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於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新式茶飲第一股”。
奈雪的茶港股上市首日低開4.75%,報18.86港元,發行價19.8港元/股,最新總市值達320億港元。截止至記者發稿,跌幅擴大至11.31%。
不過,因標的稀缺性,機構對奈雪的茶短期估值較為樂觀。中信證券表示,考慮到公司所處快速開店週期,疊加公司作為目前唯一一家上市的現製茶飲頭部企業所具備的稀缺性,預計2023年市值可達377億港元。
根據奈雪的茶此前公佈發售公告,公司擬發行2.57億股,香港發售佔比10%,國際發售佔比90%,股票代碼2150,一手500股。
其中,公司一手中籤率8%,認購40手穩獲1手,乙組頭獲配6-7手,前25大股東持股高達91.3%,股權高度集中,貨源集中,容易推升股價,公司在發售公告中更是提醒股價波動風險。
全球發售完成後,倒推公司總股本17.1384億股,以此計算,公司市值約350億港元,彭心夫婦控制公司64.1%的投票權,持股9.77億股(持股佔比57%),彭心夫婦身家為206億港元。
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為9173萬股,持股市值近20億,即使按員工持股100人計算,每人也能分得200萬港元。
天圖資本持股11.18%,持股市值41.47億港元,公司參投3輪,共計投資才3.81億元(摺合4.58億港元),如果以首輪投資單價0.63元計算,天圖首輪投資已經浮盈27倍。此外,天圖資本用了4年半時間浮盈了大約8倍。
從打工人到百億富豪
對於這個茶飲品牌,相信大家就算沒喝過也有所耳聞,它背後是一個普通女孩逆襲的故事。曾經也是“打工人”的彭心,從打工人做到全球茶飲第一股,僅用了6年時間。
彭心畢業於江西財經大學,原本是一家IT公司的品牌經理。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她一直幻想自己可以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小店,做一做自己喜歡的烘焙和飲品。2012年12月,彭心果斷辭去工作,開始了漫漫創業路。
不過,創業小白的彭心並不懂得做生意,更不熟悉茶飲行業,想找個熟悉餐飲行業的人諮詢一下。
機緣巧合,在朋友的引薦下,生於1988年彭心認識了在深圳餐飲界摸爬滾打的大齡青年趙林(1980年),年紀較大趙林急於終身大事,除了相親,其他社交活動一律不參與。
面對這個餐飲界的前輩,彭心帶着商業計劃書赴約還慷慨激昂的講了3個小時自己的創意。搞笑的是,大齡青年趙林聽完彭心的商業計劃説了一句:“你沒有相關項目的經驗,想做好店,只有一個辦法,做我女朋友。”
沒想到的是,彭心居然答應了,兩人3個月後就閃婚了。用自己的幸福去賭一次可能成功的機會,可見彭心的果斷。
2015年12月份,彭心成功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店鋪,而且一開就是三家,店鋪面積都在200平以上,當時彭心夫婦一口氣簽下了7家門店,抵押了房產、投入了全部身家。
可以説,趙林幫助彭心實現了她的願望,可奈雪的茶能走到上市,離不開彭心自己有着獨特的茶飲理念,她將奈雪的茶定位為“傳承茶文化 關注美好生活”,“一杯奶茶 一口軟歐包”的口號一下子俘獲了很多年輕女性的心。
要知道,幾年前的茶飲市場上都是利用碎茶、香精製作的奶茶,彭心卻堅持用新鮮的水果、牛奶和高品質的茶葉製作,這樣高品質的茶飲毫無疑問會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此外,在麪包上,奈雪的茶也進行了創新。當時,深圳某面包品牌一家獨大,彭心結合歐式麪包的健康和日式麪包的口感,做出了符合中國人口味的軟歐包。
