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零售20年:前浪與後浪

我國零售20年:前浪與後浪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主任周勇

無風不起浪,起浪都得有引力與動力,這是前浪與後浪的共同特徵。

2002年至今,前後20年。那一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策劃編寫了一本《中國連鎖業精英》,講述了我國連鎖企業20位當家人的故事,由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

(一)郭會長對零售當家人的精準描述

當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郭戈平會長與中國商報常務副總編朱舫老師,親自到上海,實地採訪聯華超市、華聯超市、農工商超市。會長為該書作序,她在序言中對連鎖企業當家人特徵的精準描述,至今對業界仍具有重要價值。

“他們好學,勇於創新;

他們執着,絕不放棄;

他們穩重,習慣於踏踏實實;

他們樸實,低調而不願意張揚;

他們節儉,在意每一分每一釐的花銷;

他們關注細節,強調管理控制;

他們還有一些獨斷,或許是因為掌控着一個龐大的體系。

在他們身上,還有着投資人的敏鋭、商人的精明、軍人的果敢......”

(二)20位零售當家人

書中收錄了20位零售企業當家人的故事,有董事長、總經理或副總經理,括號內為他們任職公司的簡稱。他們在自己的零售實踐中所感悟到精華,都記錄在書中。每人一條精句,按書中目錄,排列如下。

王宗南(聯華超市):務實創新,鑄造中國連鎖商業品牌。

華洲(華聯超市):做事要高調,做人要低調,事情做成了才算厲害。

楊德新(農工商超市):當老總,最需要創造力和控制力,失去其中一種能力,我就不坐在這個位子上了。

崔寶瑾(三聯商社鄭州百文):你要做商業、做管理、做經營,首先是要做好人,然後才是做事。

張志銘(北京國美電器):成功是踩着失敗的路走出來的。

馬嘉樑(蘇果超市):事在人為,人在精神。要幹就要做第一。

呂國滿(麥德龍):在外國人面前,我們是中國人;在上海人面前,我們是麥德龍人;在麥德龍里面,我們是共產黨人。

鄭萬河(王府井):企業領導人不能只當一個看家型的人,他們始終要站在企業的前頭,行業的前頭,不斷地去洞察思考,並把他的思考轉化成企業的戰略部署。

徐剛(華潤萬佳):行業發展已進入生死時速的快車道,超常規發展與持續優化雙輪驅動是我關注的首要問題。

張近東(蘇寧電器):蘇寧生就是一個個性鮮明的企業,喜歡掌握自己的命運的企業,喜歡迎接挑戰,渴望做大、做強、做長,希望贏得社會的尊重,而不是個人的安逸。

李秀珍(北京超市發):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要以改革創新為突破口,改革創新總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效益。

張文中(北京物美商業):賽馬不相馬,成果論英雄。

鬍子敬(湖南友誼阿波羅):不管做什麼事,只要選擇了就一定要幹好。

李彬蘭(深圳新一佳):想要把零售業做大,創新是靈魂,實幹是基礎,服務是宗旨,第一是目標。

章百惠(杭州華商家友超市):為員工創造最適宜工作的環境。

程軍(武漢中百連鎖倉儲超市):外資進來都要做“本土化”文章,我們自己豈能不把這個文章做足。

邱原昶(可的便利):人生是財富的延伸,把握人生就是把握財富。

姜俊賢(全聚德):幹國企就要對事業負責,對國有資產權益負責,對員工負責,就必須運用現代經營模式打造中華民族品牌。

胡沛立(東來順):管理就是通過他人完成任務。

朱丹(深圳海王星辰):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三)零售的前浪與後浪

他們,可以稱為“零售前浪”,經歷了從百貨時代到連鎖時代與PC時代的變遷。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還經歷了電商時代與移動時代的變革,至今仍活躍在零售戰線,他們既是前浪,又是後浪。在零售新時代,行業內外還湧現出一大批年輕的“零售後浪”。

後浪與前浪,雖然浪花與浪型各有不同,但有一點是一致的,起浪總得有引力與動力。沒有動力與引力,就不會有浪花。有些人的動力與引力是金錢,那就有以金錢為動力的浪花;有些人以自我陶醉為動力,那就要樹立精神高地,要放射出生命強光;有些人無夢而為,把零售當做一種“意思”,自始至終以興趣為行動指南。所以我覺得,空談零售精神與零售實質,可能正是缺乏方向感的表現。

我在商學院前後任教30年發現:真正對零售感興趣的本科大學生並不多,原因有三:基層苦、晉升慢、起薪低。但也有同學對零售有獨特看法,有位學營銷的學生曾對我説:喜愛零售是因為能見到顧客開心的笑容。

這句話很樸實,但道出了零售的一點本質。零售是一個漏斗型產業,顧客花錢,有時表現為一種“情緒宣泄”,服務稍有不慎,顧客就有可能把來自各方面的戾氣爆發出來,零售就像一個漏斗,要承載一切。如果零售服務做得好,不僅能滿足生活服務需求,更能平復社會心態與情緒。一個善意的舉動,一種温馨的服務,一句體貼的言語,都能使人感動温暖愉悦好久,這才有“一家店温暖一座城”的説法。所以,零售又是一個社會的“精神治療室”。

零售企業與人一樣,有精神才能活得精彩。我以為:精神雖然也可以上升為口號、語錄、目標、願景、概念與信念,但更存在於實實在在的勞作、服務與生活之中。其實人人都是有靈魂地活着的。不管你是為工資而活着,還是為達到銷售目標而活着,或者是為一張報表而活着,或是為一個菜、一碗飯而活着,都有可能是快樂的,也是尊嚴的。

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不快樂。人人都有快樂,每時每刻都可以有快樂。

快樂的源頭在“意思”,有意思才變得有趣,因為自己覺得有意思,所以有趣,所以快樂。這與理想與信念可以有關,但更多的情景是無關的。

梁啓超先生比較高大上,他認為人生自始至終都能保持有趣的事情只有四件,即勞作、遊戲、藝術與學術。

按此推理,對平凡的大多數人來説,剩下的似乎就只有勞作能使人“有趣”。其實一切都可以變得有趣與快樂,快樂也不一定要自始至終,偶爾的快樂也是快樂。一般人都不去奢求自始至終的快樂與有趣,只求每時每刻、點點滴滴的快樂。積時點快樂為連續快樂,小快樂為大快樂,短快樂為長快樂,這才是平凡人生的快樂特質。今天發了工資而且比上月多了幾百,就很快樂。今天上街吃到一碟好吃的菜,更是一種快樂。快樂就這麼簡單。

達爾文曾説:無知要比博學的人更容易產生自信。有人説,窮人比富人更快樂。我以為:快樂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種意識。企業首先是一個經濟組織,同時也是一個社會組織,但不是一個慈善組織。企業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撐,但精神是“魚之樂”的累積,是物質的積累。我曾問華洲先生:零售業的一個口號、一項規則或一個品牌,靠什麼才能達到上下一致不走樣?他説了一個字:錢!錢的分配對基層操作的有效性具有極大的影響。我覺得:上下拷貝不走樣,仍然是當前零售業的一個大問題。前浪們努力了20多年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後浪們也許可以通過智能化技術與人的完美結合而得以解決。

零售的前浪與後浪,都有着前進的引力與動力,都值得敬重與學習;零售精神也需要在服務中不斷提升與推廣;零售人面對危難、戾氣,需要從勞作、服務與生活中去體驗片刻的寧靜和快樂,並將此傳遞給我們的顧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69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國零售20年:前浪與後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