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服務實體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健全現代貨幣政策框架,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管好貨幣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報告稱,進一步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研究推出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優化存款利率監管,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
報告還稱,隨着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我國已形成以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為中期政策利率、以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為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中樞作用不斷增強。市場利率圍繞央行政策利率波動,表明央行政策利率既能夠有效引導市場利率,又充分體現市場資金供求變化,是市場機制在利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體現。同時,央行根據宏觀經濟金融運行情況和貨幣政策目標確定政策利率水平,引導市場利率走勢,這既是央行履行貨幣調控職能的客觀要求,也體現了貨幣政策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
“市場在觀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時,應重點關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等政策利率,以及市場基準利率在一段時間內的運行情況,而不應過度關注央行操作數量,避免對貨幣政策取向產生過分解讀。”央行強調。
近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行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備受市場關注,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發佈的報告以專欄形式談及上述兩者對我國經濟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針對美債收益率上行,報告稱,總體看,美債收益率上行和未來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對我國的影響有限且可控。下一步,關鍵是把自己的事辦好,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貨幣政策的主動性,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同時密切關注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加強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以我為主開展國際宏觀政策協調。
針對國內外物價,報告也稱,綜合研判,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階段性推升我國PPI,但輸入性通脹的風險總體可控。我國在去年應對疫情時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沒有搞大水漫灌,經濟發展穩中向好,保持了總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當然,需對大宗商品漲價給我國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帶來的差異化影響保持密切關注,綜合施策保供穩價,及時有效管理預期,防範市場價格波動失序。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