憑藉創新的“茶+軟歐包”雙產品線模式,奈雪的茶走上了火速擴張之路。
雖然2015年才成立,但擴張步伐非常兇猛。
2019年,奈雪的茶從155家直營門店擴展到327家;2020年隨處於疫情期間,卻逆勢增長了100多家;截至目前,奈雪的茶已佈局全國70個城市,開設500多家直營門店。
2020年11月,奈雪的茶還在深圳開出了全新店型“奈雪PRO”,這是繼奈雪的茶、奈雪酒屋、奈雪夢工廠之後的第4類店型。
最新估值600億!喜茶也要來了
新茶飲賽道,喜茶無論是估值還是門店數量或市佔率,都超過奈雪的茶(簡稱“奈雪”)。“行業老二”奈雪卻實現超車,成為“新式茶飲第一股”。
但喜茶也非按兵不動。
據媒體報道,在最新一輪融資中,喜茶估值高達600億!這一估值創造了中國新茶飲史上的新記錄。
在此輪融資中,跟投的全都是國內著名的資本大佬,包括IDG資本、美團龍珠資本、高瓴資本、紅杉資本以及騰訊等大財團。相比於一年前,喜茶的估值暴漲400多億。
面對網絡上關於喜茶上市的傳言,喜茶創始人聶雲宸稱:" 短期內,喜茶沒有上市的打算。"
只是和奈雪不同的是,喜茶很可能謀求的不是在內地或者香港上市,而是赴美上市。
從瑞幸咖啡赴美上市的過程來看,瑞幸咖啡市值巔峯時,110億美元。如果不是因為財務造假的醜聞曝光,瑞幸咖啡的市值很可能繼續創造新高。
和瑞幸咖啡相比,喜茶的盈利模式更加清晰。而且,早在 2019 年,喜茶就已經實現了盈利,驗證了自己盈利模式的規模可行性。因此,在業績表現上,喜茶是很可能超越瑞幸咖啡的。
聶雲宸所稱的 " 短期內不打算上市 ",很可能是在為赴美上市,做更周全的準備。
然而,即便如此。喜茶600億的超高估值,仍然是資本的一場豪賭。從奈雪的招股書中就能看到,新中式茶飲賽道雖然火爆,但要想在這個賽道里賺錢,仍然是充滿了挑戰。
例如過高的門店成本、產品同質化嚴重、技術含量低、簡單易複製、受季節影響較大等,都可能對奶茶行業形成難以預料的衝擊。
況且,喜茶並沒有構建起一個深厚的護城河。奈雪雖然在招股過程中,遭到 420 倍超額認購,但絕大部分都是一些短期投機客。
待這一波熱潮過去,奈雪的股價能否持續走強,將成為一個大大的問號。而且,正因奈雪搶先上市,這就會讓喜茶在資本市場中變得十分被動。奈雪若是在資本市場表現得差強人意,很可能拖垮喜茶的高估值。
新式茶飲:競爭與前景並存的行業熱土
灼識諮詢調研報告顯示,按零售消費價值計算,2020年中國茶飲市場總規模約為1136億元,躋身千億市場行列。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340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4.5%。
隨着新茶飲企業數量激增,市場競爭也更為激烈。2020年成為新式茶飲行業的重要拐點,疫情加速行業洗牌,大量長尾商家停業,頭部品牌優勢更加凸顯。正如奈雪投資方、天圖資本管理合夥人潘攀所説,“市場在快速增長,新品牌的機會在變少、變小,而頭部品牌還在不斷前進。”
由於行業進入門檻較低、產品配方容易模仿等因素,各家新茶飲公司的產品同質化程度偏高,這時常為外界所詬病。但幾家頭部企業的成功之道還是在於差異化定位。
喜茶、奈雪同為行業中相對高端的新茶飲品牌,主要在一二線市場發展,並堅持自營模式。對比來看,喜茶是堅持自營的新茶飲品牌中,門店數量最多的品牌、投資者陣容最豪華的品牌,奈雪門店數量緊隨其後,同時也是上市進程最快的品牌。
再看行業中的後起之秀茶顏悦色,公司最早是2013年成立於長沙,在長達七年的時間裏一直聚焦區域市場做深耕。茶顏悦色以差異化的國風定位,建立起根植中國傳統文化的品牌形象和內容,傳遞獨特的品牌價值觀,但產品定價上又稍低於喜茶、奈雪。由此,迅速獲得長沙地區年輕消費羣體的喜愛,並在全國範圍內樹立起極高的品牌知名度。
