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互聯網大廠年內投資佈局,"大佬們"究竟更偏愛誰?

覆盤互聯網大廠年內投資佈局,"大佬們"究竟更偏愛誰?

編者按:本文來自創業邦專欄港股研究社,圖源:圖蟲。

對外投資,在當下企業的發展中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風向。

科技巨頭、互聯網大廠正成為資本市場上最活躍的投融資交易買家之一。根據IT桔子統計,截止到今年8月,在國內CVC併購方Top20榜單中,近乎絕大部分都為互聯網巨頭或是科技大廠。

投資涉及的領域堪稱五花八門,從企業服務、遊戲到汽車交通,再到餐飲、醫療健康等,腳步幾乎覆蓋了國內所有領域。

互聯網大廠中,誰又是那個站在投資潮流上的“逐浪者”,又為何把投資當成一門“藝術”?

互聯網:新一代“投資達人”

近年來,隨着國內市場以及企業投資價值的顯現,國內外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以及資本,將目光瞄向了國內市場及企業。

今年上半年,A股、港股合計迎來294家新上市的企業,募集資金總額超3807億元,港交所、上交所在全球五大證券交易所中分別排名第三、四名,國內市場依然為全球資金重要彙集地之一。

細分到投資機構類型以及種類,例如順為資本、高瓴資本、紅杉資本中國等專業投資機構還是佔據國內投資市場的主導地位。根據IT桔子顯示,以順為、高瓴、紅杉資本中國等投資機構為例,年初至今,僅是這三家機構的投資事件就已經達到407起,投資金額超過500億元。

不過,隨着近年來,國內科技、互聯網大廠的資金、版圖發展不斷完善,以互聯網企業為主導的科技類型企業正成為國內投資市場上最活躍的併購交易買家之一。

以騰訊、字節、阿里、小米等為首的互聯網企業,年初至今累計發生投資事件達到477起,投資總額超過15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投資事件數量排在頭部的阿里,今年投資事件僅達到29起,位居B站之後,騰訊、小米、字節成為新的“互聯網投資三巨頭”。

在國內CVC併購方中,截止到今年8月,阿里、字節、騰訊成為國內CVC併購方前三甲,百度、攜程、京東等也紛紛上榜,值得一提的是,排名前20的CVC併購方僅有少數為醫藥、地產、線下零售集團。

覆盤互聯網大廠年內投資佈局,"大佬們"究竟更偏愛誰?

不過,早期,混跡於VC圈的一些頭部CVC們,其中,多數已經逐漸退居二線,諸如盛大資本、奇虎360、新浪微博基金等,在近些年,逐漸沒了蹤跡,今年,盛大、360、新浪微博三者合計投資事件2起,自2020年開始,盛大資本已經沒有再進行VC創投。

繼騰訊、阿里之後,小米、字節、聯想、B站等成為國內互聯網投資企業勢力,穩居國內互聯網投資市場第二梯隊,這也為後續新的互聯網企業佈局提供了很好的借鑑意義。

“B端”生意成心頭好

從國內眾多互聯網大廠來看,作為老牌的騰訊、阿里、小米以及新晉升的字節、B站、聯想算是互聯網投資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企業。

就投資事件數量上而言,騰訊算是互聯網投資領域一直以來遙遙領先的搶跑者,2011至2021年期間,除去2011、2013年,騰訊長期穩坐在榜首的位置,而隨着騰訊在投資界的收穫,也讓眾多玩家看到了投資回報,字節、B站、小米憑藉近些年的積累,在投資市場也愈發活躍。

下面具體來看,各家的投資事件數量以及側重板塊。

騰訊,一直以來還是秉承着“大範圍撒網、選擇性捕撈”的原則,幾乎在每個領域都有騰訊的身影,這也讓給外界定義騰訊更像是一家投資公司。

年初至今,騰訊對外投資事件數量達226起,金額達到1219.2億元,領先小米、字節、B站等玩家,近11年投資過程中,據不完全統計,騰訊累計對外投資已經超過2000+公司。拉長投資時間線,騰訊的投資也並非“廣而大”,幾乎都是圍繞當前業務板塊進行投資,截止9月,騰訊在遊戲以及企業服務板塊的投資事件都達到37起,合計投資金額高達181.45億元。

同樣作為老牌投資玩家的小米,自2014年開始就活躍在互聯網投資榜單前5名,年初至今,小米對外投資多達93起,投資數量創歷史新高,僅次於騰訊,投資金額達到92.3億元。從投資領域而言,除了智能硬件數量達到13起外,今年小米對先進製造的投資也近乎瘋狂,投資數量高達20起,金額達到17.09億元。

