的生產安全。而自己種大豆,成本多,單產低,需要的土地非常多,實難承受,而美國卻恰好相反。

受土壤、種子、技術等各方面影響,美國玉米、大豆平均單產分別是我國的1.42倍、1.49倍。

所以説,從美國買大豆,看起來花了錢,實際上比自己種更省錢。但不管怎麼説,在糧食戰爭中,如果不能自主,那就是敲響了警鐘。為了不被卡住脖子,中國農業也是未雨綢繆,提出了大豆振興計劃。

在2020年,作為中國優質大豆的主產區,黑龍江省8個國家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大豆繁種面積超過240萬畝,預計生產大豆良種3.8億公斤。

中國農業部表示,將依託黑龍江大豆繁育基地,建立國家級大豆種子生產基地,提高中國大豆競爭力。

另外,基於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數字農業發展迅速,目前中國的農業數字經濟規模是5778億元,預計到2025年能夠達到1.26萬億元。

不少大企業紛紛出手,參與到農業生產、流通中去。像大疆農業便設立“精準農業”試驗田,採用包括植保機T20、精靈4多光譜無人機在內的智能裝備進行精準管理。

而拼多多則採取“農地雲拼”超短鏈模式,直連超過1200萬農業從業者。另外,還聯合中國農業大學舉辦了“人工智能VS頂尖農人”的數字農業種植競賽,探索數字農業發展前景。

華為則從機器視覺、智能終端等,對接數字農業農村業務應用,打造成本可控、好用易用的場景化方案。

在糧食戰爭中,絕不能讓外國卡住脖子,保持自主非常必要。相信有國家牽頭,各大企業紛紛參與,中國的農業發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