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紫金礦業(601899)資本運作的步伐逐漸加快。6月29日晚間,紫金礦業發佈公告稱,擬以18億元收購湖南厚道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厚道礦業”)71.14%股權。而這已是年內紫金礦業披露的第三起收購資產計劃,合計擬斥資高達112.16億元,其中還包括收購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ST龍淨控制權。
擬收購厚道礦業71.14%股權
6月29日晚間,紫金礦業發佈公告稱,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出資約18億元,收購厚道礦業71.14%股權。
紫金礦業本次收購意在厚道礦業的鋰礦資產。據瞭解,厚道礦業持有湘源鋰多金屬礦採礦權100%權益,原業主以開採錫、鎢等脈狀礦產為主,經過重新評價,該礦為大型雲英巖型低品位鋰礦牀,可以大規模露天開採。
紫金礦業表示,公司與持有厚道礦業剩餘28.86%股權的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簽署《合作開發框架協議》, 由雙方約定在原厚道礦業基礎上組建礦山開發公司,併合資組建新的鋰冶煉公司。上述交易完成後,公司將主導湖南省道縣湘源鋰多金屬礦開發建設及運營,參股下游冶煉公司。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厚道礦業的資產總額8581萬元,負債總額8萬元,淨資產為8573萬元,因項目尚未開發,2021年度無銷售收入,淨虧損為678萬元。
談及本次收購的意義,紫金礦業指出,新能源領域是公司既定的戰略發展方向,本次收購湘源鋰多金屬礦資源,可進一步增加公司戰略性礦產資源,對奠定公司在鋰行業地位具有重大意義,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有利於公司可持續發展。
不過,紫金礦業也提示風險稱,礦山大規模露天開採涉及大量審批事項,若長時間不能獲得相關審批手續,將對本次投資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在不斷併購的背後,紫金礦業近年來歸屬淨利潤持續增長。財務數據顯示,2019-2021年,紫金礦業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361億元、1715億元、2251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為42.84億元、65.09億元、156.7億元。
今年一季度,紫金礦業實現營業收入647.7億元,同比增長36.35%;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為61.24億元,同比增長143.88%。
不過,近期,紫金礦業股價持續下跌。交易行情顯示,按後復權方式統計,4月15日-6月29日,紫金礦業區間累計跌幅為24.05%,同期大盤上漲4.21%。截至6月29日收盤,紫金礦業報9.2元/股,總市值為2422億元。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紫金礦業董秘辦公室進行採訪,不過電話未有人接聽。
年內擬花逾112億元購買資產
需要指出的是,這並非紫金礦業今年首次籌劃購買資產。自2022年以來,紫金礦業已先後籌劃兩次收購,其中還包括收購另一家上市公司ST龍淨的控制權。經北京商報記者計算,這三起收購合計需要支付資金約為112.16億元。
具體來看,紫金礦業於4月30日發佈公告稱,公司與盾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盾安集團”)、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簽署《合作協議書》,公司擬出資收購盾安集團旗下四項資產包,交易標的資產總作價為76.82億元。
公告顯示,這四項資產包中,第一項為浙江金石礦業有限公司100%股權,作價48.97億元,為本次收購的核心資產;第二項為如山系部分企業的股權或財產份額,作價7.1億元;第三項為A股上市公司江南化工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2.6億股,作價14.23億元;最後一項為盾安環境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8906.94萬股,作價6.5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收購盾安環境股權的部分,在收購過程中出現了插曲。據瞭解,格力電器曾在該收購消息披露後,又擬籌劃收購該部分盾安環境股權,不過最終未果。彼時盾安環境表示,後續安排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6月28日,盾安環境發佈公告稱,該部分股份處置相關事項各方仍在積極協商中,目前尚無實質性進展。
此外,紫金礦業還欲收購上市公司ST龍淨的控制權。5月9日,紫金礦業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收購ST龍淨1.61億股股份,佔標的公司總股本的15.02%,收購價格為10.8元/股,收購價款合計為17.34億元;同時,紫金礦業將取得ST龍淨合計1.07億股(佔其總股本的10.02%)的表決權。本次交易完成後,紫金礦業通過直接持股和受託行使表決權方式合計擁有ST龍淨25.04%的表決權,並結合公司治理安排等相關方式獲得其控制權。
紫金礦業表示,ST龍淨是中國環保產業領軍上市企業,長期保持較好的盈利能力,本次實現控股後,公司可進行報表合併,有助於提升集團整體資產規模、利潤以及價值;ST龍淨的除塵及脱硫煙氣治理、工業廢水及植被修復技術等領域與公司礦山、冶煉板塊的環保治理業務產生協同效應,ST龍淨與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有較大的合作空間以及戰略互補性。
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王晨光表示,過去“A吃A”的案例中,收購雙方可能更多會考慮市值、股價等因素。但目前更多是向產業併購的方向發展,因而“A吃A”現象逐漸變多。
而對於紫金礦業多次收購資產的行為,投融資專家許小恆表示,上市公司需要思考併購是否可以通過資產整合,來充分發揮上市公司與標的資產的協同效應,若最終整合效果不及預期,則可能無法完全實現預期效益。
北京商報記者 董亮 丁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