實際上,這背後的邏輯也不難理解,今年3月,小米宣佈佈局造車,雷軍親自帶隊,隨後宣佈首期投入100億元,那麼加大在先進製造等與新汽車相關領域的投資,也實屬正常。

最讓人意外的是,字節今年一躍成為互聯網投資數量排行榜的第三名,超過老牌的阿里,投資數量達到59起,金額237.2億元。就投資領域而言,與騰訊有點類似,對遊戲板塊的投資力度最大,金額達到134.6億元,但數量上企業服務板塊卻是達到9起,這似乎也表明了字節對飛書的態度。

儘管這幾家企業的投資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均不約而同的瞄向了企業服務這一領域。在雲計算發展趨勢愈發明顯的當下,企業服務向來被認為是一個悶聲發大財的行業,特別是,當前C端流量逐步見頂的時代下,發展上游B端企業服務挖掘新藍海自然順理成章。

以企業協作這一工具為跳板,是互聯網巨頭們進軍B端的最佳切入點之一,阿里有釘釘,騰訊有企業微信,字節有飛書,三家企業都想成為企業協作領域的頭部玩家,然而不同於C端,To B業務更考驗企業的技術以及算法、協同等能力,通過投資,自然是完善當前短板的最佳途徑。

瘋狂投資背後的“小心思”

事實上,科技巨頭、互聯網大廠頻頻發生對外投資事件,也實屬正常。

特別是當前互聯網流量見頂的時代,實體經濟的重要性日漸明顯,作為依賴於互聯網生態的玩家,也需要通過不斷的動作來維持自身的發展。

近期,港股市場上頻頻發生大公司回購股權的事件,本週開盤以來,騰訊、小米多次回購公司股票,9月29日,騰訊、小米分別以1.05億、8652.2萬港元的價格分別收購23萬、398.28萬股。持續回購股票的背後也是提升自身估值。

年初至今,自2月18日,恆生科技指數達到11001.78港元后,股價一路下滑,股價最低處達到5769.65港元,相較於最高點跌幅近乎達到腰斬。騰訊、小米股價走勢幾乎也與大盤相吻合,年內跌幅分別達到19.08%、35.69%。

覆盤互聯網大廠年內投資佈局,"大佬們"究竟更偏愛誰?

站在互聯網大廠業務發展的角度,打通生態是公司當前的主流需求,也是目前公司與企業對外投資的最普遍原因。阿里做電商需要支付板塊,那麼就要涉及金融領域;做菜鳥送貨需要快遞,那麼就要涉及物流、倉儲。年內,阿里繼續加大對電商領域的投資,投資金額達到44.08億元,儘管物流板塊的投資僅發生1筆,但投資金額卻是達到12.52億元。

另一方面,也是在於互聯網企業不具備某一領域相關的研發基因,親自下場佈局一個新的領域也是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通過對外投資該領域無疑是最簡單粗暴、有效的方式。

一直以來,騰訊被外界認為不具備電商基因,此前佈局也是頻頻失利,但隨着電商領域的紅利釋放,通過投資的方式實現彎道超車,如今京東、拼多多等股東名單中均有騰訊的身影。截止7月1日,騰訊在京東持股比例達到16.98%超過劉強東,成為京東最大股東;持有拼多多15.63%的股份,成為拼多多第二大股東。

阿里同樣被外界認為是沒有文學氣息,旗下阿里文學在掌閲科技、閲文集團的重壓下,一直名聲不顯,阿里對此也是大力投資了數字閲讀領域。截止至今,阿里在文娛傳媒板塊的投資多達59起,僅次於電商、企業服務板塊,能夠看出阿里對數字文娛的支持。

不過,最為關鍵的還是在於,這些互聯網大廠無法準確掌握未來的發展方向,或者換一種角度來講,企業自身或業務發展大概率已經接近上升瓶頸,企業在當前領域的發展空間開始受阻。

例如騰訊,儘管目前在To C業務以及觸角伸的比較廣,但To B的佈局卻是稍遜於阿里、字節、華為這些,這也是今年騰訊大力投資企業服務領域的關鍵。

結語

股神巴菲特説過,價值投資不能保證我們盈利,但價值投資給我們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機會。

事實上,也是如此,外界看來,互聯網大廠通過無限投資的方式更像是一種極具侵蝕性的打法,但對於企業自身,卻是實現發展的唯一方式,這一過程也更像是在走鋼絲,外界僅看到投資成功的案例,卻忽略了投資失敗比比皆是的事件。

時代的洪流下,對外投資也算符合當前發展的趨勢,但更為關鍵的是,對於手握重金的投資者而言,捕捉當前時代氣息,才是獲得長期價值的重要籌碼。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02 字。

轉載請註明: 覆盤互聯網大廠年內投資佈局,"大佬們"究竟更偏愛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