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門穩看中國經濟“進”的動力

從開門穩看中國經濟“進”的動力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我國2022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達270178億元,同比增長4.8%。在疫情持續蔓延疊加國際局勢動盪的艱難情況下,這張成績單殊為難得,可以説實現了“開門穩”。

從經濟循環角度來看,我國一季度的生產和消費都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對穩定經濟基本盤起到重要作用。生產繼續穩步恢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在網上零售的支持下,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9.4%。可以説,消費市場的擴大與工、農業生產的逐步恢復形成了相互促進的正向關係,有利於增強市場信心以及吸引投資。

從經濟結構角度來看,一季度我國的產業結構繼續優化。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和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4.2%和32.7%,速度較快。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持續推進,清潔能源消費所佔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8%,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2.3%。以北京為例,一季度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同比增長9.8%和6.6%,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3873.6億元,佔地區GDP比重達41.2%。綠色化、科技化、數字化,愈發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能所在,有利於實體產業的轉型升級。

但必須看到,國內與國際在一季度都出現了一些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因素,這將對二季度經濟運行產生影響。從國內環境來看,如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成為下一階段的主要難題。從國際環境來看,俄烏衝突不僅加劇能源、糧食、化肥等產品供需失衡,而且帶來部分國家間的制裁和反制裁,影響全球供應鏈效率;一批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施行了凍結外匯儲備等金融制裁,既損害本國國家貨幣與債券信譽,也對現行的國際金融銀行體系帶來衝擊。總的來説,這些不確定因素將增加我國經濟的下行壓力,並對經濟安全帶來潛在挑戰。

內外衝擊下,我國已經積極採取多項措施紓困解難,主動打造有利於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財政方面繼續加大減税降費,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減小企業生存壓力,穩定就業崗位。同時,我國還將堅持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經濟體系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這些政策組合拳都將為二季度經濟平穩運行打好基礎。

從長遠來看,我國還需繼續化解經濟發展面臨的壓力、破除經濟安全風險。一方面,我國應統籌發展與安全的辯證關係,調整GDP增長與經濟金融安全、疫情防控安全在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中的權重。另一方面,我國應未雨綢繆,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與自主性,通過數字人民幣、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數字資產等突破口,打造自身在全球數字經貿與金融體系中的優勢地位;抓住國際經濟秩序轉型期帶來的發展機遇,逐步去除過去在以“美元-石油”為核心的國際金融銀行體系中進行經濟外循環的金融安全風險,讓經濟既有“穩”的底氣,更有“進”的動力。

(作者系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高端智庫諮詢課題專家、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2 字。

轉載請註明: 從開門穩看中國經濟“進”的動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