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飛凡汽車CEO吳冰:10月底開始交付 與智己不是競對

近日,一則上汽、寧德、兩桶油等多巨頭攜手進軍換電領域的消息引發行業震動。具體來看,中石油、中石化佈局網點、“鋰茅”寧德時代負責研發電池、車企中“營收之王”上汽集團提供車輛,上述巨頭共同推進換電。

就在消息宣佈不久後,上汽集團旗下首款換電車型飛凡R7正式上市,這款車全系標配換電架構,推出了整車購買和車電分離(電池租賃)兩種商業模式。

根據規劃,飛凡汽車會和“兩桶油”共同推進全國超過5萬站點向兼具充、換電功能的綜合能源服務站轉型。計劃2022年內將投建近40座綜合服務能源站,預計2023年投建300家,2025年規模將近3000家。

9月27日晚間,飛凡汽車CEO吳冰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專訪時透露,因為換電,此前飛凡汽車也面臨不少質疑,例如有消費者懷疑飛凡是假借換電、電池租賃模式的名義,實際上只想做分期付款購車,也有人質疑飛凡是否有那麼大資金投入換電領域。

吳冰表示,最終企業還是要依靠產品和銷量説話,“我們在產能允許、質量有保證的情況下,也希望快速把銷量拉上去。沒有一定市場份額的品牌和產品,在將來都會很艱難。”

專訪飛凡汽車CEO吳冰:10月底開始交付 與智己不是競對

新京報貝殼財經:目前已有車企加碼換電領域,但無論是電池成本還是換電站建設成本,都需要大額資金投入。飛凡作為一個新成立不久的品牌,如何承擔換電成本 ?

吳冰:關於換電模式,實際上大家可以看到,不是飛凡做換電模式,而是上汽結合中石油、中石化、寧德時代等公司一起,在換電生態當中建立了龐大的換電生態網絡,是為了將來換電生態做投資服務。上述幾家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投資40億元。其實換電中有很多投資,是由這家合資公司結合網絡能力、渠道能力、電池能力來賦能飛凡。飛凡R7是上汽與上述企業合作中的第一款落地的產品。

新京報貝殼財經:目前市場上有不少同級別車型的定價比飛凡R7昂貴,過低的定價可能會縮小企業營業空間,在成本和盈利方面,飛凡是怎樣考慮的 ?

吳冰:基於上汽的產業鏈優勢、多年造車積累、對供應商的管理,飛凡的成本管理和規模管理做得還不錯。飛凡造車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在上汽龐大資源和基礎上進行。我們在定價時也會考慮到上汽的規模效益、製造效益、基地效益。

新京報貝殼財經:你對於飛凡未來的銷量有何預期 ?

吳冰:我肯定是希望銷量越多越好,對於銷量沒有設限。我們10月底開始交付,目前正在7x24全天候加班加點推進交付。後續,我們在產能允許、質量有保證的情況下,也希望快速把銷量拉上去。沒有一定市場份額的品牌和產品在將來都會很艱難。

新京報貝殼財經:同屬上汽集團旗下,飛凡與智己都定位中高端純電動車,是否會產生直接競爭 ?

吳冰:上汽集團旗下有很多品牌,不僅是飛凡和智己,還有大眾、通用等等。在我們看來,未來10年到20年是電動車快速發展時期,中國廣大消費市場和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是可以容得下更多品牌的成長髮展,去滿足各自目標客户需求。

新京報貝殼財經:目前各家車企都在加碼智能駕駛,你認為智能駕駛真的能為企業帶來實際的利潤回報嗎 ?

吳冰:怎麼樣讓消費者為智能駕駛買單,這不光是飛凡要思考的問題,各家智能駕駛車企都需要努力把用户體驗做得更好,推動輔助駕駛政策法規加快落地。目前深圳已經有了關於L4的新政策和法規。中國消費者比全球其他地方的消費者更加年輕,對於數字化接受程度更高,因此智能網聯是我們汽車行業有機會彎道超車的領域。

就像十年前可能行業有人提問“電動車的電池那麼貴,消費者充電需求又不能得到滿足,為什麼還要做電動車?”現在回頭看,如果誰能夠前瞻佈局,如果誰能堅持這條路走下去,誰就可能獲得未來廣大年輕消費者青睞。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盧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8 字。

轉載請註明: 專訪飛凡汽車CEO吳冰:10月底開始交付 與智己不是競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