蜜雪冰城創立於1997年,總部位於鄭州,是一家以新鮮冰淇淋-茶飲為主的連鎖機構。公司以加盟店模式發展,這讓其在低線城市佔據大量市場,也是幾家頭部品牌中門店數量最多的品牌,其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上萬家。同時,相對喜茶、奈雪來説,蜜雪冰城的產品以性價比著稱,價格定位更加大眾化,高性價比背後也反映出供應鏈等方面的綜合實力。
未來五大行業趨勢
新茶飲行業的終局仍難以判斷,但通過長時間對新茶飲賽道的跟蹤,可以總結出行業發展存在以下幾點趨勢值得關注。
首先,新茶飲消費場景增多、頻率變高,消費人羣滲透率不斷提高。新茶飲正逐漸變成日常生活中的高頻消費品類,原來人們週末逛街的時候可能偶爾買一杯。但現在,很多年輕白領會把新茶飲作為下午茶的選擇,它的消費場景正逐步拓寬。同時,新茶飲在年輕消費人羣中的滲透率也在不斷提升,甚至已經成為年輕人羣的一種“社交工具”。
第二,新茶飲產品更追求健康化、環保化。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年輕消費者追求尋求有更多新鮮食材的新茶飲,同時也更加註重飲品的健康化,傾向於選擇低糖低脂的產品。而且,人造肉、植物基、0卡糖等健康概念,也給新茶飲企業推新品帶來更多靈感。另外,隨着升級版“限塑令”的實施,新茶飲企業也更注重響應政策進行環保化產品設計,陸續推出了可降解紙吸管、可循環手提袋、可降解杯託等。
第三,下沉化與國際化同步推進。目前一二線城市的新式茶飲門店增速放緩,呈現向三四線城市下沉的趨勢。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等面向下沉市場的連鎖茶飲品牌,也獲得資本和用户更多的關注度。
在下沉化的同時,頭部新茶飲企業也在進行國際化佈局。例如2020年7月,奈雪的茶首家日本門店正式營業,這是奈雪的茶在新加坡試水東南亞市場後,第二次向國際市場拓展嘗試。喜茶也在新加坡等地拓展新門店。
由於國內市場新茶飲滲透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國際市場仍受疫情影響。所以短期來看,搶佔下沉市場將是新茶飲企業競爭追逐的熱點。而頭部品牌走出去,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則是長期發展策略。
第四,更加註重數字化轉型提升效率。新式茶飲品牌的數字化包括藉助數字驅動產品創新優化、依託大數據選址提升效率與精準度、通過數字化渠道進行會員精細化管理等。頭部企業正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字化水平,由此帶來效率的提升。
比如喜茶藉助“喜茶GO”小程序引導消費者靈活安排點單,由此改善消費體驗,顯著提升門店營運效率。數據顯示,2020年,消費者使用“喜茶GO”小程序點單的人均等待時長比2018“喜茶GO”小程序剛上線時縮短了近三分之一。
第五,多元化經營成為發展主流方向,新茶飲企業希望佔據消費者更多生活消費場景。比如喜茶陸續推出了餅乾、薯條、爆米花等零售產品,並推出無糖氣泡水產品喜小瓶。奈雪也在深圳海岸城開設了全國首家夢工廠,夢工廠的商品類型涵蓋烘焙、牛排、零售、酒水、茶飲、咖啡等領域1000多種產品。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葉碧華 實習生徐千雅)、21數據新聞實驗室(謝珍 畢鳳至)、21金融圈、富途資訊、新浪港股、Zaker等
欄目主編:趙翰露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