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金融任重道遠,可能帶來破壞性作用

南都訊 實習記者梁思華 記者馮芸清 11月22日,IFF第17屆全球年會(F20峯會)平行論壇金融科技峯會——金融科技主流化:金融科技創新產品和服務舉行。基金會IFF副主席、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表示,當前傳統金融機構的數字化從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局部的優化,要實現真正的數字化金融應當重構業務邏輯,但這種業務邏輯的完全性改變可能帶來的破壞性的作用。

數字化金融任重道遠,可能帶來破壞性作用

基金會IFF副主席、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

數字化不能讓金融問題自然消失

IFF副主席、前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認為,如果從橫座標和縱座標來看,金融是橫座標,科技是縱座標,科技產業的發展會提高金融服務和產業本身的效率,但在科技賦能金融過程中,作為橫座標的金融的問題卻不一定能夠被解決。

“問題的存在和解決是兩件事。科技手段提供的是解決問題的手段和提高普惠金融的能力。並非有了金融科技以後,普惠金融風險就自然而然迎刃而解。” 蔡鄂生表示,到了數字經濟階段,尤其是數字貨幣發展階段,相應地還應當解決資產的數字化問題。若數字的貨幣化和資產的數字化完全解決,交易方式和經營方式等等都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數字化金融任重道遠,可能帶來破壞性作用

IFF副主席、前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

而這與聯合國秘書長數字金融工作組秘書處負責人謝孟哲的觀點相似。“我們需要看到數字化的潛力,也要看到數字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顯然我們現在的挑戰不僅僅是如何去克服問題、降低風險,數字化本身並不會直接地帶來顛覆性的變化,我們必須要利用好相關的催化性的機會。” 謝孟哲説。

當下金融數字化只是信息化的延續

數字化的趨勢在疫情的催化作用下不斷加速。謝孟哲表示,數字化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一個特徵,也是全球金融體系的一個特徵,不管是私人還是公共的金融。

陳文輝認為,在數字化背景下,金融產業確實具備了良好的數據基礎,但金融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才剛剛開始,且是任重道遠的。因為傳統金融機構的數字化只是信息化的一個延續,“從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不斷的局部的一些優化”。

“但要真正做到轉型非常難。” 在陳文輝看來,當前,現有的大的金融機構在數字化展開業務方面有優勢,特別在延續性的創新方面。但當前,我們更需要的是整體的數字化轉型,使得業務邏輯要達到真正的重構。而這種業務邏輯的完全性改變可能帶來的是一種破壞性的作用。

數字化金融任重道遠,可能帶來破壞性作用

微軟中國首席技術官韋青

微軟中國首席技術官韋青則認為,金融業數字化轉型需因時因事因地制宜。“因為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是開卷考試沒有答案的時代,最大的特點是説您面前都是答案但是不知道挑哪個。”

韋青表示,一定要運用成長式的思維把我們原生邏輯變成未來的理念。因為對於傳統企業來説,辛苦實現的數字化轉型目標對於未來幾十年中國的主流消費者來説,大概率只是一個起點,而這對於金融技術的升級改革來説,將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

數字化金融任重道遠,可能帶來破壞性作用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6 字。

轉載請註明: 數字化金融任重道遠,可能帶來破壞性作用 - 楠木軒